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馀分胙各有序

出自:元代·刘鹗《关武行》

拼音:[jì,zhài][yú][fēn,fèn][zuò][gè,gě][yǒu,yòu][xù]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关西澒洞风尘起,诸将陈兵耀威武。
愿言下教壮军心,揽衣下马东门去。
盈盈野水抱城郭,莽莽寒芜翳沙渚。
沙场筑台高十丈,玉节光临有攸止。
微风不动碧油幢,暗尘轻拂银交椅。
当轩下马一寓目,云鸟鱼丽俱得所。
帐前骏马矫如龙,帐下健儿猛如虎。
五方牙旂按五色,戈戟如林分部伍。
台前独建大将旗,云散天清日当午。
宝刀一挥牛首落,血祭旌旄洒红雨。
命官奏喜得吉卜,士卒喧呼发金鼓。
旷怀浩荡纳乾坤,老气蓊郁生云雾。
祭馀分胙各有序,旨酒盈樽肉登俎。
酒边好语相激昂,世事艰危思共济。
同舟慎勿异秦越,四海相看总兄弟。
愿无争气与争功,要在相欢勿相妒。
上下心同铁石坚,城池势若金汤固。
黄河如带山若砺,当保初心与初誓。
我言剀切因流涕,忠义推之人肺腑。
三军感激各再拜,愿效驱驰报明主。
酒酣跽请献所长,万马争驰置脱兔。
舞剑划若掣电惊,扬旗欻见飞星度。
止齐不愆六七伐,练习初非朝夕故。
花奴技痒争角逐,干盾纷纷向人舞。
将军一笑挽强弓,百步穿杨骇相顾。
固知蒙恬勇无敌,尤信张良素多智。
成都底用说花卿,安西不复歌都护。
曲江江头多壮士,官陂小贼奚足数?会当飞度虎头城,为吊英雄死何苦!生擒贼奴剖心血,洒向忠臣坟上土。
功成扫归献天子,竹帛勋名耀千古。

查看原文

注释

【分胙】祭祀完毕分享祭神之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祭】

祭【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子例切,音霽。《說文》祭祀也。从示,右手持肉。

《尚書·大傳》祭之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於神也。

《孝經·士章疏》祭者,際也,人神相接,故曰際也。詳見《禮·記祭法祭統祭義》諸篇。

《廣韻》《集韻》側界切《韻會》《正韻》側賣切,音債。周大夫邑名。

姓,周公子祭伯,其後爲氏。

【馀】

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說文》語之舒也。《爾雅·釋詁》我也。

四月爲余月。

接余,荇菜也。

《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

姓。由余之後。

《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

《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

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漢陽厥》褒斜作褒余。

叶演女切,音與。《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

【分】

分【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

《增韻》裂也,判也。

《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

《玉篇》隔也。

《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

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

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

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

《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

《唐韻》扶問切《集韻》《韻會》符問切,汾去聲。名分也。《禮·禮運》禮達而分定。

均也,分劑也。《禮·曲禮》分毋求多。

分位也。《漢諸葛亮出師表》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集韻》方問切,紛去聲。均也。《左傳·僖元年》救患分災。

《正韻》府吻切,音粉。《爾雅·釋器》律謂之分。《註》分音粉,律管可以分氣。

《韻補》叶膚容切,音丰。《曹植·七啓》太極之初,渾沌未分。萬物紛錯,與道俱隆。

叶膚眠切,音近徧。《班固·西都賦》九市開場,貨別隊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災字原刻从。

【胙】

胙【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昨誤切《集韻》《韻會》存故切《正韻》靖故切,音祚。《說文》祭福肉也。《爾雅·釋天》夏曰復胙。《疏》胙,祭肉也。以祭之旦日,復陳其祭肉,以賔尸也。《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註》胙,祭肉。《晉語》命公胙侑。《註》胙,賜祭肉也。《史記·周本紀》顯王致文武胙於秦孝公。《註》胙,膰肉也。

《韻會》建置社稷曰胙。

報也。有德之人,必有美報。《左傳·隱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疏》胙,報也。《左傳·襄十四年》王使劉定公賜齊侯命,曰世胙大師,以表東海。《註》胙,報也。

福也。《周語》天地所胙。《註》福也。《揚子·法言》天胙先德,而隕明忒。

位也。《齊語》反胙於絳。《註》反,復也。胙,位也。

胙俎。《周禮·天官·膳夫》凡王祭祀,賔客食,則徹王之胙俎。《註》王與賔客禮食,主人飮食之俎,皆爲胙俎。

地名。《史記·秦始皇紀註》括地志云:古燕國,滑州胙城縣是也。

亭名。《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邢茅胙祭。《註》東郡燕縣西南有胙亭。

國名。《前漢·古今人表》胙侯。《註》周公子。

《集韻》疾各切,音昨。

《五音集韻》則落切,音作。義同。

《集韻》作,古作胙。註詳人部五畫。

【各】

各【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韻會》《正韻》葛鶴切,音閣。《說文》異辭也。从口从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書·湯誥》各守爾典,以承天休。

屠各,北方種落名。《後漢·公孫瓚傳》瓚子續爲屠各所殺。

《字彙補》借作部落之落,見諸葛銅鐺。

《字彙補》引沈括筆談云:又借作洛。《石鼓文》大車出各。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序】

序【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音緒。《爾雅·釋宮》東西牆謂之序。《註》所以序別內外。《疏》此謂室前堂上東廂西廂之牆也。《集韻》或作㘧䦽。

《玉篇》學也。《禮·王制》夏后氏養國老于東序,養庶老于西序。《註》東序,大學,在國中,王宮之東。西序,小學,在西郊。

《明堂位》夏后氏之序也。《孟子》殷曰序。

《玉篇》長幼也。《孟子》長幼有序。

《廣雅》次也。《詩·大雅》序賔以賢。《箋》謂以射中多少爲次第。《周禮·春官·小宗伯》掌四時祭祀之序事。《註》次序之時。

姓。《禮·射義》序點揚觶。《疏》序氏點名也。

《韻會》敘,通作序。《爾雅·序疏》敘此經之旨。孔子作書序,子夏作詩序,故郭氏亦謂之序。

與緒通。《韓愈·貞曜先生墓誌銘》端序則見長而愈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