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怅恨

出自:清代·吴湖帆《红袖扶 次王拙轩韵》

拼音:[gēng,gèng][chàng][hèn]

平仄:平仄仄

眉月迎秋,乘风晚驰车褰箔。
便休把、殷勤嫩约,等閒辜却。
冰酥沁甜入骨,恰心凉意热忺同勺。
忘情里,杯倾七宝,葡萄差落。
湿露相扶下,任藓滑路回担阁。
更怅恨
雪泥鸿迹,茧丝参缚。
今宵可怜梦短,负人间、一刻千金乐。
情倾盖,鸳鸯尚许,交颈眠著。

查看原文

注释

【怅恨】惆怅怨恨:怅恨久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怅】

悵【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丑亮切,音暢。《說文》望恨也。《柳宗元·夢歸賦》靈幽漠以瀄汨兮,進怊悵而不得。

【恨】

恨【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胡艮切《韻會》含艮切《正韻》下艮切,音拫。《說文》怨也。从心艮聲。一曰怨之極也。《蜀志·劉巴傳》巴不得反使,遂遠適交阯。先主深以爲恨。

悔恨也。《史記·李廣傳》王朔謂李廣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羌降者八百餘人,吾詐而盡殺之,至今大恨。

叶胡甸切,音現。《歐陽修·祭范仲淹文》自公云亡,謗不待辨。始屈終伸,公其無恨。《正字通》恨與憾聲義微別。憾意淺,恨意深,憾音輕,恨音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