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部西南萃

出自:清代·洪锡爵《闻洋船入川议成感赋》

拼音:[fán][bù][xī][nán,nā][cuì]

平仄:平仄平平仄

巍巍天府国,终古形胜地。
北峙剑门山,蕃部西南萃
东下走夔巫,雄图称重治。
一夫当其关,足以控万骑。
水束三峡流,山拥千螺翠。
浩浩下荆襄,建瓴直不啻。
汉唐昔建国,镇抚重疆帅。
务慎边圉防,绝无外邻觑。
自从海门开,轮舶纷纷莅。
长江天堑雄,往来如儿戏。
逞彼无厌求,复萌望蜀意。
圣朝崇宽大,中外无二致。
广施雨露恩,许通舟楫利。
从此古蚕丛,崎岖化坦易。
我本蜀都人,宦迹鄂渚寄。
遥遥赤甲山,可望不可跂。
挟此火轮飞,千里一日至。
藉慰还乡心,足骋波浪志。
无如夷性殊,终非我族类。
譬如堂奥间,岂容人窥伺。
缅想古王公,设险寓深义。
敬告守土人,毋为弛防备。

查看原文

注释

【西南】一般指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蕃】

蕃【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附袁切,音煩。《說文》草茂也。《詩·唐風》椒聊之實,蕃衍盈升。《書·洪範》庶草蕃廡。《傳》蕃,滋也。

《周語》民之蕃庶,于是乎生。《註》蕃,息也。

草名。《山海經》隂山,其草多茆蕃。

鳥名。《山海經》光山,其鳥多蕃,或云卽鴞。

方煩切,音樊。義同。

與藩通。《詩·大雅》四國于蕃。

《周禮·地官·大司徒》九曰蕃樂。《註》閉藏樂器而不作也。

《韻補》方愔切,音汾。柳宗元文:我姓蟬嫣,由古而蕃。聯事尚書,十有八人。

《集韻》蒲麋切,音皮。地名。《前漢·地理志》魯國蕃。《註》邾國也。

《後漢·黨錮傳》蕃嚮。《註》蕃,姓也。

【部】

部【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裴古切《集韻》《韻會》伴姥切,音蔀。《集韻》總也,統也。《前漢·地理志》凡十三部置刺史。《後漢·宗室傳》柱天都部。《註》柱天者,若天之柱。都部者,都統其衆也。

《廣韻》署也,六卿之署曰六部。

分也。《荀子·王霸篇》名聲部發於天地之閒。《註》部,猶分布。言聲稱四溢也。

《正韻》部曲也。《前漢·李廣傳》行無部曲。《註》將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侯一人。廣尚易,不立部曲也。

星辰布列亦曰部。《史記·歷書》分其天部。《註》分部二十八宿爲距度也。

五行謂之五部。《前漢·律歷志》起五部。《註》五部,謂金木水火土也。

書分四部。《正字通》晉李充爲著作郞,刪定典籍,以類相從,分五經爲甲部,史記爲乙部,諸子爲丙部,詩賦爲丁部,甚有條貫,祕閣以爲永制。《唐書·藝文志》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爲次,因充制也。

星名。《晉書·天文志》北斗七星,七曰部星,亦曰應星主兵。

《字彙補》斗蓋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蓋,部長二尺。

與棓同。大杖也。《淮南子·說山訓》羿死桃部。

百部,藥名。蔓生,根多百十相連。一名野天門冬。

《唐韻》蒲口切《集韻》《韻會》薄口切,音培,讀與剖近。部婁,小阜也。《左傳·襄二十四年》部婁無松柏。

《字彙補》府九切,音否。《闞駰·十三州志》諺云:仕宦不偶値冀部。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萃】

萃【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秦醉切,音瘁。《說文》草貌。

《博雅》苦萃,款冬也。

《易·卦名》坤下兌上萃。《彖曰》萃,聚也。《詩·陳風》有鴞萃止。《齊語》令夫士羣萃而州處。

《集韻》昨律切,音崒。義同。《左思·吳都賦》㩋矗森萃,蓊茸蕭瑟。

七內切,音淬。萃蔡,衣聲。《司馬相如·子虛賦》翕呷萃蔡。

通倅。《周禮·春官》車僕掌戎路之萃。《註》萃猶副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