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避祸忽变计

出自:清代·洪繻《题邱菽园「星洲选诗图」》

拼音:[yún][hé,hē,hè][bì][huò][hū][biàn][jì]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南溟万里海水黑,游人到此俱失色。
诗卷空留天地间,珊瑚直沈波涛侧。
儋崖久已无名儒,峒黎岂复知苏轼!况自贡道当时绝天家,南洋万国已阻万重沙。
衣冠文采风流尽,言语侏禽教化差。
不迎白虎周符节,且罚黄龙汉使槎。
此时纵来青云士,如以衣裳卖越市。
世界烽烟炮火多,夷歌起时弦歌止。
倘逢世上操觚人,不啻海滨逐臭子。
谁知豪杰出芦中,独回窄袖乘长风。
怀铅握椠星洲东,大笔一扫万尘空。
汉、唐遗族有生聚,舜、禹苗裔非洪濛。
身自南来心自北,应有悲歌哀家国。
狂澜不断欧罗巴,痛泪无穷波罗的。
李、杜百篇寄远邮,板荡八章吟绝域。
我从王子慕邱迟,亦在天南沦迹时。
绝口不谈寰中事,杜门罕驰海外诗。
忽由图里见君面,不夷、不夏匡解颐。
想见掷笔鸡林地,折尽浮海扶桑枝。
孔融、德祖大小儿,贾山、鼌错新相知。
君也置喙于其际,令我闻之轩须眉。
云何避祸忽变计,朱公赎罪千金赀。
南海虽得云雾披,此生未免付聋痴。
今日閒情操选政,蛟龙岛国平如镜。
星辰时从海底回,日月每向涛头迸。
七洲洋过接昆崙,昆崙奴奉陶岘令。
鼠毫麋墨长髯来,犀角象牙奇物竞。
更闻炎方出翠毛,片羽值得黄金绦。
君也见诗如见宝,沧海一钓连六鳌。
人生时事不称意,浮沈一身无位置。
惟有饮酒与放歌,足以幕天兼席地。
二三素心共擘笺,传之千秋成韵事。
恨余阻隔万重山,蓬莱可望不可致!题诗寄与海西头,拍海鹍鹏云生翅。

查看原文

注释

【云何】1.为何,为什么。 2.如何;怎么办;怎么样。
【避祸】犹避害。
【变计】1.应变之计。 2.改变原来的打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避】

避【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毗義切,音鼻。《玉篇》迴避也。《史記·藺相如傳》望見廉頗,引車避匿。《前漢·王吉傳》敘:避而入商雒深山。《後漢·郅惲傳》避地敎授。《註》隱遁也。

《正韻》通作辟。《論語》辟世、辟地、辟言、辟色,俱作辟。

【祸】

禍【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旤和上聲。《說文》害也,神不福也。《釋名》毀也,言毀滅也。《增韻》殃也,災也。《詩·小雅》二人從行,誰爲此禍。《禮·表記》君子愼以避禍。

作旤。《前漢·五行志》六畜謂之旤,言其著也。

作祻。《晉書·文帝紀》同發機。

叶後五切,戸上聲。《馮衍·顯志賦》昔三后之純粹兮,每季世而窮禍。弔夏桀於南巢兮,哭殷紂於牧野。野,音豎。

叶紙韻,虎委切。《荀子·成相篇》世之禍,惡賢士,子胥見殺百里徙。

叶支韻,許規切。《荀子·成相篇》論臣過,反其施,尊主安國尚賢義,距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義叶宜。

【忽】

忽【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骨切,音笏。《說文》忘也。忽忽不省事也。《晏子春秋·齊役者歌》忽忽矣,若之何。

《廣韻》倏忽也。《爾雅·釋詁》盡也。《註》忽然盡貌。《左傳·文五年》臯陶庭堅,不祀忽諸。

滅也。《詩·大雅》是絕是忽。《傳》忽,滅也。

《集韻》輕也。一蠶爲一忽,十忽爲一絲。《劉德曰》忽,蜘蛛網也。

慢忽也。《後漢·崔駰傳》公愛班固而忽崔駰。

忽荒,空無著也。《賈誼·服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姓。明有忽忠,忽明。

通作曶。《前漢·揚雄傳》時人皆曶之。《註》與忽同。

仲忽,人名。《前漢·古今人表》作中曶。亦通作笏。《儀禮·士喪禮》竹笏。《註》今文笏作忽。亦通作芴。《荀子·正名篇》芴然而粗。《註》與忽同。無根本貌。

叶火一切,音翕。《前漢·班固敘傳》元元本,木數始於一,產氣黃鍾,造計杪忽。

叶許月切,音血。《陸機·雲賦》盈八紘以餘憤,雖彌天其未泄。豈假期于遷晷,邁崇朝而倏忽。《說文》从心勿聲。《長箋》亦書作。◎按今字,皆从小篆出,止可依《說文》疏解,如忽字,借義通義甚多,而精蕰正譌必援古文大篆,以折今文,則衆義皆可廢矣。說今文之字,惟从今文,駁正經史借用處,則字義已明,不必過爲迂論臆斷也。凡諸部字,不多引精蕰正譌辨駁者,俱倣此。

【变】

變【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6画

〔古文〕鞭去聲。《說文》更也。《小爾雅》易也。《廣韻》化也,通也。《增韻》轉也。《正韻》攺也。《易·乾卦》乾道變化。《易解》自有而無謂之變,自無而有謂之化。《禮·王制》一成而不可變。《註》更也。《周禮·夏官·司爟》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註》變,猶易也。《前漢·循吏傳》漢家承敝通變。

動也。《禮·檀弓》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註》變,動也。《荀子·議兵篇》機變不張。《註》謂器械變動攻敵也。

權變。《前漢·魏豹傳贊》張耳、韓信皆徼一時之權變,以詐力成功。《文中子·述史篇》非君子不可以語變。《註》變,權也。反經合道之謂也。

災異曰變。《前漢·五行志》災異愈甚,天變成形。

《諸葛豐傳》災變數見。

死喪曰變。《穀梁傳·昭十五年》君在祭樂之中,大夫有變以聞,可乎。

姓,見《姓苑》。

《韻會》平免切,音辨。正也。《禮·禮運》大夫死宗廟謂之變。《註》變讀爲辨。猶正也。

叶眠切,音邊。《莊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靑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叶必愼切,音鬢。《陸雲詩》羽儀未變,叶有客來信。○按《說文》本从攴䜌,載攴部。徐曰:攴,有爲也。精薀从久,俗譌作攵,非。字彙已載攴部,是言部重出,下攺从攵,非。

集韻俗作〈木變〉。

【计】

計【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音繼。《說文》會也,算也。从言从十。徐曰:十者,物成數。會意。《左傳·昭三十二年》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禮·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註》書謂六書,計謂九數。《周禮·天官》小宰以六計弊羣吏之治。《註》弊,斷也。《疏》六計,謂善、能、敬、正、法、辨,皆以廉爲本,計其功過多少而聽斷之也。

《司會註》司會,主天下之大計。《疏》日計曰成,月計曰要,歲計曰會。《史記·平準書》桑弘羊以計算用事。

《玉篇》謀也。《廣韻》籌策也。《史記·項羽紀》項梁召諸別將會薛計事。

《淮隂侯傳》計者,事之機也。

計簿。《左傳·昭二十五年》臧會逸奔郈,魴假使爲賈正焉,計于季氏。《註》送計簿于季氏。《前漢·武帝紀》受計于甘泉宮。《註》受郡國所上計簿,若今之諸州計帳也。

計偕。《前漢·武帝紀》元光五年,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註》令所徵之人與上計者俱來也。

官名。《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師古註》專主計籍。《唐書·百官志》司計、典計、掌計各二人,給衣服、飮食、薪炭。

神名。《山海經》東百三十里曰光山,神計蒙處之,其狀人身龍首,恆遊於漳淵,出入必有飄風暴雨。

縣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有計斤縣。《師古曰》卽左傳所謂介根也。

州名。《唐書·地理志》劍南道有計州。

姓。越有計然,後漢有計子勳。

《集韻》吉屑切,音結。畫也。

相关诗句
拍海鹍鹏云生翅 题诗寄与海西头 蓬莱可望不可致 恨余阻隔万重山 传之千秋成韵事 二三素心共擘笺 足以幕天兼席地 惟有饮酒与放歌 浮沈一身无位置 人生时事不称意 沧海一钓连六鳌 君也见诗如见宝 片羽值得黄金绦 更闻炎方出翠毛 犀角象牙奇物竞 鼠毫麋墨长髯来 昆崙奴奉陶岘令 七洲洋过接昆崙 日月每向涛头迸 星辰时从海底回 蛟龙岛国平如镜 今日閒情操选政 此生未免付聋痴 南海虽得云雾披 朱公赎罪千金赀 云何避祸忽变计 令我闻之轩须眉 君也置喙于其际 贾山、鼌错新相知 孔融、德祖大小儿 折尽浮海扶桑枝 想见掷笔鸡林地 不夷、不夏匡解颐 忽由图里见君面 杜门罕驰海外诗 绝口不谈寰中事 亦在天南沦迹时 我从王子慕邱迟 板荡八章吟绝域 李、杜百篇寄远邮 痛泪无穷波罗的 狂澜不断欧罗巴 应有悲歌哀家国 身自南来心自北 舜、禹苗裔非洪濛 汉、唐遗族有生聚 大笔一扫万尘空 怀铅握椠星洲东 独回窄袖乘长风 谁知豪杰出芦中 不啻海滨逐臭子 倘逢世上操觚人 夷歌起时弦歌止 世界烽烟炮火多 如以衣裳卖越市 此时纵来青云士 且罚黄龙汉使槎 不迎白虎周符节 言语侏禽教化差 衣冠文采风流尽 南洋万国已阻万重沙 况自贡道当时绝天家 峒黎岂复知苏轼 儋崖久已无名儒 珊瑚直沈波涛侧 诗卷空留天地间 游人到此俱失色 南溟万里海水黑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