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腌脍大鱼刓

出自:清代·洪繻《崇武观渔歌》

拼音:[xiǎo][yú][ā,yān][kuài][dà,dài,tài][yú][wá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山波涛蔽天际,叶叶舟为浮波系。
千樯万网烟水间,网得大鱼高于山。
以鱼钓鱼巧作饵,鱼傍舟行不知避。
港湾鱼小海鱼肥,随潮暂远暂忘归。
日暮风云四海黑,昏迷天地波无色。
渔人由来海为家,东西南北亦嗟呀!泼刺鳣鲔与鲿鲨,行行不但摸鱼虾。
舟头时有鳌梁度,橹为摇曳波心路。
云中或见龙爪张,舟为回避向汪洋。
停舟偶到乌龟屿,千尾万尾纷纷举。
驶帆远过澎湖沟,大鳞、细鳞水际浮。
出海小舟傍大舟,小者打桨、大者流。
岁岁为渔逐海利,直从闽海到温州。
出没烟波忘餐饭,天寒一饮当穿裘。
雨中蓑衣兼箬笠,群鱼结队争呷唼。
舟人雨中为畏途,渔人雨中为利涉。
冬尽岁残不归来,生成海上事游猎。
大鱼为盐小鱼乾,天青日赤鱼满滩。
小鱼腌脍大鱼刓,割鱼曝炙肉团团。
网得鲂鱼味尤美,削肉渡海作甘旨。
春晴放棹始回归,归到家中妇子喜。
贩鱼过海收厚利,愿君莫厌风波靡!君不见西夷捕鲸碧海中,冰山万仞无旭红。
火轮冲冰或粉碎,牵出长鲸高隆隆。
又不见夷人捕鲸卖鲸油,烛龙下照夜不幽。
海上烟樯日磅礴,任公大鱼三载求。
人生牟利忘蹭蹬,地上风波尤凌竞。
我来崇武观打鱼,渔人起我望洋兴。
渔人低头听我歌,我歌月色满山多。
山下潮声夜深起,回望台天淼淼水。

查看原文

字义

【小】

小【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私兆切《正韻》先了切,蕭上聲。《說文》物之微也。从八从亅。見而分之。《徐曰》亅,始見也。八,分也。始可分別也。《玉篇》細也。《易·繫辭》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左傳·襄三十一年》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周禮·天官》有小卿,副貳,大卿,卽小宰等也。

狹隘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輕之也。《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詩·邶風》慍于羣小。《註》小,衆妾也。

《韻輯》白小,魚名。

叶蘇計切,音細。《白居易·懺悔偈》無始劫來,所造諸罪。若輕若重,無大無小。了不可得,是名懺悔。

【鱼】

魚【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註》魚無足翼。《史記·周本紀》白魚躍入王舟中。《註》馬融曰: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

蠹魚,亦名衣魚,本草生,久藏衣帛及書紙中。

《詩·小雅》象弭魚服。《傳》魚服,魚皮。《陸璣疏》魚服,魚獸之皮也。似猪,東海有之。一名魚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靑,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

《唐書·車服志》初罷龜袋,復給以魚。《遼史·興宗記》試進士於廷,賜馮立等緋衣銀魚。《金史·輿服志》親王佩玉魚,一品至四品佩金魚,以下佩銀魚。

《左傳·閔二年》歸夫人魚軒。《註》以魚皮爲飾。

馬名。《爾雅·釋畜》二目白,魚。《註》似魚目也。《詩·魯頌》有驔有魚。

地名。《左傳·僖二年》齊寺人貂漏師于多魚。

《文十六年》惟裨儵魚,人實逐之。《註》魚,魚復縣,今巴東永安縣。

《晉語》夷鼓,彤魚氏之甥也。《註》彤魚,國名。

姓。《左傳·成十五年》魚石爲左師。《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修魚氏。

與吾同。《列子·黃帝篇》姬,魚語女。《註》姬讀居,魚讀吾。

叶魚羈切,音宜。《徐幹·七喩》大宛之犧,三江之魚。雲鶬水鵠,禽蹯豹胎。胎音怡。

叶語鳩切,音牛。《庾闡詩》煉形去人俗,飄忽乗雲遊。暫憩扶桑隂,忽見東岳魚。

【腌】

腌【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於業切《集韻》又業切《韻會》乙業切,。

《廣韻》於輒切《集韻》憶笈切,。

《廣韻》《集韻》於嚴切,音醃。

《集韻》衣廉切,音淹。義同。

【脍】

膾【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說文》細切肉也。《玉篇》肉細切者爲膾。《釋名》膾,會也。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禮·曲禮》膾炙處外。

《博雅》膾,割也。

《廣韻》魚膾。《詩·小雅》炰龞膾鯉。

《韻會》國名。堯欲伐宗膾。宗膾,小蕃國。《集韻》或从魚。鱠。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刓】

刓【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丸切《集韻》《韻會》《正韻》吾官切,音岏。《說文》剸也。从刀,元聲。一曰齊也。《徐曰》印刓弊。《前漢·韓信傳》刻印刓忍不能予。《註》蘇林曰:刓音刓角之刓,與摶同。手弄角訛,不忍授也。《玉篇》削也。《廣韻》圓削也。《六書故》削去廉隅也。《楚辭·九章》刓方以爲圓。

《集韻》或作㝴。亦作園。《莊子·齊物論》五者园而幾向方矣。《註》角泯鑠也。

通作玩。《前漢·酈食其傳》爲人刻印,玩而不能授。《註》師古曰:韓信傳作刓,此作玩,義各通。

《韻補》叶虞袁切,音元。《白居易詩》危石疊四五,嵬剞且刓。造物者何意,惟在嵓東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