崦嵫西距嵎峓东

出自:明代·郑学醇《题张仙像》

拼音:[yān][zī][xī][jù][yú][yí][dō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我闻仙人张三丰,脩真时在紫霄峰。
存虚御气凌太空,往来海上蓬莱宫。
忆昔文皇乘六龙,缄书遣使访灵踪。
崦嵫西距嵎峓东,徘徊天路烟濛濛。
琼宫绛阙十二重,仙惟可望不可逢。
谁人貌此真仙容,美髯如戟颜如童。
潇潇桂树荣秋风,披图彷佛云霄中。
仙乎仙乎如可从,吾将选胜巢云松。

查看原文

注释

【崦嵫】1.山名。在甘肃。 2.古代指日落的地方:日薄崦嵫|望崦嵫而勿迫。
【嵎峓】1.亦作"嵎夷"。 2.山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崦】

崦【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央炎切《集韻》《韻會》衣簾切《正韻》衣炎切,音淹。崦嵫,山名。《山海經》鳥鼠同穴,山西南曰崦嵫,下有虞泉,日所入處。《屈原·離騷》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註》勿使日入也。

《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通作弇。

【嵫】

嵫【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子之切《集韻》《韻會》津之切《正韻》津私切,音咨。崦嵫,山名。日所入處。見前崦字註。

嵫山,在嵫陽縣北。

嵫釐,峻險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崱屴嵫釐。◎按《王賦》嵫釐同。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距】

距【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

至也。《書·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傳》距,至也。

違也,抗也。《書·禹貢》不距朕行。《傳》天下無違距我命者。

《詩·大雅》敢距大邦。《疏》抗距大國。

《儀禮·鄕射禮》距隨長武。《註》始前足至東頭爲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

《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註》超越也。《疏》爲距地向前,跳而越物過也。《史記·王翦傳》方投石超距。《註》索隱曰:超距,猶跳躍也。《前漢·甘延壽傳》投石拔距。《註》應劭曰:拔距,卽超踰。張晏曰:拔距,超距也。

《前漢·趙廣漢傳》尤善爲鉤距,以得事情。《註》距,閉也。

《淮南子·汜論訓》蹠距者舉遠。《註》距,大也。

《釋名》鬢曲頭曰距。距,拒也。言其曲似拒也。

《增韻》凡刀鋒倒刺皆曰距。

與拒通。《儀禮·少牢饋食禮》長皆及俎拒。《註》拒,讀爲介距之距。《孟子》距楊、墨。《荀子·法行篇》欲來者不距,欲去者不止。《註》與拒同。

【嵎】

嵎【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虞俱切《廣韻》《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說文》封嵎之山,在吳楚閒,汪芒氏之國。《徐曰》按魯語,防風氏,守封嵎之山者也。

嵎夷,日出處。《書·堯典》宅嵎夷曰暘谷。

《禹貢》嵎夷旣略。《註》今登州之地。

山曲曰嵎。《孟子》虎負嵎。

《支遁述懷詩》息肩棲南嵎。與隅通。

【峓】

峓【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以脂切《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夷。嵎峓,東表之地。《廣韻》嵎峓,山名。通作夷。《書·堯典》宅嵎夷。《韻會》或作銕。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