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歌歌啴缓

出自:近现代·饶宗颐《题敦煌写卷云谣集杂曲子 用道路忆山中韵》

拼音:[yù][gē][gē][tān,chǎn,tuō][huǎn]

平仄:仄平平平仄

谁与唱云谣,欲歌歌啴缓
偷写暗赠人,百读恐肠断。
纸仄艰贮愁,何以摅深款。
盟镜怕重寻,镇是生愤懑。
素胸雪未消,横眉月更诞。
春去草萋萋,人来花纂纂。
回肠绕夜长,剪灯嫌烛短。
枕泪湿浓翠,腰身倚密竿。
消受到微熏,馀寒奈难暖。
延露纵多情,低吟应罢管。

查看原文

注释

【歌歌】1.同"哥哥"。 2.指父亲。
【啴缓】柔和舒缓。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欲】

欲【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

《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

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婉順貌。《禮·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

將然也。《古銘》欲墮不墮,逢王顆。《杜甫詩》渾欲不勝簪。

與慾通。《詩·大雅》匪棘其欲。《註》與慾同。

《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裕。義同。《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鄕別趣。東西南北,騁嗜奔欲。《潘岳·西征賦》旣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俱讀裕。

叶余律切,音聿。《易林》鼎足承德,嘉謀是克。爲王開庭,得心所欲。

【歌】

歌【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可哥《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柯。《說文》詠也。《徐曰》長引其聲以詠也。《釋名》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草木有柯葉也。《揚子·方言》兗冀言歌,聲如柯。《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正義曰》直言不足以申意,故令歌詠其詩之義以長其言。《禮·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又》歌之爲言也,長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

曲合樂也。《詩·魏風》我歌且謠。《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疏》正義曰:謠旣徒歌,則歌不徒矣,故曰曲合樂曰歌。歌謠對文如此,散則歌爲總名,未必合樂也。

《韓詩·章句》有章曲曰歌,無曰謠。

《古樂府註》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楚歌曰豔。奏樂曰登歌,曰升歌。

鐘名。《左傳·襄十一年》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

山名。《廣輿記》歌山,在廣西平樂府富川縣。

朝歌,地名,紂所都也。漢爲縣,屬河內郡。見《前漢·地理志》。

叶古賀切,音過。《左貴·晉元后誄》內敷隂敎,外毗陽化。綢繆庶政,密勿夙夜。恩從風翔,澤隨雨播。中外禔福,遐邇詠歌。說見《顏氏·刊謬正俗》。

叶居之切,音姬。《屈原·遠遊》張樂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叶斤於切,音居。《柳宗元·饒娥。

【啴】

嘽【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他干切《正韻》他丹切,音灘。《說文》喘息也。《廣韻》馬喘。《詩·小雅》嘽嘽駱馬。《傳》嘽嘽,喘息之貌。《釋文》嘽,他丹反。

《詩·小雅》戎車嘽嘽。《傳》嘽嘽,衆也。

《說文》喜也。《詩·大雅》徒御嘽嘽。《傳》嘽嘽,喜樂也。《箋》車徒之行,嘽嘽安舒,言得禮也。

《詩·大雅》王旅嘽嘽。《傳》嘽嘽然盛也。《箋》嘽嘽,閒暇有餘力之貌。《疏》嘽嘽,閒暇之貌。由軍盛所以嘽嘽然,故云盛也。

《集韻》稱延切,音燀。嘽咺,迂緩貌。《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嘽咺,懯四人相與遊于世。

《揚子·方言》凡怒而噎噫,南楚江湘之閒謂之嘽咺。

《集韻》湯何切,音他。嘽嘽,衆也。

一曰嘽喛,泣貌。

《集韻》黨旱切,音亶。慄也。

儻旱切,音坦。嘽唌,聲舒緩也。《王褒·洞簫賦》嘽唌逸豫戒其失。

《廣韻》昌善切《集韻》《韻會》《正韻》齒善切,音闡。《禮·樂記》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註》嘽,寬綽貌。《集韻》或作單。

《集韻》徒案切,音憚。嘽嘽,喜樂盛也。

【缓】

緩【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或省作緩。綽也。《玉篇》遲緩也。《廣韻》舒也。《釋名》緩,浣也,斷也。持之不急則動搖,浣斷自放縱也。《禮·樂記》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疏》歡樂在心,故聲必隨而寬緩。《孟子》民事不可緩也。《疏》惟民事當急,而不可緩也。《前漢·朱博傳》齊部舒緩養名。《註》師古曰:其性遲緩,多自高大以養名聲。

《集韻》火遠切,音咺。苦緩切,音款。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