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论惟持白

出自:清代·姚瑩《张阮林自京师寄诗慷慨慰勉情溢乎辞因伤久别辄赋怀六十韵奉答兼示徐六襄光律原》

拼音:[zhù,zhuó,zhe][lùn,lún][wéi][chí][bái]

平仄:平平平平平

北阙黄金地,南交赤道天。
斯人犹契阔,吾计益迍邅。
雕鹗难为主,蛟龙卜在渊。
抟风曾九万,埋剑已三千。
敢效穷途哭,羞从世俗怜。
苍梧云叆叇,碧海石连蜷。
废苑诃林外,荒台落日前。
浮游尽炎瘴,回望极幽燕。
葵藿心弥壮,金兰誓岂愆。
每怀昭代圣,不忘故人贤。
忆昔攀鸿侣,论交必凤轩。
推君才巨手,惟我步随肩。
同学师元晏,惊门讶仲宣。
一时吾党盛,异代竹林传。
气似风云上,交惭日月悬。
致身心耿耿,许国义拳拳。
偶尔怀荆璧,何期著祖鞭。
看余翻潦倒,同辈异腾骞。
京下才如海,群公望似仙。
蓬莱真缥缈,羽盖自联翩。
日丽翔风馆,花开种玉田。
公车纷尺牍,独处惜婵媛。
莫以微斑点,犹知乐事专。
横经来胄子,接席珥貂婵。
却念时方泰,同思夜损眠。
河堤成瓠子,闽粤下楼船。
闻上司农计,频虚水府钱。
四方仍旱潦,屡诏复除蠲。
主德符尧俭,衢讴祝舜年。
谁分宵旰虑,臣自涕洟涟。
如尔能殊俗,逢人莫斗妍。
平生羞汲引,何处报埃涓。
别恨徒深矣,新诗独沛然。
探骊珠每得,搏象力能全。
倒水流三峡,回澜障百川。
悬知心惨澹,未肯足便嬛。
自笑经营拙,惟期汗漫缘。
出门怀宝玉,问俗饮贪泉。
蛋妇冲江雨,蛮童宿岭烟。
芳洲春拾翠,胜地汉遗钿。
碧挂桐花小,红垂荔子圆。
鹧鸪啼树满,蜃蛤入云连。
番鬼能通语,蚝诸强下咽。
殊方经岁月,逆旅慎周旋。
幕府狂容杜,诸生懒笑边。
敢题鹦䳇赋,惟守罽宾毡。
国有苍生望,时逢盗贼延。
杞忧戎莽伏,汉将出车还。
杨仆威声重,卢循稔恶悛。
可怜厌鼙鼓,从此罢戈鋋。
荡析魂初定,苍茫眼欲穿。
异乡悲路远,慈母正心牵。
绝徼迷孤雁,空村数落鸢。
地非秋浦别,客似仲翔迁。
偶问曹溪法,曾通大鉴禅。
牟尼行处照,蕉树是身坚。
著论惟持白,穷经不草《玄》。
是非询燕鹄,巧拙问夔蚿。
安得乘风翼,相招绝海壖。
春风将短鬓,相对劈华笺。

查看原文

字义

【著】

著【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正韻》陟慮切,音箸。《博雅》明也。《中庸》形則著。《晏子·諫上篇》君之德著而彰。

《管子·立政篇》十二月一著。《註》著,標著也,使傰曹署著其名。《周禮·典婦功註》書其賈而著其物。

《前漢·景帝紀》廷尉與丞相更議著令。《註》著音著作之著。《晉書·職官志》魏太和中,詔置著作郞,於此始有其官。

《小爾雅》思也。

與貯通。《家語》子貢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閒。《註》著,居也。

《詩·齊風》俟我于著乎而。《傳》門屏之閒曰著。

《左傳·昭十二年》若不廢君命則固有著矣。《註》著,位次也。《前漢·五行志》朝內列位有定處,所謂表著也。

《廣韻》直餘切,音除。《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韻會》表著之著亦音除。

《羣經音辨》藥草也。《爾雅·釋草》味。荎著。《註》音儲。

《類篇》陟略切,音芍。被服也。《晉書·宣帝紀》關中多蒺䔧,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

《儀禮·士喪禮》幎目用緇,方尺二寸,䞓裏著組繫。《註》著,充之以絮也。《韓詩外傳》士褐衣縕著,未甞完也。

《集韻》直略切,音擆。《吳越春秋》從隂收著,望陽出糶。《註》著。置也。

《類篇》附也。《前漢·贾誼傳》黑子之著面。

《禮·明堂位》著,殷尊也。《註》著地無足。

《前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其俗土著。《師古註》土著,謂有城郭常居,不隨畜牧移徙。《後漢·李忠傳》流民占著者五萬餘口。《直音》俗作着。

【论】

論【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昆切,音崘。《說文》議也。《廣韻》說也。《周禮·春官·大司樂·賈疏》直言曰論,答難曰語。論者,語中之別,與言不同。

《論語·序解正義》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書可經綸世務,故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羣賢集定故曰撰。《文心雕龍》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述,故仰其經目,稱爲論語,蓋羣論立名,始于兹矣。

《釋名》倫也,有倫理也。《玉篇》思理也。《詩·大雅》於論鼓鐘。《傳》思也。《鄭箋》論之言倫也。《朱傳》言得其倫理也。

《增韻》紬繹討論也。《孔安國·尚書序》討論典墳。

《正韻》決罪曰論。

官名。《金史·百官志》其官長皆稱曰勃極烈,次曰國論、忽魯、勃極烈。國論,言貴。忽魯,猶總帥也。

諸羌州名。《唐書·地理志》劒南道有論川州,開元後置。

姓。《唐書》論弓仁,本吐蕃族也。

三字姓。《金史·國語解·姓氏》烏古論曰商。

《廣韻》力迍切《集韻》《韻會》《正韻》龍春切,音倫。言有理也。

《禮·王制》凡制五,必卽天論。《註》天論,天理也。與倫同。

《玉篇》力困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困切,崘去聲。義同。

《正韻》辨論也。《書·周官》論道經邦。《傳》論者,講明之謂。《禮·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註》謂考評其行藝之詳也。《史記·蕭相國世家》論功行封。

叶盧健切,音練。《前漢·敘傳》兵家之策,惟在不戰。營平皤皤,立功立論。

叶聖閏切,音舜。《馮衍·顯志賦》澄德化之陵遲兮,烈罰之峭峻。燔商鞅之法術兮,燒韓非之說論。

叶閭員切,音攣。《曹植·文帝誄》考諸先紀,尋之哲言。生若浮寄,惟德可論。《字彙補》譌作,非。

【惟】

惟【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維。《說文》凡思也。从心隹聲。《玉篇》有也,爲也,謀也,伊也。

語辭也。《毛晃曰》有是惟之惟,書濟河惟兗州之類。有思惟之惟,書視遠惟明,詩載謀載惟之類。有惟獨之惟。書惟王不邇聲色之類。

姓。

《正韻》無非切,音微。義同。◎按《說文》从心隹聲,則梁韻弋隹切,唐韻以追切,宋韻夷隹切,切喩母也。獨正韻竟作無非切,則切微母矣。

【持】

持【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

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

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

《正韻》知切,音馳。義同。

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白】

白【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

《禮·檀弓》殷人尚白。

《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

《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

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註》白道,謂明道也。《前漢·谷永傳》反除白罪。《註》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

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漢·蕭望之傳》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白衣,給官府趨走者。《前漢·兩龔傳》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白徒,猶白身。《管子·乘馬篇》白徒三十人奉車兩。

白丁。《北史·李敏傳》周宣帝謂樂平公主曰: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白民。《魏書·食貨志》莊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

白著。《唐書·劉晏傳》稅外橫取謂之白著。《春明退朝錄》世人謂酒酣爲白著。言刻薄之後人必顚沛,酩酊如飲者之著也。

《禮·玉藻》君衣狐白裘。《註》以狐之白毛皮爲裘也。

《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

《唐書·食貨志》隋末行五銖白錢。

《前漢·也。

《古今注》白筆,古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

《字學淵源》飛白書,蔡邕見施堊帚而作。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

旗名。《禮·明堂位》殷之大白。

罰爵名。《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酒名。《禮·內則》酒淸白。《註》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

稻曰白,黍曰黑。《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

馬名。《詩·秦風》有馬白顚。《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猛獸名。《汲冢周書》義渠以茲白。《註》茲白,一名駁,能食虎豹。

蟲名。《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也。

《大戴禮》白鳥者,謂蚊蚋也。

草名。《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白草。

三白,正月雪也。《西北農諺》要宜麥,見三白。

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梵言一年爲一白。《傳燈錄》我止林閒,已經九白。

山名。《後漢·耿恭傳》竇固前擊白山,功冠三軍。《註》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水名。《桑欽水經》白水出朝陽縣西。

州名。《唐書·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

海外有白民國。見《山海經》。

白狄,狄別名。見《春秋·成九年》。

戎類有六,一曰老白。見《風俗通》。

姓。黃帝後。《左傳》秦大夫白乙丙。

複姓。《史記·秦本紀》白冥氏,秦族。《潛夫論》吉白氏,莘姓後。

白楊提,代北三字姓。

《諡法》外內貞復曰白。

《玉篇》告語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稟白。同輩述事義亦曰白。《前漢·高帝紀》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後漢·鍾皓傳》鍾瑾常以李膺言白皓。

《唐書·宦者傳》宣宗時,諸道歲進閹兒,號私白。○按《說文》入聲有白部,去聲自部內亦載白字。在自部內者讀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从鼻出,與口相助也。是告語之白讀自,西方之白讀帛,音義各別。許氏分爲二部。《玉篇》合而爲一,今从之。

《集韻》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博陌切。與伯同。長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藪》有白鸞氏。《註》卽伯字。

叶旁各切,音薄。《詩·小雅》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叶房密切,音弼。《蘇軾·寒食雨詩》暗中偸負去,夜半眞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古文自。疾二切。

相关诗句
相对劈华笺 春风将短鬓 相招绝海壖 安得乘风翼 巧拙问夔蚿 是非询燕鹄 穷经不草《玄》 著论惟持白 蕉树是身坚 牟尼行处照 曾通大鉴禅 偶问曹溪法 客似仲翔迁 地非秋浦别 空村数落鸢 绝徼迷孤雁 慈母正心牵 异乡悲路远 苍茫眼欲穿 荡析魂初定 从此罢戈鋋 可怜厌鼙鼓 卢循稔恶悛 杨仆威声重 汉将出车还 杞忧戎莽伏 时逢盗贼延 国有苍生望 惟守罽宾毡 敢题鹦䳇赋 诸生懒笑边 幕府狂容杜 逆旅慎周旋 殊方经岁月 蚝诸强下咽 番鬼能通语 蜃蛤入云连 鹧鸪啼树满 红垂荔子圆 碧挂桐花小 胜地汉遗钿 芳洲春拾翠 蛮童宿岭烟 蛋妇冲江雨 问俗饮贪泉 出门怀宝玉 惟期汗漫缘 自笑经营拙 未肯足便嬛 悬知心惨澹 回澜障百川 倒水流三峡 搏象力能全 探骊珠每得 新诗独沛然 别恨徒深矣 何处报埃涓 平生羞汲引 逢人莫斗妍 如尔能殊俗 臣自涕洟涟 谁分宵旰虑 衢讴祝舜年 主德符尧俭 屡诏复除蠲 四方仍旱潦 频虚水府钱 闻上司农计 闽粤下楼船 河堤成瓠子 同思夜损眠 却念时方泰 接席珥貂婵 横经来胄子 犹知乐事专 莫以微斑点 独处惜婵媛 公车纷尺牍 花开种玉田 日丽翔风馆 羽盖自联翩 蓬莱真缥缈 群公望似仙 京下才如海 同辈异腾骞 看余翻潦倒 何期著祖鞭 偶尔怀荆璧 许国义拳拳 致身心耿耿 交惭日月悬 气似风云上 异代竹林传 一时吾党盛 惊门讶仲宣 同学师元晏 惟我步随肩 推君才巨手 论交必凤轩 忆昔攀鸿侣 不忘故人贤 每怀昭代圣 金兰誓岂愆 葵藿心弥壮 回望极幽燕 浮游尽炎瘴 荒台落日前 废苑诃林外 碧海石连蜷 苍梧云叆叇 羞从世俗怜 敢效穷途哭 埋剑已三千 抟风曾九万 蛟龙卜在渊 雕鹗难为主 吾计益迍邅 斯人犹契阔 南交赤道天 北阙黄金地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