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红妆

出自:近现代·宋词《莺啼序》

拼音:[cuì][xiù][hóng,gōng][zhuāng]

平仄:仄仄平平

海隅正怨飘泊,况腥风冷雨。
荷锄晚,乱发萧萧,模糊汗血尘土。
茅檐静,三更过后,梦魂渺渺无归处。
向昏窗暗泣,离合悲欢几度。
十里后湖,芳堤携手,趁柳烟花雾。
背人初系同心结,话儿低低倾诉。
记潜来,花深径窄,又招惹蝶忌蜂妒。
忍牵衣,蜜约叮咛,休将人误。
当时年少,壮志凌云,把功名换取。
方赢得,六月佳期,凤烛绮筵,翠袖红妆,双双起舞。
帘下梳头,杯底浅唱,罗帐交颈鸳鸯宿。
留恋时,浪打风流去。
秦淮明月,夜深越过女墙,偏照不眠思妇。
繁华事散,江水东流,愁云锁两浦。
至此际,恩爱轻抛,擘钗分镜,泪眼相看,哽咽无语。
山盟犹在,锦书偷寄,茫茫来日无归计。
漫相思,望断天涯路。
卿卿今夕灯前,从头细想,伤情何许。

查看原文

注释

【翠袖】1.青绿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 2.指女子。
【红妆】同‘红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翠】

翠【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醉切,音綷。《說文》靑羽雀也。出鬰林。《爾雅·釋鳥》翠鷸。《註》似燕,紺色。《疏》李巡曰:鷸一名曰翠,其羽可以爲飾。樊光云:靑羽。出交州。《前漢·賈山傳》飾以翡翠。《註》雄曰翡,雌曰翠。

《南越王趙陀傳》翠鳥幹。《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靑黃,惟六翩上毛長寸餘靑,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爲名。

《禮·內則》舒雁翠。《註》舒鴈,鵝也。翠,尾肉也。

《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一說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

姓。《急就篇註》翠氏,楚景萃之後也。避入關三遷,懷土逃匿,改姓爲翠。

【袖】

袖【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褏《唐韻》似祐切《集韻》似救切,音岫。袂也。《釋名》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亦言受也。以受手也。《後漢·馬廖傳》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綱目集覽》半袖,短袂衣也。《釋名》半袖其袂半,襦而施袖也。《晉書·五行志》魏明帝披縹綾半袖。《廣韻》亦作褏、褎。

【红】

紅【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音洪。《說文》帛赤白色。《釋名》紅,絳也。白色之似絳者。《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疏》紅,南方閒色。

地名。《左傳·昭八年》大蒐于紅。《註》紅,魯地。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沽紅切《正韻》古紅切,音公。與功通。《史記·文帝紀》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註》服虔曰:當言大功、小功。

與工通。《前漢·酈食其傳》紅女下機。《註》師古曰:紅,讀曰工。

《集韻》古巷切,音降。絳或作紅。《前漢·外戚恩澤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紅侯。《註》師古曰:疑紅字當爲絳。劉攽曰:今有紅縣,音降。紅亦有降音。

【妆】

妝【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側羊切《正韻》側霜切,施粉于兩頰,號淚妝。識者以爲不祥。《通鑑》周天元帝禁天下婦女施粉黛,皆黃眉黑妝。从女,牀省聲。俗作粧娤。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