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崱屴怯跻攀

出自:近现代·常国武《庐山铁船峰歌写呈俞律诗兄吟正并博一粲》

拼音:[yī][fēng][zè][lì][qiè][jī][pān]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峰崱屴怯跻攀,何人绝顶藏铁船。
扛鼎项王仰股栗,庄生空言负山力。
疑是银河仙子来,银河水浅移此崖。
崖巅周遭尽硊礧,暂停征棹无片水。
莫非沧海变桑田,桑田突起成高山。
沧桑转轮无穷已,铁船万劫仍舣此。
当年仙子几时回,年年我来寻翠微。
相思岁岁头已白,天涯望断渺消息。
剩欲挂席拿云去,惭愧仙槎无术驭。
换骨今生恨无由,且作匡庐廿日游。
眼前清景亦奇崛,松张华盖石积铁。
烟云无赖弄狡狯,天马行空插羽翅。
为雾为雨还为雯,如染如涂又如皴。
诗人画师俱敛手,才薄如我应钳口。
我今赋此博君笑,一笑可得十年少。
相期身健寿高逾期颐,共驾此船直上碧霄俯瞰人间万峰低。

查看原文

注释

【崱屴】1.亦作"??EFBB"。 2.高大峻险貌。 3.挺拔貌。
【跻攀】1.亦作"跻扳"。 2.犹攀登。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峰】

峰【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同峯。

【崱】

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士力切《集韻》《韻會》寔側切,音萴。崱屴,山大貌。

《集韻》山連也。《梁劉峻詩》鑿戸闚嶕嶢,開軒望嶄崱。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崱繒綾而龍鱗。《註》謂參差不齊,如龍鱗然。互見前屴字註。

【屴】

屴【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林直切《集韻》《韻會》六直切《正韻》郎狄切,音力。崱屴,山高貌。

山連也。《杜甫·封西嶽賦》超崱屴。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崱屴嵫釐。《註》宮殿高竦貌。

《正字通》屴,或讀如勒。義同。

【怯】

怯【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去劫切《集韻》《韻會》乞業切,音㾀。《說文》多畏也。本作㹤,从犬去聲。犬性易㹤。今作怯。杜林說:从心,怯主於心也。《釋名》怯,脅也。見敵恐脅也。《後漢·光武帝紀》見小敵怯。

《增韻》懦也,懾也。

《集韻》去陟切,音。弱也。

叶乞約切,音却。《易林》駑孱遌怯,如猬見鵲。偃示怒腹,不敢拒格。格,音各。

【跻】

躋【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賷。《說文》登也。《揚子·方言》海岱之閒謂之躋。《詩·秦風》道阻且躋。《傳》躋,升也。

《廣韻》亦作隮。《易·震卦》躋于九陵。《釋文》躋,本又作隮。《左傳·文二年》躋僖公。《公羊傳》躋者何,升也。《集韻》或作隮。

《廣韻》《集韻》子計切,音霽。義同。

【攀】

攀【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普班切《集韻》《韻會》《正韻》披班切,盼平聲。引也。《晉語》攀輦卽利而舍。

自下援上也。《莊子·馬蹄篇》鳥鵲之巢,可攀援而闚。《崔駰·達旨》攀台階闚紫闥。或作扳。亦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