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减鞭挞烦

出自:元代·蓝智《富川县父老言猺人劫掠事》

拼音:[sì,shì][jiǎn][biān][tà][fán]

平仄:仄仄平仄平

连峰抱清江,怪石当县门。
茅屋十馀家,萧条但空村。
松庭草不除,似减鞭挞烦
地远租税轻,年丰黍稷蕃。
苍山几百里,尽是猺獠原。
此乡本富庶,所忧盗贼喧。
连年困劫敚,鸡狗那能存。
圣化大无外,始知王道尊。
畬耕入版籍,力役归民屯。
昨者桃川西,杀人屋亦焚。
蛮俗易骚动,长林蛇豕奔。
我行观民风,感戴父老言。
朝纲肃霜露,枯朽焉足论。
揽辔临遐荒,志清瘴尘昏。
素餐亦何补,持用扣天阍。

查看原文

注释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这部作品对旧社会的丑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似】

似【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

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

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

《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

《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减】

减【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玉篇》古斬切,音減。俗減字。(減)《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斬切,音鹼。《說文》損也。《玉篇》少也,輕也。《禮·樂記》禮主其減。

水名。《山海經》番條之山,減水出焉。

岐山亦出減水,東南流注于江。

姓。《史記·酷吏傳》減宣。

《廣韻》《集韻》下斬切,音豏。

《集韻》公陷切,音䫡。義同。俗作减,非。(減)

【鞭】

鞭【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左傳·僖二十三年》左執鞭弭,右屬櫜鞬。《禮·曲禮》乗路馬,必朝服載鞭策,不敢授綏。《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史記·三皇紀》以赤鞭鞭草木。

【挞】

撻【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他達切,音闥。打也,抶也。《書·益稷》撻以記之。

《說命》若撻于市。《周禮·地官·閭胥》凡事,掌其比觵撻罰之事。《註》撻,扑也。《疏》有失禮,輕者以觵酒罰之,重者以楚撻之。《儀禮·鄉飲酒禮》罰不敬,撻其背。

疾也。《詩·商頌》撻彼殷武。《疏》撻是速疾之意。《釋文》韓詩云:達也。

弣側矢道也,以韋爲之。《儀禮·士喪禮》設依撻焉。《註》今文撻爲銛。

《崔豹·古今註》蛺蝶,江東呼爲撻末。本从作。

【烦】

煩【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樊。《說文》熱頭痛也。

《增韻》不也。《書·說命》禮煩則亂。

《玉篇》干煩也。《左傳·僖二十九年》敢以煩執事。

《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煩,勞也。

《左傳·定二年》嘖有煩言。《註》煩,言忿爭。

《增韻》悶也。《史記·倉公傳》病使人煩懣。

鳥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煩鶩鷛。《註》徐廣曰:煩鶩,一作番䴌。《漢書·音義》煩鶩,鳧也。郭璞云:煩鶩,鴨屬。

地名。《戰國策》襲燕樓煩數縣。《註》樓煩,屬鴈門。

叶符筠切。《陳琳·大暑賦》料救藥之千百兮,祇累熱而增煩。燿靈管之匪念兮,將損性而傷神。

叶汾洽切。《宋玉·神女賦》淡淸靜其愔嬺兮,性沈祥而不煩,意似近而旣遠,若將來而復旋。《嵆康·琴賦》更唱迭奏,聲若自然,流楚窈窕,懲躁雪煩。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