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相亚

出自:清代·李良年《三姝媚 十姊妹花》

拼音:[yān][rán][xiāng,xiàng][yà]

平仄:平平平仄

曲栏春已谢。
又绿刺钩连,数茎开乍。
过雨晨妆,看香肩初并,薄寒亭榭。
联袂难分,还只绕、蔷薇旧架。
采摘谁怜,一段闲愁,低徊自写。
小鸟呼名曾借。
任衔了红巾,啁啾不下。
湘水三妃,更杨家五队,嫣然相亚
睡起残脂,点石上、青苔如画。
自顾无媒,不愿东风催嫁。

查看原文

注释

【嫣然】1.美好貌。 2.娇媚的笑态。
【相亚】相近似;相当。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嫣】

嫣【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於乾切,音鄢。美貌。

巧笑態也。《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嫣然一笑。

連也。《揚雄·反騷》有周氏之蟬嫣。

《集韻》虛延切,音嘕。好貌。一曰長也。

隱幰切,音。

於蹇切,音㫃。義同。

人名。《史記·李廣傳》天子日與韓嫣戲。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相】

相【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

《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爾雅·釋詁》導也。

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增韻》。

《廣韻》扶也。《禮·禮器》樂有相步。《註》扶工也。

《小爾雅》治也。《左傳·昭九年》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選擇也。《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送杵聲。《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相術。《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月名。《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官名。《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計相。《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註》專主計籍。

內相。《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家相。《禮·曲禮》士不名家相。《註》主知家務者。

《周禮·春官》有馮相氏。《夏官》有方相氏。

樂器。《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星名。《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太史祥風,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藥名。《本草綱目》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地名。《商書序》河稟甲居相。《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後秦》相雲。《北齊》相願。

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字彙補》音禳。《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爲二,非。

【亚】

亞【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衣駕切,鴉去聲。《說文》醜也。象人局背之形。

《爾雅·釋言》亞,次也。《蜀志》諸葛亮管蕭之亞。

《增韻》少也。《廣韻》就也。

姻亞,壻之父曰姻,兩壻相謂曰亞。《詩·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別作婭。

《集韻》《正韻》於加切,音鴉。《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

《趙古則曰》物之岐者曰亞。俗作丫椏。

《正韻》烏落切。《正譌》與堊同,塗飾牆也。

與惡同。《史記·盧綰傳》綰孫他人封亞谷侯。《漢書》作惡谷。《語林》宋人有獲玉印,文曰周惡夫印。劉原父曰:漢條侯印,古亞惡二字通用。

與滹通,滹沱。《禮·禮器》作惡池。《秦·詛楚文》作亞駝。

與稏通,稻也。《韻會》䆉稏通作罷亞。

《郝敬讀書通》壓通作亞。《杜甫·上巳宴集詩》花蕊亞枝紅。

《人宅詩》花亞欲移竹。與壓同。《字彙》正譌云:亞本涂飾字,餘皆借義,旣爲借義所奪,小篆遂从土作堊字,又从心作惡字以別之。亞、堊、惡本一字,《秦·詛楚文》以亞駝代滹沱,則因聲借用明矣。◎按《字彙》說是,但俗旣習用借義已久,姑載本義於後,以備一字原委云。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