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惯司空谁能訾

出自:清代·郑国藩《题陈耕三老友摄影玉照》

拼音:[jiàn,xiàn][guàn][sī][kōng,kòng,kǒng][shuí][néng,nài][zī]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五十年前老学友,韶华转瞬成白首。
伊谁开镜摄君容,欲赠君诗感慨久。
忆昔读书逊敏堂,书声尽日常琅琅。
兄事愧无十年长,别后鸿泥几参商。
原思清贫端木富,货殖儒林岂异趣。
阅尽沧桑时局新,相逢幸未失旧步。
老我儿孙绕膝多,君家福履更殊科。
跨灶绍箕有贤子,等閒岁月易销磨。
搀枪吐燄烟尘起,十五年来乱如枲。
贼梳兵?两不惊,见惯司空谁能訾
由来世界等浮沤,况乃沤中幻影留。
笑煞庄叟妄齐物,蟪蛄冥灵孰为修。
黄金铸范事空羡,日月跳丸奔似电。
吟成诗句却寄君,留与他年作纪念。

查看原文

注释

【司空】古代官名。管理工程事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见】

見【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姓。出《姓苑》。

《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註》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集韻》俗作現。

《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惯】

慣【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患切,音丱。習也。

通作貫。《詩·魏風》三歲貫女。本作摜。从手貫聲。今文作慣。

【司】

司【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思。《說文》臣司事於外者。《玉篇》主也。《書·大禹謨》兹用不犯于有司。

《高宗肜日》王司敬民。

《周官》欽乃攸司。《禮·曲禮》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典司五衆。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水、司木、司草、司器、司貨,典司六職。

州名。《晉書·地理志》司州,漢司隸校尉所部。魏氏置司州。

《廣韻》姓也。《左傳》鄭有司臣。

《正字通》司徒,司馬,司空,皆複姓。

《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音笥。義同。《前漢·敘傳》民具爾瞻,困于二司。《註》師古曰:司,先字反。《王粲·酒賦》酒正膳夫冢宰是司,虔濯器用,敬滌蘊饎。

與伺通。《前漢·高五王傳》魏勃常早掃齊相舍人門外,舍人怪之,以爲物而司之,得勃。

《灌夫傳》太后亦已使司。

《容齋隨筆》司有入聲。如白居易詩:四十著緋軍司馬,男兒官職未蹉跎。一爲州司馬,三見歲重陽。武元衡詩,惟有白鬚張司馬,不言名利尚相從是也。○按司字有平、去二聲。白、武二詩所用,當係去聲讀作入聲者,無據,不可從。

【空】

空【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

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

太空,天也。

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

《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里女陵山。《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

官名。《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拜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樂器名。《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楚辭註》空桑,瑟名。

獄名。《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姓。《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音孔。穴也,竅也,竉也。通作孔。《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大宛傳》張騫鑿空。《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集韻》《韻會》《正韻》苦貢切,音控。窮也。《詩·小雅》不宜空我師。《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缺也。《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虛也。《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註》空猶虛中也。

叶枯江切。《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叶枯良切。《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谁】

誰【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

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

《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

《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

《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本以誰何稱,因用名官,有大誰長。卒者,長所領士卒也。

姓。《萬姓統譜》誰龍,明正德閒九江府照磨。

《讀書通》通作孰,引《莊子·列禦》莫覺莫悟,何相孰也。

通作疇。引《書·舜典》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卽孰若,與誰同。

《韻會》亦作譙。《史記·衞綰傳》不譙呵綰。《註》責讓也。譙,音誰,呵,音何。《漢書》作孰何。李奇曰:孰誰也。何,呵也。師古曰:不誰何者,猶言不借問耳。《集韻》或作唯。

【能】

能【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

《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

《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訾】

訾【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將此切《集韻》《韻會》蔣氏切《正韻》祖似切,音子。《說文》不思稱意也。引《詩·小雅》:翕翕訾訾。《徐曰》言不思稱事之意也。今文相承皆作訿。《爾雅·釋訓》翕翕訾訾,莫供職也。《詩》《釋文》引《韓詩》云不善之意。《朱傳》潝潝,相和也。訿訿,相詆也。

《玉篇》毀也。《禮·曲禮》不苟訾。《疏》相毀曰訾。《管子·形勢解》毀訾賢者之謂訾。

《集韻》本作疵。《荀子·不苟篇》正義直指舉人之過惡,非毀疵也。《韻會》疵毀字今文相承作訾毀久矣。

惡也。《管子·形勢篇》訾食者不肥體。《註》惡食之人憂嫌致疾,故不能肥體。

恣也。《荀子·非十二子篇》以不俗爲俗,離蹤而跂訾者也。《註》訾讀爲恣。跂訾,謂跂足違俗而恣其志意也。

《廣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紫平聲。義同。

《類篇》思也。《禮·少儀》不訾重器。《註》訾,思也。《唐書·李勣傳》臨時選將,必訾相其奇龎福艾者遣之。《音義》訾,思也。

量也。《前漢·枚乗傳》舉吳兵以訾于漢。《李奇曰》量也。《商子·懇令篇》訾粟而稅。《註》量也。

限也。《管子·君臣篇》吏嗇夫盡有訾程事律。《註》訾,限。程,準也。

病也。《禮·檀弓》故子之所刺於禮者,亦非禮之訾也。《註》病也。

《揚子·方言》何也。湘潭之原,荆之南鄙,謂何爲曾,或謂之訾。若中夏言何爲也。《註》今江東人語亦云訾爲,聲如斯。

地名。《左傳·僖十八年》而後師于訾婁。《註》衞邑。

《文十六年》以侵訾枝。《註》楚邑。

《襄十年》楚伐宋師于訾母。《註》宋地。

《昭二十三年》單子取訾。《註》訾在河南鞏縣西南訾城是也。《路史》訾有二:西訾在維,東訾在鞏。

姓。《前漢·功臣表》有樓虛侯訾順,又複姓。《潛夫論》訾辱氏,趙嬴姓也。

與貲同。財也。《前漢·司馬相如傳》更名相如,以訾爲郞。《註》訾讀與貲同,財也。以家財多,得拜爲郞也。

通作茈。苻茈,草名。《後漢·劉聖公傳》南方飢饉,人庶掘鳧茈而食之。《註》續漢書作苻訾。

與觜通。娵訾,北方宿名。亦作娵觜。詳角部觜字註。

《集韻》《韻會》才支切,音疵。亦毀也。《正韻》才資切,音茨。義同。《莊子·山木篇》無譽無訾。徐邈讀。

《正韻》同啙。《史記·貨殖傳》呰窳偸生。《前漢·地理志》作啙。《徐廣曰》啙窳,苟且惰嬾也。應劭曰:啙,弱也。師古曰:短也。

《集韻》《正韻》津私切,音咨。亦思也。

《正字通》與咨通。《前漢·禮樂志》訾黃其何不徠下。《師古註》訾,嗟歎辭也。黃,乗黃也。歎乗黃不來下也。

《集韻》子禮切,音濟。《博雅》諀訾也。

《字彙補》宗吳切,音租。足訾,獸名。《山海經贊》見人則呼其名足訾。《集韻》或作,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