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边佳气蔼茏葱

出自:明代·黄士俊《计偕北上过飞来寺留题》

拼音:[rì][biān][jiā][qì][ǎi][lóng][cō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千峰擘断小溪通,名胜天开大地雄。
化去有猿原是幻,飞来何寺总归空。
花侵法座全飘雨,磬落层霄半度风。
携手凭高遥一望,日边佳气蔼茏葱

查看原文

注释

【日边】1.太阳的旁边。犹言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2.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
【佳气】1.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2.泛指美好的风光。 3.清雅的气味。
【茏葱】[草木]青翠茂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边】

邊【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5画

〔古文〕眠切,音編。《玉篇》畔也,邊境也。《禮·玉藻》其在邊邑。《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

《正韻》旁近也。《前漢·高帝紀》齊邊楚。

側也。《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

邊璋,半文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

姓。周大夫邊伯之後。南唐有邊鎬。《說文》作。

【佳】

佳【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古膎切《集韻》《韻會》居膎切,曰:如汝言亦復佳。

《韻補》叶堅溪切,音稽。《揚雄·反騷》閨中容競綽約兮,相態以麗佳。知衆嫭之嫉妒兮,何必颺累之蛾眉。

叶居何切,音歌。《白居易詩》坐愁今夜醒,其奈秋懷何。有客忽叩門,語言亦何佳。

【气】

气【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

與人物也。今作乞。

《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

《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氣相求。《繫辭》精氣爲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註》氣謂噓吸出入者也。

天氣曰元氣。《後漢·明帝紀》升靈臺,望元氣。《註》元氣,天氣也。

陰陽曰二氣。《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五氣。《史記·五帝紀》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註》王肅曰:五氣,五方之氣。

《書·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註》雨木氣,暘金氣,燠火氣,寒水氣,風土氣爲五氣。

《素問》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寒生水,熱生火,風生木,燥生金,濕生土。

六氣。《左傳·昭元年》六氣:隂陽風雨晦明也。

《莊子·逍遙遊》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註》平旦爲朝霞,日中爲正陽,日入爲飛泉,夜半爲沆瀣,與天地黃之氣爲六氣。

年有二十四氣。《內經》五日謂之謂之氣。《書·正義》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爲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爲節氣,謂月初也,一爲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曆家有之。氣所動者,其灰斯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有望雲氣法。《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註》視日旁雲氣之色,靑爲蟲,白爲喪,赤爲兵荒,黑爲水,黃爲豐。《史記·天官書》雲氣有獸居上者勝。《又》日旁雲氣,人主象。《又》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精華實息者吉,虛耗者凶。《邵諤·望氣經》鬱鬱蔥蔥,隱隱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子氣也。如藤蔓挂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

道家有食氣法。《參同契》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以鼻觸物亦曰氣。《禮·少儀》執食飮者勿氣。《疏》執尊長飮食,不鼻臭之也。

《唐韻》《集韻》通。《說文》饋客芻米也。引《春秋傳》齊人來氣諸侯。

叶去訖切,音乞。《成公綏·嘯賦》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

叶丘謁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賦》當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氣。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疾之日歇。

【蔼】

藹【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于蓋切,音靄。《玉篇》晻藹,樹繁茂貌。《揚雄·河東賦》鬱蕭條其幽藹。

《爾雅·釋訓》藹藹。《註》賢士盛多之容止。《詩·大雅》藹藹王多吉士。《傳》藹藹,濟濟也。

姓。《通志·氏族略》齊南海太守藹燠。

《韻會》倚亥切,音靉。草叢雜貌。

《韻補》叶音翳。《揚雄·羽獵賦》車騎雲會,登降闇藹。泰華爲旒,熊耳爲綴。

【茏】

蘢【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盧紅切《韻會》盧東切,古草名。

《爾雅·釋草》紅龍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蒙蘢。《爾雅註》彌離猶蒙蘢耳。《前漢·鼂錯傳》草木蒙蘢。《師古註》蒙蘢,覆蔽之貌也。

《爾雅·釋草》拔,蘢葛。《註》蘢葛,江東呼爲龍尾,亦謂之虎葛。

地名。《史記·韓長孺傳》衞靑破蘢城。

《集韻》魯孔切,籠上聲。《淮南子·俶眞訓》紛蘢蓯。《註》蘢蓯,聚會也。《司馬相如·大人賦》攢羅列聚,叢以蘢茸兮。《註》蘢茸,聚貌。

【葱】

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蔥《唐韻》《正韻》倉紅切《集韻》《韻會》麤叢切,音聰。《說文》菜也。《本草》蔥从悤,外直中空,有悤通之象也。《禮·內則》膾春用蔥。

劒名。《荀子·性惡篇》桓公之蔥。

《爾雅·釋器》靑謂之蔥。《詩·小雅》有瑲蔥珩。《註》蔥,蒼也。《禮·玉藻》三命赤韍蔥衡。

山名。《後漢·章帝紀註》蔥嶺,在燉煌西,其山高大多蔥。

《韻會》氣通達也。《方氏禮記解註》氣達爲蔥。《後漢·光武紀》望見舂陵,郭唶曰:氣佳哉,鬱鬱蔥蔥然。

《集韻》初江切,音窻。《左傳·定九年》陽虎載蔥靈,寢于其中而逃。《註》蔥靈,輜車名。

《韻補》叶千剛切,音倉。《黃庭經》五色雲氣紛靑蔥,閉目內自相望。《玉篇》俗作䓗。《五經文字》作葱。(蔥)《集韻》葱古作蔥。註詳九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