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蛇狼狈商与工

出自:近现代·林庚白《呜呼吾安往兮和礼锡》

拼音:[wěi,wēi][shé,yí][láng][bèi][shāng][yǔ,yù,yú][gō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呜呼吾安往兮吾其东,扶桑之水可以濯我胸。
我欲一蹴落日红,尽驱武士亲劳农。
尽收三阪之金银钢铁铜。
日本中华本弟兄,胡为兵革犹汹汹。
少壮之欲方无穷,重臣元老两耳聋。
委蛇狼狈商与工,财赋已竭聚敛充。
军兴十室今九空,望夫思子多妇翁。
相煎萁豆使我心仲仲。
孰云久战中国必无倖,我如百足之虫彼狂童。
彼又如暴富之家婴灾凶。
浅者但闻飞机大炮唐克之车声隆隆。
危疑恐惧震厥躬。
安得一朝紫气生日宫,百万铁锤镰刀之众歌其中。
东方携手车书同,炎黄之裔大和风。
青天白日之旗扬苍穹,樱花之下大醉倾千钟。
呜呼吾安往兮吾其南,太平洋之风浩浩天蔚蓝。
殖民之地皆我土,夷为法属英属荷属时两三。
更有菲律宾海南岛遥为东方门户之守监。
高鼻群胡丰其颔,中华人民舌已钳。
远东争霸此可探,诛求将护如养蚕。
又如奔马遭羁衔,动多不平情岂甘。
民亦劳止金在函,棕榈椰橡胜祀楠。
树木乃以供贪婪,但望祖国生奇男。
神武能举夷狄戡,近闻禦寇争负担。
富者劳者靳与骖,有民如此使饮酖。
卧塌熟睡他人酣,至今倭贼犹眈眈。
群公念之何以堪,我肠自热我怀惭。
我口肯似金人缄,我欲出之水火闻者疑狂憨。
呜呼吾安往兮吾其西,欧洲阻海喧鲸鲵。
枭雄豪猾长相睽,以邻为壑龟在泥。
七十老翁穷笑啼,连鸡之势难俱栖。
波兰走廊上天梯,从横无已征马嘶。
不能事楚当事齐,进退终为触藩羝。
捷克殷鉴近可稽,今日之世惟是俯仰于史达林希特勒莫索里尼。
近东有土耳其与提携,濒海以西班牙为町畦,谁能更于北美以外筑亿万万里黄金之长堤。
美人螓首手柔荑,挟弹年少争相窥。
香多终见麝焚脐,那有世外桃源蹊。
我恐地球如玻瓈,雷霆一击粉碎而离披。
夜气所召岂苟免,质胜物极观其倪。
据乱遍地多蒺藜,我欲歌之心惨凄。
呜呼吾安往兮吾其前,中华健儿在幽燕。
亦在两河三晋百粤江淮之山川。
游击神勇万众传,海军死绥谁则怜。
黄埔子弟拔帜先,矫捷师旅数川滇。
红军能以正为偏,制敌孙郎如有权。
宁为玉碎无瓦全,再接再厉常摧坚。
慰劳来者张其拳,我欲从之心茫然。
用短杀贼非所贤,口说差堪逐少年。
不然飞书草檄宣,我为健儿歌一篇。
我为健儿广播铙歌于大千,摩崖我有笔如椽。
临流顾影犹翩翩,微恨鬓脚二毛骈。
平生飞腾欲上天,前乎前乎奈何淹市廛,不闻炮火闻管弦。
呜呼东西南北靡所骋,欲前又恐路多梗。
呜呼吾安往兮吾其留,自冬徂夏天如愁。
雾如屏障雨无休,赤日剥肤如在囚,山林城市宜冥搜。
有时也使人意柔,坡行往往出野趣。
树阴一绿皆田畴,得晴能游明我眸。
佳辰有几惟春秋,果木不大毋苛求。
广柑甜美无或侔,酒酣可以润我喉。
流亡册万来他州,中人俯仰常有忧。
豪强之家歌舞犹,离车兵气杂牛溲。
飞贼不来习愈偷,閒人侈口腾众咻。
胜则惊疑败掉头,此辈曾未浊流投。
一官旅退閒我谋,半菽支撑二年周。
亦云官大我欲羞,大人虎变今巢鸠。
邦陋到眼盾与矛,伤哉刍豆羁骅骝。

查看原文

注释

【委蛇】1.亦作"委虵"。亦作"委"。 2.绵延屈曲貌。 3.曲折行进貌。 4.迂远貌。 5.雍容自得貌。 6.随顺﹑顺应貌。 7.神话传说中的蛇。 8.草名。委蛇(wēiyí) : 1.同“逶迤”。斜行;曲折前进: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 2.随便应付;随顺:虚与委蛇|与物委蛇,而同其波。 3.雍容自得的样子: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狼狈】传说狈是一种兽,前腿特别短,走路时要趴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所以用‘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十分~ㄧ今天外出遇到大雨,弄得~不堪。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委】

委【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於詭切《集韻》《韻會》鄔毀切,音骫。任也,屬也。《莊子·知北遊》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子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左傳·昭元年》徐吾犯之妹美,公孫黑强委禽焉。

頓也。《唐書·杜遜能傳》書詔雲委。《蘇頲傳》詔書塡委。

棄置也。《孟子》委而去之。

本曰原,末曰委。《禮·學記》或原也,或委也。

端委,禮衣。《左傳·昭元年》劉子謂趙孟曰:吾與子弁冕端委。

宛委,山名,在會稽東南。《汲冢周書》禹登宛委山,發金之書,得通水之理。

姓。《風俗通》太原太守委進。

《集韻》於僞切,音萎。委積牢米薪蒭之總名。少曰委,多曰積,委積以待施惠。

籠貨物之府。漢少府有屬官,郡置轉輸,開委府于京師,以籠貨物。

《廣韻》於爲切《集韻》邕危切,音逶。雍容自得之貌。《詩·召南》委蛇委蛇。《鄘風》委委佗佗。《說文》委,隨也。从女从禾。《徐鉉曰》曲也。从禾垂穗,委曲之貌。

【蛇】

蛇【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食遮切,音茶。《集韻》《韻會》時遮切,音闍。毒蟲也。《左傳·莊十四年》內蛇與外蛇鬭。《疏》蛇,北方水物。《酉陽雜俎》蛇,有水、草、木、土四種。《爾雅翼》蛇,草居,常飢,每得食稍飽,輒復蛻殻,冬輒含土入蟄,及春出蟄則吐之。《埤雅》牛以鼻聽,蛇以眼聽。

《莊子·達生篇》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註》委蛇,泥鰌。

星名。《左傳·襄二十八年》蛇乗龍。《註》蛇,武之宿,虛、危之星。《晉書·天文志》騰蛇二十二星,在營室北,天蛇也。

地名。《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隨西有斷蛇丘。《註》卽銜珠之蛇。

姓。《通志·氏族略》姚萇,蛇后,南安人。

有建武將軍蛇元,望出鴈門。

《廣韻》弋支切,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

《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徒河切,音駝。《張衡·西京賦》感河馮,懷湘娥,驚蛧蜽,憚蛟蛇。

委蛇之蛇,亦叶音駝。《古音攷》《陸機·答賈謐詩》:我求明德,濟同以和。魯公戾止,兗服委蛇。

《集韻》陳知切,音馳。地名。《春秋傳》盟于毆蛇,《公羊傳》作毆虵,與曲池同。

《字彙補》以遮切,音耶。《集韻》關中謂毒蟲曰蛇。《韻會》本作它,湯河切。《說文》它,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託何切。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佩觿》蛇字從也,誤。

【狼】

狼【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說文》似犬,銳頭白頰,高前廣後。从犬,良聲。《埤雅》狼大如狗,靑色,作聲諸竅皆沸,善逐獸。里語曰:狼卜食。狼將遠逐食,必先倒立以卜所向,故獵師遇狼輒喜。狼之所嚮,獸之所在也,其靈智如此。古之烽火用狼糞,取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爾雅·釋獸》狼,牡貛,牝狼。《註》牡名貛,牝名狼,辨狼之種類也。《詩·齊風》竝驅從兩狼兮。《周禮·天官·獸人》冬獻狼。《註》狼膏聚,聚則溫。

狼藉。《孟子》樂歲粒米狼戾。《註》狼戾,猶狼藉也。

《周禮·秋官》條狼氏。《註》條,當爲滌器之滌。狼狼扈道上。《疏》狼狼扈道上者,謂不蠲之物在道,猶今言狼藉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東有大星曰狼。狼角變色,多盜賊。

《律書》西至於狼。狼者,言萬物可度量。斷萬物故曰狼。

《杜篤·論都賦》寥狼邛莋。《註》寥狼,猶擥擾也。

地名。《左傳·文九年》楚子師於狼淵,以伐鄭。《史記·秦本紀》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

白狼縣,屬右北平郡。臯狼縣,屬西河郡。皆見《前漢·地理志》。

《後漢·明帝紀》西南夷白狼動黏諸種,前後慕義貢獻。

草名。《爾雅·釋草》孟狼尾。《註》似茅,今人亦以覆屋。

姓。《左傳·文二年》狼瞫取戈以斬囚。

《集韻》里黨切。音朗。狼犺,獸名。似猴。

郁狼,漢侯國。《韋昭曰》屬魯。狼音盧黨反。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集韻》《韻會》郞宕切,音浪。博狼,地名。在陽武。《前漢·張良傳》秦皇帝東遊,至博狼沙中《註》師古曰:狼音浪。◎按史記本作浪。

【狈】

狽【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博蓋切,音貝。《玉篇》狼狽也。《集韻》獸名。狼屬也。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相附而行,離則顚,故猝遽謂之狼狽。《後漢·儒林傳》狼狽折札之命。

【商】

商【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觴。《說文》从外知內也。从㕯,章省聲。《廣韻》度也。《易·兌卦》九四,商兌未寧。《註》商,商量,裁制之謂也。《禮·曲禮》槀魚曰商祭。《註》商猶量也。《疏》祭用乾魚,量度燥濕,得中而用之也。

《玉篇》五音,金音也。《禮·月令》其音商。《註》商數七十二,屬金者以其濁次宮,臣之象也。秋氣和,則商聲調。《前漢·律歷志》商之爲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白虎通》商者,强也。《梁元帝·纂要》秋曰素商,亦曰高商。

《說文》行賈也。《易·復卦》商旅不行。《周禮·天官·大宰》九職,六曰商賈,阜通貨賄。《註》行曰商,處曰賈。《廣韻》本作。俗作啇,非。

《集韻》刻也。《詩·齊風·東方未明疏》尚書緯謂刻爲商。《儀禮·士昏禮註》鄭目錄云:日入三商爲昏。《疏》馬氏云:日未出,日沒後,皆二刻半,云三商者,據整數言也。《正字通》商,乃漏箭所刻之處。古以刻鐫爲商,所云商金,商銀是也。刻漏者,刻其痕以驗水也。

《廣韻》張也,又降也,又常也。

國名。《詩·商頌譜》商者,契所封之地。《疏》鄭以湯取契之所封以爲代號也,服虔王肅則不然。襄九年左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服虔云:相土契之孫居商丘,湯以爲號。

書序王肅註亦云:然契之封商見於書傳史記中,其文甚明。經典之言商者,皆單謂之商,未有稱商丘者,又相土之于殷室,非王迹所因,何當取其所居,以爲代號也。

地名。《左傳·僖二十五年》楚克屈禦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

《春秋·襄二十一年》會于商任。

《戰國策》高商之戰。

州名。《廣韻》卽古商國,後魏置洛州,周爲商州,取商於地爲名。《戰國策》衞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爲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史記·張儀傳》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註》商州有古商城,其西二百餘里有古於城。

商陵,漢侯國,在臨淮。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商瞿商澤。

《諡法》昭功寧民曰商。

與謫通。《荀子·儒效篇》謫德而定次。《註》謫與商同。

《集韻》諸良切,音章。度也。《書·費誓》我商賚汝。《釋文》商如字,徐音章。

【与】

与【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正韻》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和也。《戰國策》內猶亂,與猶和也。

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姓。

《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工】

工【寅集中】【工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公。《說文》巧飾也,象人有䂓榘也。《廣韻》巧也。《玉篇》善其事也。《詩·小雅》工祝致告。《傳》善其事曰工。《疏》工者巧於所能。

《玉篇》官也。《書·堯典》允釐百工。

共工,官名。《書·堯典》共工方鳩僝功。

《韻會》匠也。《禮·曲禮》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周禮·冬官考工記》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

《正韻》事任也。《書·臯陶謨》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集傳》庶官所治,無非天事。

射工,蟲名。《博物志》射工蟲口中有弩形,氣射人影,隨所著處發瘡。

通作功。《魏志·管輅傳註》輅弟辰曰:與輅辨人物,析臧否,說近義,彈曲直,拙而不功也。

相关诗句
伤哉刍豆羁骅骝 邦陋到眼盾与矛 大人虎变今巢鸠 亦云官大我欲羞 半菽支撑二年周 一官旅退閒我谋 此辈曾未浊流投 胜则惊疑败掉头 閒人侈口腾众咻 飞贼不来习愈偷 离车兵气杂牛溲 豪强之家歌舞犹 中人俯仰常有忧 流亡册万来他州 酒酣可以润我喉 广柑甜美无或侔 果木不大毋苛求 佳辰有几惟春秋 得晴能游明我眸 树阴一绿皆田畴 坡行往往出野趣 有时也使人意柔 山林城市宜冥搜 赤日剥肤如在囚 雾如屏障雨无休 自冬徂夏天如愁 呜呼吾安往兮吾其留 欲前又恐路多梗 呜呼东西南北靡所骋 不闻炮火闻管弦 前乎前乎奈何淹市廛 平生飞腾欲上天 微恨鬓脚二毛骈 临流顾影犹翩翩 摩崖我有笔如椽 我为健儿广播铙歌于大千 我为健儿歌一篇 不然飞书草檄宣 口说差堪逐少年 用短杀贼非所贤 我欲从之心茫然 慰劳来者张其拳 再接再厉常摧坚 宁为玉碎无瓦全 制敌孙郎如有权 红军能以正为偏 矫捷师旅数川滇 黄埔子弟拔帜先 海军死绥谁则怜 游击神勇万众传 亦在两河三晋百粤江淮之山川 中华健儿在幽燕 呜呼吾安往兮吾其前 我欲歌之心惨凄 据乱遍地多蒺藜 质胜物极观其倪 夜气所召岂苟免 雷霆一击粉碎而离披 我恐地球如玻瓈 那有世外桃源蹊 香多终见麝焚脐 挟弹年少争相窥 美人螓首手柔荑 谁能更于北美以外筑亿万万里黄金之长堤 濒海以西班牙为町畦 近东有土耳其与提携 今日之世惟是俯仰于史达林希特勒莫索里尼 捷克殷鉴近可稽 进退终为触藩羝 不能事楚当事齐 从横无已征马嘶 波兰走廊上天梯 连鸡之势难俱栖 七十老翁穷笑啼 以邻为壑龟在泥 枭雄豪猾长相睽 欧洲阻海喧鲸鲵 呜呼吾安往兮吾其西 我欲出之水火闻者疑狂憨 我口肯似金人缄 我肠自热我怀惭 群公念之何以堪 至今倭贼犹眈眈 卧塌熟睡他人酣 有民如此使饮酖 富者劳者靳与骖 近闻禦寇争负担 神武能举夷狄戡 但望祖国生奇男 树木乃以供贪婪 棕榈椰橡胜祀楠 民亦劳止金在函 动多不平情岂甘 又如奔马遭羁衔 诛求将护如养蚕 远东争霸此可探 中华人民舌已钳 高鼻群胡丰其颔 更有菲律宾海南岛遥为东方门户之守监 夷为法属英属荷属时两三 殖民之地皆我土 太平洋之风浩浩天蔚蓝 呜呼吾安往兮吾其南 樱花之下大醉倾千钟 青天白日之旗扬苍穹 炎黄之裔大和风 东方携手车书同 百万铁锤镰刀之众歌其中 安得一朝紫气生日宫 危疑恐惧震厥躬 浅者但闻飞机大炮唐克之车声隆隆 彼又如暴富之家婴灾凶 我如百足之虫彼狂童 孰云久战中国必无倖 相煎萁豆使我心仲仲 望夫思子多妇翁 军兴十室今九空 财赋已竭聚敛充 委蛇狼狈商与工 重臣元老两耳聋 少壮之欲方无穷 胡为兵革犹汹汹 日本中华本弟兄 尽收三阪之金银钢铁铜 尽驱武士亲劳农 我欲一蹴落日红 扶桑之水可以濯我胸 呜呼吾安往兮吾其东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