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薪煨芋饱晨昏

出自:清代·薛约《台湾竹枝词 其十一》

拼音:[jī][xīn][wēi][yù][bǎo][chén][hūn]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积薪煨芋饱晨昏,人说山中傀儡番。
果腹不须分甲乙,淳风偏让野人敦。

查看原文

注释

【积薪】1.积聚木柴。 2.指积聚的木柴。 3.《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后以"积薪"喻隐伏危机。 4.《汉书.汲黯传》:"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后以"积薪"喻选用人才后来居上。 5.喻后来居上。
【煨芋】唐衡岳寺有僧,性懒而食残,自号懒残。李泌异之,夜半往见。时懒残拨火煨芋。见泌至,授半芋而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见《宋高僧传》卷十九﹑《邺侯外传》。后因以"煨芋"为典,多指方外之遇。
【晨昏】早上和晚上:常做夜班令人感觉晨昏颠倒,早晚不分|晨昏随侍在侧。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积】

积【備考·午集】【禾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五音篇海》音枳。(積)《廣韻》子昔切《集韻》《韻會》《正韻》資息切,也。《易·大有》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升卦》積小以高大。《詩·周頌》積之栗栗。《禮·月令》仲秋命有司,趣民多積聚。《前漢·食貨志》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儀禮·士冠禮》皮弁服素積。《鄭註》積猶辟也,以素爲裳,辟蹙其要中。

《集韻》則歷切,音績。亦聚也。

《廣韻》《集韻》《韻會》子智切《正韻》資四切,音恣。聚也,儲蓄也。《詩·大雅》乃積乃倉。《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註》委積,謂牢米薪芻給賓客道用也。

《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積。《註》少曰委,多曰積,皆所以給賓客。

叶恣此切,音子。《詩·周頌》有實其積,萬億及秭。

【薪】

薪【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息鄰切《韻會》斯人切,音新。《說文》蕘也。

柴也。《詩·齊風》析薪如之何。《禮·月令》季秋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周禮·地官·甸師註》大木曰薪。

草亦曰薪。《孟子》毀傷其薪木。《趙岐註》恐其傷我薪草樹木也。

采薪亦曰薪。《前漢·法志》罪人獄已決完,爲城旦舂,滿三歲爲鬼薪、白粲。

【煨】

煨【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烏灰切《集韻》《韻會》烏回切《正韻》烏恢切,音隈。《說文》盆中火。《玉篇》盆中火爊也。《六書故》火中熱物。《廣韻》煻煨火。《集韻》煻火曰煨。《戰國策》犯白刃蹈煨炭。

人名。《後漢·獻帝紀》中郞將段煨。

《集韻》紆勿切,音鬱。畜火也。

【芋】

芋【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韻會》王遇切《集韻》王矩切《正韻》羊茹切,音羽。《說文》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芋也。《續博物志》芋以十二子爲衞,應月之數也。《史記·項羽本紀》士卒食芋菽。《索隱註》芋,蹲鴟也。

《儀禮·士喪禮註》齊人或名全菹爲芋。

《廣韻》雲俱切,音于。草盛貌。

《集韻》《韻會》匈于切《正韻》休居切,音吁。《揚子·方言》大也。《詩·小雅》君子攸芋。《註》香于反。

火吳反。或作吁。

陳有芋尹,見《左傳》蓋以鳥名官。

【饱】

飽【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博巧切,包上聲。《說文》厭也。《玉篇》飽滿也。《廣韻》食多也。《易·漸卦》飮食衎衎,不素飽也。《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嘗饌寡,世子亦不能飽。

《陸機·豪士賦》心翫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

姓。《正字通》宋添差通判臨江軍事飽安盈。

《五音集韻》許旣切,音欷。飫也。

古通有韻。《詩·小雅》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叶彼五切,音補。《吳子·治兵篇》適其水草,節其飢飽。冬則溫廐,夏則凉廡。

【晨】

晨【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辰。《說文》曟,或省作晨。房星爲民田時者。《周語》農祥晨正。《註》晨正謂立春之日,晨中於午也。

《廣韻》食鄰切《集韻》乗人切,音神。《說文》作䢅,早昧爽也。从臼从辰。辰,時也。《九經字樣》䢅,隷省作晨。《爾雅·釋詁》晨,早也。《釋名》晨,伸也。旦而日光復伸見也。《玉篇》明也。《周禮·秋官·司寤氏》禦晨行者。

《集韻》慈鄰切,音秦。關中語也。

《集韻》鷐通作晨。《爾雅·釋鳥》晨風,鸇。《註》鷂屬。《詩·秦風》鴥彼晨風。

《韻補》叶時連切。《陸機·挽歌》側聽隂溝涌,臥觀天井懸。廣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

【昏】

昏【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呼昆切,音閽。《說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聲。《爾雅·釋詁》昏,代也。《註》代,明也。《疏》日入後二刻半爲昏,昏來則明往,故云代明。《釋名》昏,損也,陽精損減也。《周禮·秋官·司寤氏註》日入三刻爲昏,不盡三刻爲明。《淮南子·天文訓》日至虞淵,是謂黃昏。至於蒙谷,是謂定昏。

《詩·邶風》宴爾新昏。《儀禮·士昏禮註》士娶妻之禮,以昏爲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陽往而隂來,日入三商爲昏。

《左傳·昭二十五年》昏媾、姻亞。《註》妻父曰昏,重昏爲媾,婚父曰姻,兩婿相謂曰亞。

《書·益稷》下民昏墊。《傳》昏瞀墊溺。

《書·盤庚》不昏作勞。《傳》昏,彊也。

《書·牧誓》昏棄厥肆祀弗答。《傳》昏,亂也。《疏》昏閽於事必亂,故昏爲亂也。

《左傳·昭十九年》札瘥夭昏。《註》未名曰昏。《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昏,謂未三月而死也。

《集韻》呼困切,音。暗也。亦姓。

《韻補》叶許云切。《曹大家ɡū·東征賦》悵容與而久住兮,忘日夕而將昏。到長垣之境界,察農野之居民。

叶許懸切。《馬融·廣成頌》子野聽聳,離朱目眩。隷首策亂,陳子籌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