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宁据胜开

出自:明代·安希范《朱君采侍御青莲居》

拼音:[táng][níng,nìng,zhù][jù,jū][shèng][kāi]

平仄:平平平仄平

夙闻苕霅间,山水多清远。
讵意阛阓侧,蓬瀛忽在眼。
偶乘一叶舟,沿洄恣游衍。
轻飙偃菰芦,微波荡菱芡。
丛篁雄灌木,森蔚盘回转。
中有伊人居,列户抗遥巘。
堂宁据胜开,楼榭随宜建。
高阁俯乔林,群峰历可辨。
凭栏耳目旷,隐几缥缃展。
时报黄鹤驾,閒诵青华简。
客至辄披襟,开尊出丰膳。
论世谈既雄,参微语尤隽。
廿载忝交契,老至弥缱绻。
余兹将卜邻,栖托计非舛。
更藉地主贤,早为择所善。

查看原文

字义

【堂】

堂【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坣㙶《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說文》殿也。正寢曰堂。《釋名》高顯貌。《演義》當也,謂當正向陽之宇也。《詩·豳風》躋彼公堂。

明堂,王者朝諸侯之宮。《禮·明堂位》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也。《前漢·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

堂室。《爾雅·釋宮》古者有堂,自半巳前虛之,謂之堂,半巳後實之,謂之室。

官署。《漢官儀》黃門有畫堂之署,中書省玉堂。《揚雄·解嘲》歷金門,上玉堂。今翰林院亦曰玉堂。《唐書·百官志》初三省議事于門下之政事堂,其後裴炎遷于中書省。

戸部有考堂,天下歲會計處。

《吳郡國志》郡太守堂,乃春申君子假君之故宅。數失火,以雌黃塗之乃止,故郡治曰黃堂。《呂氏春秋》宓子賤鳴琴而單父治,故縣治曰琴堂。

堂堂,盛也,正也。《論語》堂堂乎張也。《淮南子·兵略訓》堂堂之陣又衆笑曰哄堂。《因話錄》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一人知雜事,名雜端。公堂會食皆絕笑,左右不可忍,雜端笑而三堂皆笑,遂謂哄堂。

佛堂曰鴈堂。《釋氏要覽》毗舍離爲佛作堂,形如鴈字,因名。文巫祭。《周禮·春官》男巫冬堂,贈無方無算。《註》冬歲之窮,設祭于堂,贈送萬鬼也。

地名。《詩·鄘風》望楚與堂。《註》楚,楚丘。堂,丘之旁邑。

山之寬平處曰堂。《詩·秦風》終南何有,有紀有堂。

姓。《韓詩外傳》堂衣若扣孔子之門。

複姓。漢儒高堂生,唐貞觀詔從祀。

叶徒紅切,音同。《屈原·九歌》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

【宁】

宁【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展呂切,音佇。《爾雅·釋宮》門屛之閒謂之宁。《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註》門內屛外,人君視朝所宁立處。

《集韻》通作著。《詩·齊風》俟我于宁乎而。今作著。

《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正韻》音除。義同。

《說文》宁辨積物也。象上隆四周之形。○按積物,與《爾雅》正意相背。《韻會》六麌分註。

【据】

据【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居。《說文》戟挶也。《詩·豳風箋》韓詩云:口足爲事曰拮据。

《集韻》《韻會》《正韻》居御切,音據。手病也。

與據通。《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參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一,旁則三摹九据,極之七百二十九贊,亦自然之道也。《註》据,今據字,猶位也,處也。

《酷吏傳贊》趙禹据法守正。

《司馬相如·大人賦》据以驕騖。《註》張揖云:据,直項也。(據)《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御切,音鋸。《說文》杖持也。《論語》據於德。

《廣韻》依也。《易·困卦》困于石,據于蒺藜。《詩·邶風》亦有兄弟,不可以據。《左傳·僖五年》享祀豐潔,神必據我。《註》據猶安也。

引也,援也。《爾雅疏序》事有隱滯,援據徵之。

按也。《禮·玉藻》君賜稽首據掌,致諸地。《疏》覆左手按於右手之上也。《老子·道德經》猛獸不據。《註》以爪按拏曰據。

拒守也。《史記·趙奢傳》先據北山上者勝。

姓。明宣德漏刻博士據成。

《集韻》其踞切,音遽。有形之貌。與莊子覺則蘧蘧然之蘧同。

《史記註》訖逆切,音戟。《呂后紀》見物如蒼犬,據高后掖。

叶求於切,音蘧。《史記·龜筴傳》事有所疾,亦有所徐。物有所拘,亦有所據。通作据。見据字註。

【胜】

胜【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說文》犬膏臭也。从肉,生,意兼聲。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飯胜而苴熟。《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雞膏也。說文作胜,云:犬膏臭也。

《集韻》七正切,音婧。《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胜遇。《註》音姓。

新佞切,音性。與腥同。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

《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餼肉也。

【开】

開【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

《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

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

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

《韻會》條也。

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心或開予。《註》開,謂諫爭有所發起。

星名。《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註》春秋運斗極云:斗第六開陽。

《集韻》州名。本漢朐䏰縣地,後魏置開州鎭。

縣名。《史記·高祖紀》與偕攻開封。

《功臣年表》開封侯陶舍。《註》縣名。屬河南。

《集韻》人名。《左傳·襄二十三年》曹開御戎。《註》齊臣。

《韻會》姓也。

《集韻》通作闓。詳闓字註。

《集韻》輕煙切,音牽。山名。在雍州。通作汧。

《韻補》叶音虧。《謝惠連·擣衣篇》盈篋自余手,幽緘君開。腰帶準疇昔,不知今是非。

叶音欺。《左思·蜀都賦》宣化之闥,崇禮之闈。華闕雙邈,重門洞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