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壅新苗

出自:近现代·姚鹓雏《绮罗香 其二》

拼音:[péi][yōng][xīn][miáo]

平仄:平平平平

委蜕蝉枯,巡畦蝶瘦,故苑荒残千树。
闲澹秋光,那有落红飞絮。
甚墙阴、一例纷纷,只催起、暗蛩凄楚。
更银塘、露冷莲房,枯荷听到几声雨。
啼乌商略去住。
随分青山汨没,休沾尘土。
野锉疏烟,付与数家炊黍。
便成灰,培壅新苗,还赢得、课功场圃。
伫明年、新绿枝头,好花长护取。

查看原文

注释

【培壅】1.在植物根基部堆土,以促进生长:灌溉培壅,皆有法度。 2.巩固:培壅宋三百年之基业。
【新苗】1.新生的禾苗。 2.喻指新出现的人才或新生的一代。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培】

培【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薄回切《集韻》《韻會》《正韻》蒲枚切,音裴。《說文》培敦土田山川也。一曰益也,養也。《中庸》栽者培之。

《集韻》薄亥切,音倍。重也。《莊子·逍遙遊》而後乃今培風。一曰鼻墨切,音蔔。

《揚子·方言》晉楚之閒,冢或謂之培。

《廣韻》《集韻》薄口切,音瓿。小阜也。《晉語》趙簡子使尹鐸爲晉陽,必墮其壘培。

《集韻》鋪枚切。同,瓦未燒者。

蒲來切,音。封垤也。

房尤切,音浮。人名。魯有申培公。

【壅】

壅【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曰壅。

草名。芡實一名雞壅,見《本草》。

於容切,音邕。與雍通。周禮壅氏,漢書溝洫志壅皆作雍。

《集韻》《韻會》委勇切《正韻》伊竦切,音擁。義同。

【新】

新【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辛。《說文》取木也。

《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

姓。《晉語》新穆子。

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

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

《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

《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諸他仙。

【苗】

苗【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描。《說文》草生于田者,榖曰苗。凡草初生亦曰苗。《詩·王風》彼黍離離,彼稷之苗。《魏風》碩䑕碩䑕,無食我苗。《註》嘉穀也。

《爾雅·釋天》夏獵曰苗。《註》爲苗除害也。《詩·小雅》之子于苗,徒囂囂。

《書·舜典》無理,名曰苗民。

《博雅》衆也。《後漢·鄧皇后紀》損膳解驂,以贍黎苗。

胤也。《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後漢·恂傳》功臣苗緒。

地名。《左傳·襄二十六年》晉人與之苗。《註》苗,晉地。

山名。《淮南子·修務訓》苗山之鋌。《註》苗山,利金所出也。

姓。《晉語》苗棼皇,晉大夫。

《韻補》眉彪切,音繆。《韓愈·楚國夫人墓銘》高陵相漢,義以家酬。遷于南陽,始自郞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