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怕荼醾花谢

出自:清代·陶淑《三台令 春雨。柬陈淑芬 杏》

拼音:[yòu][pà][tú][mí][huā][xiè]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微雨。
微雨。
添得薄寒如许。
金猊几缕香沉。
银烛双台夜深。
深夜。
深夜。
又怕荼醾花谢

查看原文

注释

【花谢】即花红。水果的一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又】

又【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

《廣韻》又,猶更也。

《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怕】

怕【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韓愈·二鳥詩》鬼神怕嘲詠。

姓。唐有怕善,宋有怕籛。

《廣韻》普伯切《集韻》《類篇》匹陌切,音柏。《說文》無爲也。

《集韻》白各切《正韻》弼各切,與泊通。《集韻》憺怕,靜也。《老子·道德經》我獨泊兮其未兆。或作怕。

【荼】

荼【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同都切,音塗。《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傳》荼,苦菜也。《大雅》周原膴膴,菫荼如飴。《爾雅·釋草》荼,苦菜。《疏》一名荼草,一名選,一名游冬。葉似苦苣而細,斷之白汁,花黃似菊。

《詩·豳風》採荼薪樗。《又》予所捋荼。《註》荼,萑苕也。

《詩·鄭風》有女如荼。《箋》荼,茅秀,物之輕者,飛行無常。《周禮·地官·掌荼註》荼,茅秀也。《前漢·禮樂志》顏如荼,兆逐靡。《應劭曰》荼,野菅白華也。《師古曰》言美女顏貌如茅荼之柔也。荼者卽今所謂蒹錐也。

《書·湯誥》弗忍荼毒。《傳》荼毒,苦也。《詩·大雅》民之貪亂,寧爲荼毒。《疏》荼、毒皆惡物。

《詩·周頌》以薅荼蓼。《孫炎曰》荼亦穢草,非苦菜也。《王肅曰》荼,陸穢。

《爾雅·釋木》檟,苦荼。《註》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作羹飮。《野客叢書》世謂古之荼卽今之茶,不知荼有數種,惟荼檟之荼卽今之茶也。詳茶字註。

《博雅》荼,僭也。

《揚子·方言》倩、荼,借也。《郭註》荼,猶徒也。

神名。《風俗通》上古之時有神荼、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蔡邕·獨斷》十二月歲竟,乃畫荼、壘,幷懸葦索以禦凶。

《唐韻》宅加切《六書正譌》直加切《正韻》鋤加切,。義同。

通舒。《禮·玉藻》諸侯荼。《註》讀如舒遲之舒。《荀子·大略篇》諸侯御荼。《註》古舒字,玉之上圓下方者。《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荆荼是徵。《索隱註》荼,音舒。《唐韻古音》神荼之荼,荼毒之荼,亦音舒。

《集韻》時遮切,音闍。《爾雅·釋草》蔈、荂,荼,卽芀也。

倉大切,音蔡。《博物記》雲南郡荼首,其音爲蔡茂,是兩頭鹿名也,永昌有之。

《集韻》余遮切,音邪。荼陵,縣名,在長沙。

姓。《通志·氏族略》《漢書·江都易王傳》有男子荼恬。蘇林云:荼音琅邪之邪。

《正韻》商居切,音書。與瑹同。

《周禮·地官》掌荼,徐邈讀作羊諸切,音余。

《集韻》後五切,音戸。亦茅秀也。

【醾】

醾【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7画

《集韻》《韻會》《正韻》、醾。

花名。《歲時記》本酒名,以花色似,故名。《六書故》或謂取其芬以漬酒。亦作荼。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谢】

謝【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辭夜切《集韻》《韻會》《正韻》詞夜切,音榭。《說文》辭去也。《廣雅》去也。《楚辭·九章》願歲幷謝與長友兮。《註》謝,去也。

《正韻》絕也。《史記·儒林傳》謝絕賔客。

《增韻》退也,衰也,彫落也。《南史·範縝傳》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減。《淮南子·兵略訓》若春秋有代謝。

《類篇》告也。《前漢·餘傳》厮養卒謝其舍。《晉灼註》以辭相告曰謝。

《韻會》拜賜曰謝。《前漢·張安世傳》安世嘗有引薦,其人來謝。安世以爲舉賢達能,豈有私謝邪。

《正字通》自以爲過曰謝。《禮·檀弓》從而謝焉。《史記·項羽紀》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韻會》聽也。《正韻》致仕曰謝。《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必賜之几杖。《註》謝,猶聽也。皓曰:君不許其致事也。如辭謝、代謝,皆却而退去之義。

鳥名。《張華·禽經》子規啼苦,則倒懸於樹,自呼曰謝豹。

菜名。《本草綱目》水苦蕒,一名謝婆菜。

島名。《唐書·地理志》登州東北海有大謝島。

蠻名。《舊唐書·南蠻傳》東謝蠻,其地在黔州之西。

國名。《詩·大雅》于邑于謝。《毛傳》謝,周之南國也。《朱傳》在今鄧州南陽縣。

縣名。《前漢·地理志》謝沐縣,屬蒼梧郡。

姓。《廣韻》出留、會稽二望。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謝,以邑爲氏。《左傳·昭七年》謝息,爲孟孫守。

複姓。《風俗通》周宣王支子食采謝丘,因以爲氏。《前漢·古今人表》謝丘章,魯人。

通作榭。《左傳·襄三十一年》宮室庳,無觀臺榭。《註》本亦作謝。《荀子·王霸篇》臺榭甚高。《註》與謝同。

或作繹。亦作射。《爾雅·釋魚》龜仰者謝。《疏》謂行時頭仰。《周禮》地龜曰繹屬是也。《周禮·春官·龜人鄭註》仰者繹。《禮·玉藻·鄭註》靈射之屬。《釋文》射音亦。《周禮》作繹。《爾雅》作謝。

叶祥豫切,徐去聲。《左思·魏都賦》有靦瞢容,神惢形茹。弛氣離坐,㥏墨而謝。

叶徂賀切,音坐。《韓愈·送窮文》。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