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菡萏歌声渺

出自:明代·区怀瑞《午日西南驿即事》

拼音:[biǎn,piān][zhōu][hàn][dàn][gē][shēng][miǎo]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尤风冷日撼郊墟,急雨掀云累炮车。
续命岁时惊五缕,招魂今古恨三闾。
扁舟菡萏歌声渺,酒盏昌阳土俗馀。
寂寂津亭愁底事,赤符且为辟兵书。

查看原文

注释

【扁舟】小船。扁舟(piān-) : 小船:一叶扁舟。
【菡萏】荷花:菡萏香消翠叶残。
【歌声】唱歌的声音:欢乐的~ㄧ~四起。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扁】

扁【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者,署門戶之文也。會意。其餘皆借義。凡器物不圓者曰扁。《後漢·東夷傳》辰韓生兒,欲其頭扁,押之以石。

也。《詩·小雅》有扁斯石。

《廣韻》薄泫切《集韻》婢典切,音辮。《集韻》姓也。古有扁鵲。或作鶣。

《廣韻》符善切《集韻》婢善切,音楩。

《集韻》婢忍切,音牝。義同。

《集韻》孚袁切,音翻。番也。《莊子·知北遊》扁然。《郭註》音翻。

《集韻》《類篇》眠切,音邊。扁諸,劒名。

《集韻》蒲眠切,音蹁。圜貌。

《廣韻》芳連切《集韻》紕延切,音篇。《廣韻》小舟也。

【舟】

舟【未集下】【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正韻》職流切《韻會》之由切,音周。《說文》船也。《釋名》舟言周流也。《易·繫辭》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書·說命》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爾雅·釋水》天子造舟。《註》比船爲橋。《又》諸侯維舟。《註》維連四船。《又》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又》士特舟。《註》單船。《揚子·方言》關西謂之船,關東謂之舟。今吳越皆謂之船。《世本》黃帝臣共鼓貨狄,刳木爲舟。《呂氏春秋》虞姁作舟。《山海經》滛梁生番禺,是始爲舟。《物理論》化〈彳瓜〉作舟。《束皙·發蒙記》伯盆作舟。

《正韻》載也。

《韻會》帶也。《詩·大雅》何以舟之,惟玉及瑤,鞞琫容刀。《傳》舟,帶也。

尊下臺,若今時承槃。《周禮·春官·司尊》春祠夏禴,祼用雞彝鳥彝,皆有舟。《正字通》一說古彝有舟,設而陳之,爲禮神之器。以酌以祼,皆挹諸其中而注之。舟與彝二器相須,猶尊之與壷,缾之與罍。先儒謂舟形如盤,若舟之載物,彝居其上,非也。今考漢敦足舟,花舟,舟之用在于容,非虛設以承彝也。形制詳博古圖。

地名。《左傳·襄十四年》子囊師于棠,以伐吳。吳人自臯舟之隘要而擊之。《註》臯舟,吳險阨之道。

《昭十三年》克息舟城而居之。《註》息舟,楚邑。

《哀二十一年》請除館于舟道。《註》舟道,齊地。

覆舟,山名。《淮南子·地形訓》維出覆舟。

官名。《禮·月令》季春之月,令舟牧覆舟,五覆五反。《註》舟牧,主舟之官也。

姓。《左傳》晉有大夫舟之僑。

與周通。《周禮·冬官考工記》作舟以行水。《註》故書舟作周。鄭司農云:周當爲舟。

《韻補》叶陟魚切,音朱。《道藏歌》玉龜七寶林,唱贊願同舟。丹景曜目精,令我心踟躇。

《詩·大雅》何以舟之。《朱註》之遙反。與下刀叶。

【菡】

菡【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胡感切,音頷。《說文》菡萏。《徐曰》菡,猶含也,未吐之意。《詩·陳風》彼澤之陂,有蒲菡萏。《爾雅·釋草》荷,芙蕖,其華菡萏。◎按《說文》作䓿,《六書正譌》云:俗作菡,非。然考經文皆作菡,《六書正譌》之說太泥。

【萏】

萏【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徒感切,音髧。《博雅》菡萏,芙蓉也。詳菡字註。

《韻會》葩華貌。《杜甫·朝享太廟賦》雲菡萏以張蓋。《五經文字》《說文》作。

【歌】

歌【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可哥《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柯。《說文》詠也。《徐曰》長引其聲以詠也。《釋名》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草木有柯葉也。《揚子·方言》兗冀言歌,聲如柯。《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正義曰》直言不足以申意,故令歌詠其詩之義以長其言。《禮·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又》歌之爲言也,長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

曲合樂也。《詩·魏風》我歌且謠。《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疏》正義曰:謠旣徒歌,則歌不徒矣,故曰曲合樂曰歌。歌謠對文如此,散則歌爲總名,未必合樂也。

《韓詩·章句》有章曲曰歌,無曰謠。

《古樂府註》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楚歌曰豔。奏樂曰登歌,曰升歌。

鐘名。《左傳·襄十一年》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

山名。《廣輿記》歌山,在廣西平樂府富川縣。

朝歌,地名,紂所都也。漢爲縣,屬河內郡。見《前漢·地理志》。

叶古賀切,音過。《左貴·晉元后誄》內敷隂敎,外毗陽化。綢繆庶政,密勿夙夜。恩從風翔,澤隨雨播。中外禔福,遐邇詠歌。說見《顏氏·刊謬正俗》。

叶居之切,音姬。《屈原·遠遊》張樂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叶斤於切,音居。《柳宗元·饒娥。

【声】

声【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渺】

渺【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亡沼切《集韻》《韻會》《正韻》弭沼切,音眇。渺㵿,水貌。一曰水長也。《管子·內業篇》渺渺乎,如窮無極。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