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馀岂易虬髯起

出自:清代·洪繻《次韵梁任甫与林家诗》

拼音:[fú][yú][qǐ,kǎi][yì][qiú][rán][qǐ]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海民旧狎庚桑子,沧桑今作祝宗豕。
中有风尘肮脏人,埋头插脚颜常泚。
鳌沉已断地六维,鹑淫竟周星一纪。
仰叩苍苍阒不闻,独行踽踽歌靡恃。
勃苏复楚有未能,狐庸事吴不屑以。
将与轩皇备应龙,岂为蚩尤作工倕。
况他雨泽不霈施,使人炎火长秉畀。
虞候何止守薪蒸,崦嵫且遍徵砺砥。
哀嗷鸿雁无泽逃,取子鸱鸮有室毁。
钳余蟹足汝戏嬉,攘我牛田彼疆理。
警吏穿房长肆威,催科闯户且攘臂。
籍没田园不可堪,扰伤市狱更已矣。
保甲横施何足言,殴挞乱加尤莫比。
法律神明中外同,独至台湾法妄抵。
此间言论不自由,口尚须缄况敢指。
阜财无处挹南薰,嚼杀时来惊北鄙。
曩年屠戮焚山林,至今遍地生荆杞。
偶陈一二足心酸,欲说万千难口使。
有时种树实摇根,恰似从禽辄破觜。
我与蜣苏判薰莸,彼于燕虱殊悲喜。
方今海宇正纷争,衣裳溷在干戈里。
芦中有士徒激昂,朝右无人空诺唯。
方望十年或转移,不图两纪犹如此。
孰填冤石拔愚山,孰洒神灰止祸水。
东南裨海既已枯,西北漏天岂无圮。
不能轩舞愧庞然,每有跳梁输蕞尔。
朝鲜已入不羹封,越裳殆绝庭坚祀。
矧兹海岛土一拳,流沙黑水同司彘。
汉家既任珠崖沦,扶馀岂易虬髯起
中土著鞭让人先,伊川被发哀吾始。
我生十载早埋尘,再坠劫中心早死。
既睹时艰足蒿目,每闻时事辄塞耳。
有怀中夜即抚膺,如跛寻履眇寻视。
能将东学心求真,岂觉西方法独美。
汉唐再世威万方,汤武一朝兴百里。
莫嗤邹衍幻天谈,不见种蠡湔国耻。
闻君有志欲兴华,君倘能行世能俟。
要知外学有金沙,须待吾人抉渣滓。
翘首东望海泱泱,富士山头峰齿齿。
一二畸人时往来,扶桑气到南溟紫。
我在柴桑采菊英,时哦楚骚搴泽芷。
门内无声地无尘,壁上有图床有史。
安得复遇素心人,閒把南华谈畏垒。

查看原文

注释

【虬髯】1.亦作"虬髯"。 2.拳曲的连鬓胡须。 3.见"虬髯客"。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扶】

扶【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符。《說文》佐也。一曰相也。《揚子·方言》護也。《郭璞註》扶挾將護。《論語》顚而不扶。《前漢·高祖紀》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註》以義自助也。

緣也。《晉語》侏儒扶盧。

州名。扶州在隴右,唐屬山南道。

澤名。《前漢·地理志扶柳縣註》地有扶澤,澤中多柳。

姓。《前漢·藝文志》傳魯論語者,魯扶卿。

《集韻》與芙通。扶蕖,荷也。

與通。大風也。

《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夫。《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註》鋪四指曰扶。通作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註》側手曰膚,按指曰寸。

幼小貌。《揚子·太經》赤子扶扶。

《集韻》蓬逋切,音蒲。與匍同。手行也。《左傳·昭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註》伏,蒲北反。《禮·檀弓》詩云:扶服救之。《陸氏音義》作匍匐,音同。

《前漢·天文志》晷長爲潦,短爲旱,奢爲扶。《註》鄭氏曰:扶當爲蟠,齊魯之閒聲如酺酺,扶聲近蟠,止不行也。晉灼曰:扶,附也,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

叶房尤切,音浮。《陸雲·答兄詩》昔我先公,爰造斯猷。今我六蔽,匪崇克扶。

【馀】

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說文》語之舒也。《爾雅·釋詁》我也。

四月爲余月。

接余,荇菜也。

《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

姓。由余之後。

《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

《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

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漢陽厥》褒斜作褒余。

叶演女切,音與。《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

【岂】

豈【酉集中】【豆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䔇。《說文》還師振旅樂也。

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

《集韻》《正韻》通。軍勝之樂也。

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

【易】

易【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說文》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日月爲易,象隂陽也。《易·繫辭》《易》者,象也。《疏》《易》卦者,爲萬物之形象。《又》生生之謂易。《註》隂陽轉易,以成化生。《疏》隂陽變轉。《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註》易者,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也。《孔穎達·周易正義》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朱子·周易本義》《易》,書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畫,有交易、變易之義,故謂之《易》。

《易·乾卦》不易乎世。《註》不爲世所移易也。

《易·繫辭》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公羊傳·宣十二年》交易爲言。《註》交易,猶往來也。

《書·堯典》平在朔易。《傳》謂歲改易。

《禮·祭義》易抱龜南面。《疏》占易之官也。

《史記·項羽紀》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註》正義曰:開張易舊處。

姓。《姓氏急就篇》易氏,易牙之後。

水名。《水經》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鄕西山。

州名。《廣韻》趙分晉得中山,秦爲上谷郡,漢置涿郡,隋爲易州,因水名之。

《廣韻》《集韻》《韻會》以豉切《正韻》以智切,音異。《易·繫辭》乾以易知。《疏》《易》謂《易略》。

《易·繫辭》辭有險易。《註》之泰則其辭易,之否則其辭險。《疏》易,說易也。

《禮·檀弓》易墓非古也。《註》易謂芟治草木。《孟子》易其田疇。《註》易,治也。

《禮·祭義》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

《公羊傳·文十二年》俾君子易怠。《註》易怠,猶輕惰也。

《公羊傳·宣六年》是子之易也。《註》易,猶省也。

《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何晏註》和易也。《朱傳》易,治也。

《爾雅·釋詁》平、均、夷、弟,易也。《註》皆謂易直。《疏》易者,不難也。

《莊子·刻意篇》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

《史記·禮書》能慮勿易。《註》易,謂輕易也。

《韻補》叶余支切。《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虬】

虬【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1画

《直音》同虯。詳虯字註。

【髯】

髯【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正字通》俗髥字。

【起】

起【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杞。《說文》能立也。《釋名》起,舉也。平舉體也。《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孟子》雞鳴而起。

《書·益稷》元首起哉。《疏》言無廢事業。

《禮·孔子閒居》無聲之樂,氣志旣起。《註》起,猶行也。

《禮·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註》起居,猶舉事動作也。

《論語》起予者,商也。《疏》起,猶發也。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韻補》叶口舉切。《易林》明德訖終,虎亂滋起。叶上父。

叶去九切。《徐幹·齊都賦》羽族盛興,毛羣盡起。上蔽雲穹,下被臯藪。

,古文。

相关诗句
閒把南华谈畏垒 安得复遇素心人 壁上有图床有史 门内无声地无尘 时哦楚骚搴泽芷 我在柴桑采菊英 扶桑气到南溟紫 一二畸人时往来 富士山头峰齿齿 翘首东望海泱泱 须待吾人抉渣滓 要知外学有金沙 君倘能行世能俟 闻君有志欲兴华 不见种蠡湔国耻 莫嗤邹衍幻天谈 汤武一朝兴百里 汉唐再世威万方 岂觉西方法独美 能将东学心求真 如跛寻履眇寻视 有怀中夜即抚膺 每闻时事辄塞耳 既睹时艰足蒿目 再坠劫中心早死 我生十载早埋尘 伊川被发哀吾始 中土著鞭让人先 扶馀岂易虬髯起 汉家既任珠崖沦 流沙黑水同司彘 矧兹海岛土一拳 越裳殆绝庭坚祀 朝鲜已入不羹封 每有跳梁输蕞尔 不能轩舞愧庞然 西北漏天岂无圮 东南裨海既已枯 孰洒神灰止祸水 孰填冤石拔愚山 不图两纪犹如此 方望十年或转移 朝右无人空诺唯 芦中有士徒激昂 衣裳溷在干戈里 方今海宇正纷争 彼于燕虱殊悲喜 我与蜣苏判薰莸 恰似从禽辄破觜 有时种树实摇根 欲说万千难口使 偶陈一二足心酸 至今遍地生荆杞 曩年屠戮焚山林 嚼杀时来惊北鄙 阜财无处挹南薰 口尚须缄况敢指 此间言论不自由 独至台湾法妄抵 法律神明中外同 殴挞乱加尤莫比 保甲横施何足言 扰伤市狱更已矣 籍没田园不可堪 催科闯户且攘臂 警吏穿房长肆威 攘我牛田彼疆理 钳余蟹足汝戏嬉 取子鸱鸮有室毁 哀嗷鸿雁无泽逃 崦嵫且遍徵砺砥 虞候何止守薪蒸 使人炎火长秉畀 况他雨泽不霈施 岂为蚩尤作工倕 将与轩皇备应龙 狐庸事吴不屑以 勃苏复楚有未能 独行踽踽歌靡恃 仰叩苍苍阒不闻 鹑淫竟周星一纪 鳌沉已断地六维 埋头插脚颜常泚 中有风尘肮脏人 沧桑今作祝宗豕 海民旧狎庚桑子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