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駹驰檄

出自:清代·李良年《春风袅娜 送查秦望任晋宁州守》

拼音:[rǎn][máng][chí][xí]

平仄:仄平平平

正千林初碧,莺到山间。
对楚尾,乱峰妍。
忽朝来、见说使君西去,留春无策,又送征鞍。
五马青莎,双旗赭岭,帕首蛮童夹道看。
随意轻茵柳绵外,迎人空翠彩云边。
风物滇南尽好,芳甘无数,绿波里、叶叶嘉莲。
沙际市,郭门船。
人家如画,半入溪烟。
拄笏西窗,应多爽气,放衙东阁,定倚新篇。
古来才子,有碧鸡作颂,冉駹驰檄,亦向南天。

查看原文

注释

【冉駹】1.汉代西南的两个少数民族,亦指其国名。冉,亦作"冄"。 2.泛指我国古代边境少数民族。
【驰檄】迅速传送檄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冉】

冉【子集下】【冂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正韻》而琰切,音染。《玉篇》毛冉冉也,行也,進也,侵也。亦作冄。

【駹】

駹【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玉篇》馬黑白毛也。《爾雅·釋畜》面顙皆白惟駹。《前漢·匈奴傳》圍高帝於白登,漢兵不得相救。匈奴騎,其西方盡白,東方盡駹,北方盡驪,南方盡騂。《註》駹,靑馬也。

《周禮·秋官·犬人》用駹可也。《註》駹謂不純色也。《疏》謂雜色牲。

國名。《史記·西南夷傳》冉駹最大。《註》應劭讀龎。

水名。《華陽國志》汶江道,濊水駹水出焉。

【驰】

馳【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池。《玉篇》走奔也。《廣韻》馳騖也,疾驅也。《左傳·莊十年》公將馳之。

《玉篇》天子道也。《正字通》馳道,天子所行路,若今之中道。

姓。《姓苑》明馳九垓,仁壽縣舉人。

《集韻》唐何切,音駝。亦走也。

叶徒臥切,音隋。《詩·小雅》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叶尺里切,音恥。《劉向·九歎》周流覽於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馳。徵九神於回極兮,建虹采以招指。

叶直詈切,音滯。《蔡邕·彈棊賦》於是列象,彫華逞麗。豐腹斂邊,中隱四企。輕利調博,易使騁馳。

【檄】

檄【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胡狄切《集韻》《韻會》《正韻》爲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前漢·申屠嘉傳》爲檄召通。

有急,則加以雞羽揷之,示速疾也。《史記·漢高紀》以羽檄徵天下兵。

《韻會》陳彼之惡,說此之德,曉諭百姓之書也。

曰:檄,皎也,明言此使令皎然而識也。漢《司馬相如·諭巴蜀檄》、魏《陳琳·討曹操檄》皆是。

《逸雅》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書文也。

長檄,印封長牒也。《後漢·安帝紀》民窮困道路,欲歸本郡,在所爲封長檄。

檄櫂直上。《爾雅·釋木》無枝爲檄。

檄糴,疾貌。《嵆康·琴賦》懰檄糴以奔邀。

《唐韻》胡敎切,音效。《郭璞·蜜蜂賦》誅戮峻于鈇鉞,招徵速乎羽檄。集不謀而同期,動不安而齊約。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