漆园蒙庄知道者

出自:元代·陈谟《题吕仲善所藏汪水云草虫卷子》

拼音:[qī][yuán][mēng,méng,měng][zhuāng][zhī,zhì][dào][zhě]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瑶琴理罢松风长,懒上湖船看歌舞。
行云流水有心期,野草闲花各天趣。
纷纷虫羽恣飞扬,散入毫端无遁处。
寻香逐艳何从来,含睇凝情如欲语。
黄筌崔白称好手,妍吮朱铅眩童竖。
不肥不瘦润有馀,墨晕生春独清楚。
春兰翛然如处女,短不出丛秀眉妩。
夏芷仙人白纻袍,长身玉立风生宇。
何当石根容我步,乌纱筇竹从容赋。
漆园蒙庄知道者,梦里化为蝴蝶去。
蘧蘧栩栩情态多,什什伍伍花间住。
颠魂无定抑无归,粉翅织纹何用许。
象房守宫半夜走,玉帐佳人成白首。
络纬萧条蟋蟀寒,山河已落他人手。
篱根晔晔牵牛花,瓜蔓藤枝亦何有。
西湖清浅绿荷彫,画桥依约春风柳。
海潮不至天目倾,七宝金鞭从北狩。
双双朔雁俱南翔,莓苔菰米连潇湘。
飞鸣宿食各自得,岂有矰缴仍须防。
道人蒿目难为伤,铜山泪尽天亦荒。
琴歌既断赋无续,画图彷佛存兴亡。
平川吕氏好古者,不鄙谓予题此画。
忽忆秦皇汉武年,万事轮云如走马。

查看原文

注释

【漆园】1.古地名。战国时庄周为吏之处。其地一说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北;一说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北;一说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又或以为"漆园"非地名,庄周乃在蒙邑中为吏主督漆事,蒙在今商丘市北。 2.指庄子。
【蒙庄】指庄周。
【知道】1.谓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2.认识道路。 3.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4.公文用语。犹知悉。多见于诏令。 5.犹厉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漆】

漆【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七。水名。《說文》水出右扶風杜陵岐山。《書·禹貢》導渭自鳥鼠同穴,東會于澧,又東會于涇,又東過漆沮。《山海經》羭次之山,漆水出焉。

縣名。《前漢·地理志》屬右扶風。

古邑名。《春秋·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

海名。《張說·梁四公記》黑谷之北有漆海。

木名。《詩·鄘風》椅桐梓漆。

木汁可髤物。《書·禹貢》厥貢漆絲。

物之黑者曰漆。《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註》漆車,黑車也。

《集韻》七結切《韻會》《正韻》千結切,音切。祭禮之容。《禮·祭義》濟濟漆漆。《註》漆漆者,專致之容。

《集韻》七四切,音次。與髤䰍同。以漆塗器也。本作桼,亦作柒。

【园】

园【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丸切《集韻》《正韻》五官切,音袁。《說文》所以樹果也。《初學記》有藩曰園。《易·賁卦》賁于丘園,束帛戔戔。《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園。《註》園者,圃之樊,其內可樹木也。

《周禮·地官·載師》以場圃任園地。《註》圃,種果蓏之屬。季秋,於其中爲場。樊圃謂之園,任者取正於是也。《又》園廛二十而一。《註》廛無穀,園少利,故僅二十而稅一也。

歷代帝王陵寢曰園。漢制,園陵有令,文帝陵爲文園。《司馬相如傳》爲文園令。

《唐書·李晟傳》臣已肅淸宮禁,袛謁寢園。

桃園,地名。《前漢·地理志》全鳩里,其西名桃園,卽古之桃林也。《潘岳·西征賦》問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桃園。

袛園。《梵書》須達多長者,建精舍,請佛住,凡千二百區,謂之祇樹園。

東園公,商山四皓之一。○按史失其姓名,《字彙》以園公爲姓,非。

叶于羣切,音熅。《蘇軾·祭韓琦文》意廣才疏,將歸丘園。公治此邦,歿食其民。(園)

【蒙】

蒙【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濛。《爾雅·釋草》蒙,王女也。《註》女蘿別名。

《詩傳》唐蒙,菜名。

大蒙,藥名。《管子·地員篇》羣藥安生,小辛大蒙。

《易疏》蒙者,微昧闇弱之名。《書·洪範傳》蒙,隂闇也。

《左傳·昭元年》又使圍蒙其先君。《註》欺也。

《左傳·昭十三年》晉人執季孫意如,以幕蒙之。《註》裹也。

《前漢·宣帝紀》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註》冒也。

《書·伊訓》具訓于蒙士。《疏》謂蒙稚,小之稱。

《詩·秦風》蒙伐有苑。《傳》蒙,討羽也。《箋》畫雜羽之文于伐。

縣名。《史記·老莊列傳》莊子者,蒙人也。《註》地理志,蒙縣屬梁國。

山名。《書·禹貢》蒙羽其藝。《疏》蒙山在泰山蒙隂縣西南。《又》蔡蒙旅平。《註》蒙山在蜀郡靑衣縣。

水名。《楚辭·天問》出自湯谷,次于蒙汜。《註》暮入西極蒙水之涯也。

門名。《左傳·襄二十七年》宋公及諸侯之大夫盟于蒙門之外。《註》宋城門。

姓。《風俗通》東蒙主以蒙山爲氏,秦有將軍蒙驁。

《韻會》母總切,音懵。《柳宗元文》鴟夷蒙鴻。《註》二字俱上聲。

《韻補》叶莫江切,音尨。《詩》狐裘蒙茸。徐邈讀爲厖。《陳琳·大荒賦》帝告我以至順兮,重訊我以童蒙。義混合于宣尼兮,理齊歸于文王。

莫鳳切,音孟。與雺同。《漢書》引《易》傳:有蛻蒙霿,上下合也。

【庄】

庄【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五音集韻》薄庚切,音彭。平也。(莊)〔古文〕側羊切,音裝。草盛貌。《六書正譌》艸芽之壯也。

嚴也。《論語》臨之以莊則敬。

《韻會》盛飾也。

《左傳·襄二十八年》得慶父之木百車于莊。《註》莊,六軌之道。《爾雅·釋宮》六達謂之莊。

田舍也。《通鑑·史炤·釋文》唐置莊宅使。《胡三省註》蓋主莊田及外舍之事。

《公羊傳·定八年》矢著于莊門。《註》莊門,孟氏之門名。

姓。《通志·氏族略》楚莊王之後,以諡爲氏,楚有大儒曰莊周。

《雲南通志》海貝一枚,土人謂之莊。

《篇海》側亮切,音壯。恭也。《說文》作壯。《干祿字書》通作荘。俗作庄,非。(莊)

【知】

知【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

《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道】

道【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

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當道,草名。《博雅》當道,馬舄也。

《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陶去聲。《正韻》言也。《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由也。《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治也。與導同。《論語》道千乗之國。《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引也。《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從也。《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山海經》風道北來。《註》道,從也。

《字彙補》動五切,音覩。《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叶徒厚切,頭上聲。《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叶下醜。

【者】

者【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古文旅字。《韻會》今作者。《玉篇》語助也。《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韻補》叶掌與切。《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註》索隱曰:者,協音渚。《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叶阻可切。《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叶之戈切。《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韻會》說文从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聲。,古文困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