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鞍沽酒弹箜篌

出自:元代·刘鹗《至正甲申岁,大饥,民多艰食,殍死者相望,盗贼扰扰。予亦缺食,未免作粥以延残喘,因赋食粥歌,以畅此怀》

拼音:[jiě,jiè,xiè][ān][gū][jiǔ][dàn,tán][kōng][hóu]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朝餐一顿粥,暮餐一顿饭。
每当食粥时,未免一长叹。
少年何事不相遭,胡为晚岁方论交。
此时菜蕨各已尽,以糟配尔为嘉殽。
既啖糟,复食粥,却意年当三十六。
笑携省檄上皇州,曾以文章动流俗。
二程祠宇陋且卑,我奋赤手更掣之。
至今穹碑照淮水,碑成秩满游京师。
京师嬉游二十载,铁石忍穷心有在。
声名欻起凤凰池,风云已际鱼龙海。
当时结交多贵人,往往尊我席上珍。
执经或在弟子列,或遣弟子来相亲。
剧谈王道尊礼乐,每激薄俗敦彝伦。
闾阎疾苦详敷陈,亦或一慨眉为颦。
有时华筵湖山下,争挽先生共陶写。
满堂座客尽豪贵,亦知推让宗儒雅。
盈盈珍馐簇金盘,衮衮葡萄浮玉斝。
金钗十二列两行,班班初匪寻常者。
主人行杯极欢笑,竞唱新词誇艳冶。
半酣相恼索题诗,挥毫写向香罗帕。
尊前为我发新声,自以风流望鄙野。
万钱日食固有限,一笑千金绝无价。
放怀满饮鹦鹉杯,何心复恋麒麟画?鹧鸪舞罢月欲上,半掩城门归并马。
等閒高会难具论,酒酣掉臂金马门。
三三五五正少年,乘兴共我歌浮云。
穷冬出使居庸北,骏马稳步龙沙雪。
清霜在鬓冰在须,指冻欲堕饥欲裂。
苦寒不透貂鼠裘,青鼠煖帽方蒙头。
璚田玉界中著我,自是奇士真壮游。
解鞍沽酒弹箜篌,打手刺刺歌鸣讴。
丈夫有志在许国,我自乐此忘羁愁。
连樯海运三百万,署黔楮尾方成卷。
每忧谈笑误王事,朝夕驱驰敢忘勌?湖广文台正乏贤,诸公为买江南船。
汉阳春树晴历历,秦楼夜月明娟娟。
手提文印不半年,首为鄂学归侵田。
蓬山有诏归朝天,锦袍公子偕神仙。
宣文阁静万机暇,时遣中官催进画。
饱聆天语近天光,神揖天香更潇洒。
壮游既倦思还家,堨来庾岭观梅花。
桑麻弦诵各得所,玉堂召我天之涯。
平生所历犹在眼,夜半思之皆梦幻。
盛时不敢忘贫贱,自喜枯肠藜藿惯。
饱食粥,无咨嗟,尔糟尔粥甘如饴。
鸡鸣曳履东家谁,芜蒌曾疗王孙饥。
粥兮粥兮敢尔却,犹胜蕨餈滋味恶。
苟延残喘待秋成,白发春风会如昨。

查看原文

注释

【解鞍】解下马鞍。表示停驻。
【沽酒】1.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2.卖酒。
【箜篌】古代拨弦乐器名。有竖式和卧式两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解】

解【酉集上】【角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佳買切《集韻》《韻會》舉嶰切,其四支也。

《博雅》散也。《玉篇》緩也。《易·解卦註》解,難之散也。《正義》解有兩音,一古買反,謂解難之初。一諧買反,謂旣解之後。故序卦云:解者,緩也。險難解釋,物情舒緩,故爲解也。《前漢·張耳,恐天下解也。《註》謂離散其心也。

《玉篇》釋也。《儀禮·大射禮·解綱註》解,猶釋也。《文心雕龍》百官詢事,則有關刺解諜。解者,釋也。解釋結滯,徵事以對也。

《廣韻》脫也。《禮·曲禮》解屨不敢當階。

《博雅》說也。《史記·封禪書》船交海中,皆以風爲解。《註》皆自解說,遇風不至也。

《廣韻》講也。一曰釋詁也。《禮·經解疏》解者,分析之名。

樂曲解。《古今樂錄》傖歌以一句爲一解,中國以一章爲一解。王僧䖍啓云:古曰章,今曰解。解有多少,當是先詩而後聲也。

《字彙補》削也。《魯語》晉文公解曹地,以分諸侯。

止也。《前漢·五行志》歸獄不解,兹謂追非。

開也。《後漢·耿純傳贊》嚴城解扉。

達也。《莊子·秋水篇》無南無北,奭然四解。

解構,猶閒構也。《後漢·隗囂傳》勿用傍人解構之言。

猶會合煩辱也。《淮南子·俶眞訓》孰肯解構人閒之事,以物煩其性命乎。

道家有尸解術。《史記·封禪書》爲方僊道,形解銷化。《集解》尸解也。《問奇集》《金壷字考》攺音假,非。

梵言目帝羅,此雲解脫。荆溪淨名記,若正用功,解可作古買切。功成日,解應作戸買切。强分二音,亦非。

解解,戟多之貌。《揚子·太經》次七:何戟解解遘。

《集韻》《韻會》下買切《正韻》胡買切,音蟹。義同。

《增韻》物自解散也。《孔安國·尚書序》逃難解散。《註》解音蟹。

《廣韻》曉也。《禮·學記》相說以解。《註》解物爲解,自解釋爲解,是相證而曉解也。《魏志·賈詡傳》太祖與韓遂、馬超戰渭南,問計於詡。對曰:離之而已。太祖曰:解。《註》謂曉悟也。

《博雅》跡也。《爾雅·釋獸》,其跡解。《註》其跡名解。

地名。《左傳·昭二十二年》王師軍於解。《註》洛陽西南有大解、小解。

《史記·甘茂傳》今公與楚解口地。《索隱》秦地名。《正義》解口,猶開口也。

州縣名。《一統志》春秋爲晉之解梁城,戰國屬魏,漢爲解縣,屬河東郡,五代漢始置解州,治解縣,元屬平陽路,明因之。

姓。《廣韻》自唐叔虞食邑于解,後因氏。

複姓。《姓苑》北魏有解枇氏,後攺爲解氏。

《說文》解廌,獸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弄解豸。《註》解豸,似鹿,一角,一名神羊。古者決訟,令觸不直者。唐御史法冠,一名解廌冠,取其能觸邪也。《晉書·輿服志》作獬豸。《王充·論衡》作觟。

與嶰通。嶰谷,谷名。《前漢·律歷志》取竹之解谷。《孟康曰》解,脫也。一說昆侖之北谷名也。

與澥通。《前漢·揚雄傳》江湖之雀,勃解之鳥。

與蟹同。《呂覽·恃君篇》大解、陵魚,大人之居。《山海經》作大蟹。

《唐韻》尸賣切《集韻》《韻會》下解切,蟹去聲。亦判也,散也,曉也,獸也,地名也。

《玉篇》接中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茭解中有變焉,故挍。《註》茭,弓檠也。茭解,謂接中也。

支節也。《前漢·賈誼傳》所排擊剝割,皆衆理解也。《師古註》解,支節也。

與懈同。《詩·大雅》不解于位。《註》解,怠惰也。《禮·月令》民氣解惰。

與邂同。《正字通》解后,卽邂逅,言彼此不期而遇也。《六書正譌》別作邂,非。

《廣韻》古隘切《集韻》《韻會》居隘切《正韻》居拜切,皆去聲。《類篇》除也。一曰聞上也。《韻會》發也。《唐制》進士由鄕而貢曰解額。

《國史補》外府不試而貢者,謂之拔解。《宋史·選舉志》天下之士,屛處山林,令監司守臣解送。

《職官志》入額人一任實滿四年,與解發赴銓。《正字通》凡官司解報、杻解,皆此音。《韻會》讀若懈,非。

與廨同。《玉篇》署也。《商子·墾令篇》高其解舍。《左思·吳都賦》解署棊布。《註》言非一也。

《集韻》口賣切,楷去聲。解垢,詭曲之辭。《莊子·胠篋篇》解垢同異。《音義》又音楷。

叶舉履切,音几。《古詩》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叶居縊切,音記。《楚辭·九章》愁鬱鬱之無快兮,居戚戚而不解。心鞿羈而不開兮,氣繚轉而自締。

叶訖力切,音棘。《詩·魯頌》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叶舉下切,嘉上聲。《僧皎然·題毗沙天王像》憶昔胡兵圍未解,感得此神天之下。《俗書正誤》解从刀、牛。俗从羊作觧,非。廨字原从厂作。

【鞍】

鞍【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6画

《韻會》同鞌。《前漢·李廣傳》令皆下馬解鞍。

【沽】

沽【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夃《唐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水名。《前漢·地理志》沽水出漁陽塞外,東至泉州入海。《水經注》沽河出塞外禦夷鎭西北丹花嶺。

賣也。《論語》求善賈而沽諸。

買也,別作酤。《詩·小雅》無酒酤我。

《廣韻》公戸切《集韻》《韻會》古五切《正韻》公五切,音古。屠沽,賣酒者。《尸子》屠者割肉知牛之多少,則沽者亦知酒之多少也。

略也。《禮·檀弓》杜橋之母喪,宮中無相,以爲沽也。

物之麤惡者曰沽。《周禮·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註》謂功沽上下。《疏》沽謂麤惡者,爲下等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音顧。義同。

【酒】

酒【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子酉切,愀上聲。《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酒,明水也。《禮·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天酒,甘露也。《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官名。《周禮·天官》酒正。《註》酒官之長。《又》女酒。《註》女奴曉酒者。

祭酒,尊稱之號。《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酒旗,星名。《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地名。《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註》邑在河南。

《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註》酒泉,今肅州。

姓。明有酒好德。

人名。《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韻補》叶子小切,音剿。《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叶子與切,音苴。《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弹】

彈【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憚。《玉篇》行丸也。《吳越春秋》彈生於古之孝子。孝子不忍見父母爲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李尤·彈銘》昔之造彈,起意弦木。以彈爲矢,合竹爲樸。

彈丸,喻小也。《史記·虞卿傳》此彈丸之地。

鬼彈。《水經注》永昌郡北山水傍,瘴氣特惡,氣中有物,不見其形,其作有聲,中木則折,中人則害,名曰鬼彈。

《廣韻》徒干切《集韻》《韻會》唐干切《正韻》唐闌切,音檀。《廣韻》射也。《集韻》彈丸射也。《左傳·宣二年》晉靈公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

擊也。《史記·孟嘗君傳》馮驩彈其劒而歌。

《韻會》鼓爪曰彈。《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史記·五帝紀》舜彈五絃之琴。

《廣韻》糾也。《增韻》劾也。《周禮·地官·里宰註》街彈之室。《疏》漢時在街置室,檢彈一里之民。《後漢·史弼傳》州司不敢彈糾。

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句兵欲無彈。《註》句兵,戈戟屬。彈謂掉也。

彈棊。《西京雜記》成帝好蹴踘,羣臣以爲勞。帝曰:可擇似而不勞者奏之。家君作彈棊以獻。

叶徒沿切,音田。《陸機·文賦》抱景者咸叩,懷響者必彈。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以討源。

字。

【箜】

箜【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空。箜篌,樂器。《史記·武帝紀》禱祠泰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箜篌瑟,自此起。《釋名》箜篌,師延所作。靡靡之樂,空國之侯所存也。《風俗通》箜篌,一曰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事物紀原》箜篌,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三絃,抱於懷中,兩手齊奏之,謂之擘。《樂府·解題》漢武滅南粵,祠太乙、后土,令樂工侯暉依琴造坎,言坎坎應節也。坎或作贛。侯,工人之姓。因名坎侯,後譌爲箜篌。

《篇海》籃也。

【篌】

篌【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戸鉤切《集韻》《韻會》胡溝切《正韻》胡鉤切,。

相关诗句
白发春风会如昨 苟延残喘待秋成 犹胜蕨餈滋味恶 粥兮粥兮敢尔却 芜蒌曾疗王孙饥 鸡鸣曳履东家谁 尔糟尔粥甘如饴 无咨嗟 饱食粥 自喜枯肠藜藿惯 盛时不敢忘贫贱 夜半思之皆梦幻 平生所历犹在眼 玉堂召我天之涯 桑麻弦诵各得所 堨来庾岭观梅花 壮游既倦思还家 神揖天香更潇洒 饱聆天语近天光 时遣中官催进画 宣文阁静万机暇 锦袍公子偕神仙 蓬山有诏归朝天 首为鄂学归侵田 手提文印不半年 秦楼夜月明娟娟 汉阳春树晴历历 诸公为买江南船 湖广文台正乏贤 朝夕驱驰敢忘勌 每忧谈笑误王事 署黔楮尾方成卷 连樯海运三百万 我自乐此忘羁愁 丈夫有志在许国 打手刺刺歌鸣讴 解鞍沽酒弹箜篌 自是奇士真壮游 璚田玉界中著我 青鼠煖帽方蒙头 苦寒不透貂鼠裘 指冻欲堕饥欲裂 清霜在鬓冰在须 骏马稳步龙沙雪 穷冬出使居庸北 乘兴共我歌浮云 三三五五正少年 酒酣掉臂金马门 等閒高会难具论 半掩城门归并马 鹧鸪舞罢月欲上 何心复恋麒麟画 放怀满饮鹦鹉杯 一笑千金绝无价 万钱日食固有限 自以风流望鄙野 尊前为我发新声 挥毫写向香罗帕 半酣相恼索题诗 竞唱新词誇艳冶 主人行杯极欢笑 班班初匪寻常者 金钗十二列两行 衮衮葡萄浮玉斝 盈盈珍馐簇金盘 亦知推让宗儒雅 满堂座客尽豪贵 争挽先生共陶写 有时华筵湖山下 亦或一慨眉为颦 闾阎疾苦详敷陈 每激薄俗敦彝伦 剧谈王道尊礼乐 或遣弟子来相亲 执经或在弟子列 往往尊我席上珍 当时结交多贵人 风云已际鱼龙海 声名欻起凤凰池 铁石忍穷心有在 京师嬉游二十载 碑成秩满游京师 至今穹碑照淮水 我奋赤手更掣之 二程祠宇陋且卑 曾以文章动流俗 笑携省檄上皇州 却意年当三十六 复食粥 既啖糟 以糟配尔为嘉殽 此时菜蕨各已尽 胡为晚岁方论交 少年何事不相遭 未免一长叹 每当食粥时 暮餐一顿饭 朝餐一顿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