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泪挥霜霰

出自:清代·卢若腾《送曾则通扶榇归江右》

拼音:[kǔ][lèi][huī][shuāng][xiàn]

平仄:仄仄平平仄

君昔侍吾师,宦游入闽甸;吾师蒙难时,举家危悬线。
君年未及壮,飘泊经百鍊;岛栖十七载,苦泪挥霜霰
谈尽岛中心,识尽岛中面;人面皆如昨,人心半迁变。
经权惟所适,忠孝从其便;况有佳题目,救民息争战。
天地瘖无声,是非任颠眩;游子孤所望,决计归乡县。
吾师忠义骨,一纪羁浅竁;于今遂首邱,远道将裧輤。
远道风景殊,腥臊币地遍;死者而有知,岂忍须臾见。
君应体此志,去同离弦箭;贞操众所钦,孝思谁能先。
我本狂戆人,多招流俗谴;声气托君家,两世相慕恋。
忽忽忽别去,值我贫病荐;无金馈君赆,无酒饮君饯。
赠君贫者言,言言心血溅;行矣尚勉旃,勿以规为瑱!

查看原文

注释

【霜霰】1.霜和霰。 2.喻恶势力。 3.喻严峻的刑法。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苦】

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䇢。《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

《類篇》急也。

《博雅》悵也。

《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泪】

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字彙》與淚同。(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類。目液也。《本草》淚者,肝之液。《譚子化書珠玉篇》悲則雨淚。

《集韻》劣戌切,音律。義同。

《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漻淚淢汨。《註》引淮南子,水淚破舟。○按《淮南子·主術訓》本作戾。淚與戾古通。

《集韻》力結切,音捩。義同。

淒淚,寒涼貌。《前漢·武帝賦》秋氣憯以淒淚。亦作戾。

【挥】

揮【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輝。《說文》奮也。《廣韻》振也,動也,灑也。《爾雅·釋詁》竭也。《註》揮振,去水也。《禮·曲禮》飲玉爵者弗揮。《註》振去餘酒曰揮。《左傳·僖二十三年》懷嬴奉匜沃盥,旣而揮之。《註》揮,湔也。

散也,揮霍也。《易·乾·文言》六爻發揮,旁通情也。《疏》六爻發越揮散,旁通萬物之情也。

指揮也。《宋三朝政錄》乘快指揮一事誤失,史官必書。

《集韻》吁運切,音訓。亦奮也。

胡昆切,音魂。揮掄,全而不破也。

叶于倫切,音筠。《王桀詩》荆軻爲燕使,送者盈水濵。縞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揮。◎按《音學五書》引《詩》云:揮古本音熏。《集韻》或作㩣。《正字通》與麾撝通。《說文》分撝揮爲二。

【霜】

霜【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音驦。《玉篇》露凝也。《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隂氣勝,則凝爲霜雪。《易·坤卦》履霜堅冰至。《詩·秦風》白露爲霜。

《字彙補》國名。《西域記》屈霜國。

姓。見《姓苑》。

《正字通》歷年曰霜。《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

《集韻》《類篇》色壯切,音孀。隕霜,殺物也。或作灀。《潘岳·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精貫白日,猛烈秋霜。

【霰】

霰【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先去聲。《說文》稷雪也。从雨散聲。《詩·小雅》如彼雨雪,先集維霰。《箋》將大雨雪,始必微溫,雪自上下,遇溫氣而搏,謂之霰。《大戴禮》陽之專氣爲霰。《註》隂氣在雨水,凝滯爲雪。陽氣薄之,不相入,散而爲霰。故春秋榖梁說曰:霰者,陽脅隂之符也。《釋名》霰,星也。水雪相搏,如星而散也。《埤雅》閩俗謂之米雪,言其霰粒如米,所謂稷雪,義蓋如此。今名濇雪,亦名濕雪。

《字彙補》佛之外道曰霰尼。見楞嚴經。《說文》或作䨘。《玉篇》亦作。《集韻》或作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