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地同忿懑

出自:清代·洪繻《暴风悲》

拼音:[qiāng,qiǎng,chēng][dì,de][tóng,tòng][fèn][mèn]

平仄:平仄平仄仄

星纪岁甲寅,闰五月中浣。
七日三暴风,农民惊跣袒。
海滨斥卤地,收穫尚较晚。
迤北气候寒,秀实亦迟缓。
一旦狂飙飏,千里野如刬。
长松犹拔根,何况禾稻短!杼柚悉索空,谋生路已断。
惟望畎亩间,或可供缗算。
鸮炙喜见弹,时夜喜见卵。
茧抽虽至筋,甑爨已在眼。
奈何嘉谷登,忽作飞蓬散。
万哭同一声,天心不为转!回思十年来,无年无水旱。
风雨既骄横,徵歛尤怪诞!即如今夏期,役夫徵更悍。
沿门驱壮丁,百赎无由免。
占阄立刻行,一路同编管。
农务迫眉睫,驱去不容喘。
亦有谋脱役,中人多破产。
全台百万家,如篦如席卷。
仰天同呼号,抢地同忿懑!或者上天慈,雨金救痌痯。
罔图天助虐,风害甚于暵!四野黄如云,一扫禾无秆。
连番抟扶摇,万窍动空窾。
仰首望飞廉,三去复三返。
我在虚室中,胆碎心为戁!空廪非所悲,窃叹农无饭!

查看原文

注释

【抢地】触地﹐撞地。抢地(qiāng-) : 触地;撞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忿懑】气愤。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抢】

搶【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正韻》七兩切《集韻》《韻會》此兩切,鏘上聲。突也。

爭取也。今律法有白晝搶奪。或作摤。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拒也。亦突也。《戰國策》布衣之怒,亦以頭搶地耳。《前漢·揚雄·校獵賦》角搶題注。《註》搶,猶刺也。眾獸以角搶地。

集也,飛掠也。《莊子·逍遙遊》決起而飛,搶榆枋。

《唐韻》初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楚兩切,倉上聲。亦突也。

著也。

《集韻》鋤庚切,音傖。搶攘,亂貌。《前漢·賈誼傳》國制搶攘。

千剛切,音倉。搶搪,鋸也。

《韻會》楚耕切,音鎗。欃槍,或作攙搶。彗星也。《司馬相如·大人賦》㩜攙搶以爲旌。

《字彙補》此亮切,鏘去聲。吳楚謂帆上風曰搶,今舟人曰掉搶。《庾闡·揚都賦》艇子搶風,榜人逸浪。

【地】

地【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埊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

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箇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

【同】

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

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

爵名。《書·顧命》上宗奉同瑁。《註》同,爵。瑁,圭也。

州名。《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叶徒黃切,音唐。《。

【忿】

忿【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敷粉切《集韻》《韻會》撫吻切,》爾無忿疾于頑。《傳》無忿怒疾之也。

《集韻》父吻切《韻會》扶粉切《正韻》房吻切,。或作賁。通作憤。《大學》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釋文》忿,弗粉反,集韻等書本此讀。

《玉篇》《廣韻》匹問切《集韻》芳問切,音湓。義同。

通作分。《杜甫·送路侍御詩》不分桃花紅勝錦。不分者,不平之意,與忿同。

叶非律切,音芾。《劉向·九歎》憂心展轉,愁拂鬱兮。寃結未舒,長隱忿兮。◎按此字有依敷母切,有依非母切,有依奉母切,皆輕脣音,大略相近。

【懑】

懣【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困切,音悶。《說文》煩也。从心从滿,滿亦聲。

《廣韻》模本切《集韻》《會韻》《正韻》母本切,,亦作㦖鞔。《禮·問喪》悲哀志懣氣盛。《陸德明·音義》懣,亡本反。

音滿。范音悶。

《集韻》《會韻》母伴切,音滿。《史記·倉公傳》使人煩懣食不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