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死异羊猪

出自:清代·洪繻《大扫除》

拼音:[suī][sǐ][yì][yáng,xiáng][zhū]

平仄:平仄仄平平

壬寅夏四月,土匪大扫除。
号令一朝下,万室为邱墟。
当其设甘饵,信誓说降初。
始作周郑质,继藏盟府书。
长待以不死,山泽任樵渔。
服从一以久,杀机起籧篨。
南北及中央,同日入周阹。
一时敦杯酒,万口为臡菹。
一二勇决夫,枪火伏衣裾。
作势与之敌,反噬不踌躇。
木毙人亦摽,虽死异羊猪
馀悉骈首戮,载出薄笨车。
妇孺从流移,人弃室亦潴。
南投斗六间,杀气惨不舒。
阴风扑人面,燐火遍里闾。
哀哉归顺徒,不得求为鱼。

查看原文

字义

【虽】

雖【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

《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

《玉篇》推也。

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

《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死】

死【辰集下】【歹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斯上聲。《白虎通》死之言澌,精氣窮也。《釋名》死者,澌也,若冰釋澌然盡也。《莊子·知北遊》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關尹子·四符篇》生死者,一氣聚散耳。《禮·曲禮》庶人曰死。《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周禮·天官·疾醫註》少曰死,老曰終。

《山海經》有不死國,在南海大荒中。《郭璞贊》赤泉駐年,神木養命。稟此遐齡,悠悠無竟。

圓丘山有不死樹。《郭璞贊》萬物暫見,人生如寄。不死之樹,壽蔽天地。

《山海經》流沙之東,黑水之閒,有不死山。

《劉孟會云》祖州海島產不死草,一株可活一人。

姓。自、死、獨、膊,代北四姓也。見《氏族略》。

叶息利切,音四。《宋玉·九辯》願徼。

,同。

【异】

异【寅集下】【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之切,音怡。《廣韻》已也。《書·堯典》异哉,試可乃已。《傳》异,已也,退也。言餘人盡巳,惟鯀可試,無成乃退。《正義》异聲近巳,巳訓止,是停住之意,故爲退也。

《集韻》發歎也。

《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怡去聲。《說文》舉也。

《廣韻》退也。

與異通。《列子·楊朱篇》何以异哉。(異)〔古文〕予也。《博雅》異分也。《史記·商君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不同也。《書·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異姓之邦。《禮·儒行》同弗與異弗非也。《疏》謂彼人與己之疏異,所爲是善,則不非毀之也。又怪也。《釋名》異者,異於常也。《左傳·昭二十六年》據有異焉。《註》異猶怪也。《史記·屈賈傳》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

奇也。《周禮·地官·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註》珍異,四時食物。《史記·仲尼弟子傳》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

違也。

姓。唐異牟尋歸唐,冊封南詔王,今白水蠻有此姓。

異,翹草名。《爾雅·釋草》連異翹。

無名異藥名,主治金創折傷。

《韻補》叶延知切,音怡。《詩·邶風》洵美且異。叶下貽。

叶弋質切,音逸。《詩·小雅》亦祇以異。《朱註》逸織反。《無名氏樂德歌》所見奇異,叶甘美酒食。(異)

【羊】

羊【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象頭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玉篇》豕屬也。《易·說卦》兌爲羊。《註》其質好剛鹵。《詩·召南》羔羊之皮。《傳》小曰羔,大曰羊。《禮·曲禮》羊曰柔毛。《月令》食麥與羊。《註》羊,火畜也。時尚寒,食之以安性也。

麢羊。《爾雅·釋獸》麢,大羊。《註》似羊而大,角圓銳,好在山崖閒。

鳥名。《家語》齊有一足之鳥,飛集于公朝。齊侯使使問孔子,孔子曰:此鳥名商羊,水祥也。

姓。《左傳·閔二年》羊舌大夫。《註》羊舌,氏也。《公羊傳疏》子夏傳與公羊高。《史記·梁孝王世家》齊人羊勝。

官名。《周禮·夏官·羊人註》羊屬南方火,司馬火官,故在此。

白羊,匈奴國名。《史記·匈奴傳》幷樓煩,白羊,河南。

《前漢·禮樂志》雙飛常羊。《註》猶逍遙也。《屈原·離騷》聊逍遙以相羊。《註》逍遙,相羊,皆遊也。

【猪】

猪【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俗豬字。(豬)《唐韻》陟魚切《集韻》《韻會》張如切,經》出野見虛,有虎牧豬。

山豬,卽豪豬也。詳前豪字註。

嶺南有嬾婦豬。《桂海虞衡志》嬾婦似山豬而小,喜食禾。田夫以機軸織絍之器掛田所,則不復近。

貓豬。《楊愼·丹鉛錄》毛犀卽彖也。善知吉凶,古人呼爲貓豬,交廣人謂之豬神。

石豬。《蜀志》蜻蛉縣有石豬,子母數千頭,傳言夷昔牧豬于此,一朝豬化爲石。

官名。《魏志·東夷傳》夫餘國以六畜名官,一曰豬加。

草名。《博雅》伏豬,木禾也。

藥名。《本草綱目》陶弘景曰:豬苓,其塊黑似豬屎,故名。互詳前豕豨二字註。

山水名。《山海經》渠豬之山,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

湫名。《北夢瑣言》邛州有湫,有牝豕出入,號豬龍湫。

州名。《唐書·地理志》豬拔州,隸隴右道。

《廣韻》豬口,地名。亦作䐗。《晉書·甘卓傳》軍次豬口。

《閔公承傳》作䐗口。

《韻會》通作瀦,水所停也。《書·禹貢》大野旣豬。《孔傳》大野,澤名。水所停曰豬。《蔡傳》水蓄而復流者,謂之豬。《左傳·襄二十五年》規偃豬。《註》下濕之地。

孟豬,澤名。通作諸。《書·禹貢》被孟豬。《蔡傳》地志,在梁國睢陽東北,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及《爾雅·釋地》作孟諸。

《字彙補》照迦切,音遮。《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干寶讀。《廣韻》俗作猪。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