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乐洞依然

出自:明代·郑学醇《西湖五十韵》

拼音:[shuǐ][lè,yuè,yào,lào][dòng][yī][rán]

平仄:仄仄仄平平

天目垂双乳,西湖注百泉。
霞标千嶂迥,烟水六桥联。
络绎欢游骑,笙歌罨画船。
玉楼花掩映,石路草葱芊。
月迥重潭静,风轻一镜涟。
綵丝移雀舫,红袖出鞦韆。
柳色迷歌扇,蘋香龙舞筵。
两高飞晓日,三竺隐诸天。
月路飘金粟,商飙拂绣莲。
老猿呼袅袅,归鹤绕蹁蹁。
梅点孤山雪,松霏九里烟。
层城开水际,危塔倚山巅。
石转惊神运,崖穹讶鬼镌。
钟微知寺远,锣动速舟还。
苏小妖魂在,西施黛色妍。
风流唐白傅,放逸宋坡仙。
和靖成真隐,参寥却解禅。
古今人屡异,兴废事空传。
勾践谋资蠡,婆留姓是钱。
封疆重启霸,吴越一王专。
南渡偏安日,仁和驻跸年。
乾坤馀王气,罗刹定都廛。
邀福延祥观,宸游聚景园。
湖山多逸豫,舸舰几流连。
宫嫔珠帘揭,篙师锦缆牵。
暖风喧凤吹,香雾滃龙涎。
宋嫂羹初进,蕲王赐屡宣。
繁华三岛外,弦管五云边。
北虏通和议,东窗弄杀权。
精忠哀武穆,慷慨羡胡诠。
覆餗仍秋壑,残躯殒木绵。
半閒堂已矣,水乐洞依然
白雁江南过,黄龙瘴海膻。
故宫沦蔓草,垄树泣啼鹃。
事往千秋慨,奇游此日偏。
山川真画里,景物值春先。
堤柳霜凋尽,山花烧共燃。
惊鸿遵荻渚,振鹭起葑田。
鹫岭寒云薄,西泠澹月悬。
渔灯依岸曲,城角倚风前。
怀土非王粲,樗材老郑虔。
客途嗟浪迹,岁月负华颠。
真长船谁问,王猷兴转遄。
归装无白璧,旧物有青毡。
古调琴三尺,缥囊易一编。
倚歌徒和郢,醉筑尚思燕。
岂必求勾漏,宁须候偓佺。
浮生随所遇,真性讵能迁。
浈水程三月,庾关路几千。
何因湖外寺,时借上方眠。

查看原文

注释

【水乐】指流泉所发出的悦耳声响。
【依然】1.副词。依旧:尽管风雨交加,他依然坚守岗位。 2.依恋不舍的样子:拊背念离别,依然出户庭。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水】

水【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六飮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見《前漢·地理志》。

黑水,國名,卽韐。

露爲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姓。

《韻補》叶式類切,音墜。《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叶呼委切,音毀。《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乐】

樂【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岳。《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書·舜典》夔,命女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易·豫卦》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禮·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

鐘鼓、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孝經》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姓。《左傳》晉大夫樂王鮒,《戰國策》燕樂毅。複姓。《孟子》樂正裘。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喜樂也。《通論》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易·繫辭》樂天知命。《孟子》與民同樂。

《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召切,音療。《詩·陳風》可以樂飢。毛音洛,鄭音療。

《集韻》《韻會》《正韻》魚敎切。《論語》仁者樂山。

益者三樂。

《韻補》盧谷切,音祿。《太公·下略》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班固·東都賦》食舉雍徹,太師奏樂,陳金石,布絲竹。

《唐韻》魯刀切,音勞。《廣韻》伯樂相馬。一作博勞。

【洞】

洞【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恫。《說文》疾流也。《班固·西都賦》潰渭洞河。

深也,朗徹也。《顏延之詩》識密鑒亦洞。

通也。《司馬相如·大人賦》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貫也。亦貫徹之意。《史記·蘇秦傳》遠者括臂洞胸。

洞洞,質慤貌。《禮·祭義》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

洞疑,心不定也。《史記·蘇秦傳》虛喝洞疑。

幽壑曰洞。

《後漢·梁冀傳》連房洞戸。《註》洞,通也。謂相當也。

洞庭,湖名。

山名,在長沙。

《集韻》徒孔切《正韻》徒總切,音動。義同。

《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洪洞,縣名。

洚洞,水無涯貌。

鴻洞,相連貌。《淮南子·天文訓》天地鴻洞。亦作澒洞。《枚乗·七發》澒洞兮蒼天。

《韻補》叶徒當切,音唐。《道藏歌》開度飛元眞,凝化淪空洞。帝眞始明精,號曰子元陽。

【依】

依【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希切,音衣。《說文》倚也。《書·無逸》知小人之依。《註》言稼穡。《詩·小雅》謀之不臧,則具是依。《又》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依稀,猶彷彿也。《劉禹錫詩》宋臺梁館尚依稀。

姓。

《集韻》《韻會》隱豈切,音倚。《詩·大雅》于京斯依。

斧依,與扆通。《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于戸牖之閒。《註》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

纏弦也。《儀禮·卽夕禮》設依撻焉。《疏》依,以韋依纏其弦,卽今時弓是也。

《儀禮·士虞禮》佐食無事,則出戸負依南面。《註》戸牖之閒謂之依。

喻也。《禮·學記》不學博依,不能安詩。《疏》謂依倚譬喻也。

《韻補》叶烏皆切,音挨。《曹植詩》願爲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白居易詩》坐依桃葉妓。《自註》依,烏皆反。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相关诗句
时借上方眠 何因湖外寺 庾关路几千 浈水程三月 真性讵能迁 浮生随所遇 宁须候偓佺 岂必求勾漏 醉筑尚思燕 倚歌徒和郢 缥囊易一编 古调琴三尺 旧物有青毡 归装无白璧 王猷兴转遄 真长船谁问 岁月负华颠 客途嗟浪迹 樗材老郑虔 怀土非王粲 城角倚风前 渔灯依岸曲 西泠澹月悬 鹫岭寒云薄 振鹭起葑田 惊鸿遵荻渚 山花烧共燃 堤柳霜凋尽 景物值春先 山川真画里 奇游此日偏 事往千秋慨 垄树泣啼鹃 故宫沦蔓草 黄龙瘴海膻 白雁江南过 水乐洞依然 半閒堂已矣 残躯殒木绵 覆餗仍秋壑 慷慨羡胡诠 精忠哀武穆 东窗弄杀权 北虏通和议 弦管五云边 繁华三岛外 蕲王赐屡宣 宋嫂羹初进 香雾滃龙涎 暖风喧凤吹 篙师锦缆牵 宫嫔珠帘揭 舸舰几流连 湖山多逸豫 宸游聚景园 邀福延祥观 罗刹定都廛 乾坤馀王气 仁和驻跸年 南渡偏安日 吴越一王专 封疆重启霸 婆留姓是钱 勾践谋资蠡 兴废事空传 古今人屡异 参寥却解禅 和靖成真隐 放逸宋坡仙 风流唐白傅 西施黛色妍 苏小妖魂在 锣动速舟还 钟微知寺远 崖穹讶鬼镌 石转惊神运 危塔倚山巅 层城开水际 松霏九里烟 梅点孤山雪 归鹤绕蹁蹁 老猿呼袅袅 商飙拂绣莲 月路飘金粟 三竺隐诸天 两高飞晓日 蘋香龙舞筵 柳色迷歌扇 红袖出鞦韆 綵丝移雀舫 风轻一镜涟 月迥重潭静 石路草葱芊 玉楼花掩映 笙歌罨画船 络绎欢游骑 烟水六桥联 霞标千嶂迥 西湖注百泉 天目垂双乳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