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乐弦歌宴

出自:唐代·储光羲《苏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见赠作》

拼音:[yú,tōu][lè,yuè,yào,lào][xián][gē][yàn]

平仄:平仄平平仄

庆门叠华组,盛列钟英彦。贞信发天姿,文明叶邦选。
为情贵深远,作德齐隐见。别业在春山,怀归出芳甸。
逖听多时友,招邀及浮贱。朝沿霸水穷,暮瞩蓝田遍。
百花照阡陌,万木森乡县。涧净绿萝深,岩暄新鸟转。
依然造华薄,豁尔开灵院。淹留火禁辰,愉乐弦歌宴
肃肃列樽俎,锵锵引缨弁。天籁激微风,阳光轹奔箭。
以兹小人腹,不胜君子馔。是日既低迷,中宵方眄眩。
枕上思独往,胸中理交战。碧云暗雨来,旧原芳色变。
欢然自此绝,心赏何由见。鸿濛已笑云,列缺仍挥电。
忽与去人远,俄逢归者便。想像玉泉宫,依稀明月殿。
峰峦若登陟,水木以游衍。息心幸自忘,点翰仍留眷。
恨无荆文璧,以答丹青绚。

查看原文

注释

【愉乐】欢乐。
【弦歌】用琴瑟等伴奏歌唱: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弦歌之声在浩荡地激扬着。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愉】

愉【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音腴。从心兪聲。《玉篇》悅也,顏色樂也。《禮·祭義》必有愉色。《論語》愉愉如也。《註》愉愉,和悅之貌。

《爾雅·釋詁》樂也。《詩·唐風》他人是愉。《註》安閒之樂也。

《爾雅·釋詁》服也。《註》謂喜樂而服從也。

懌也。《前漢·安世房中歌》高賢愉愉民所懷。《註》愉愉,懌也。《集韻》或作婾。

與愈通。詳愈字註。

《集韻》《韻會》他侯切,音偸。《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俗敎安,則民不愉。《註》愉,音偸,謂朝不謀夕也。《疏》偸,苟且也。

勇主切,音窳。《爾雅·釋詁》勞也。《註》含或作窳。《疏》愉,懶也。郭璞曰:勞苦者多懶愉也。

叶員丘切,音尤。《張衡·東京賦》敬愼威儀,示民不偸。我有嘉賔,其樂愉愉。◎按《說文》愉訓薄援,恌爲愉,皆不合經解。

【乐】

樂【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岳。《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書·舜典》夔,命女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易·豫卦》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禮·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

鐘鼓、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孝經》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姓。《左傳》晉大夫樂王鮒,《戰國策》燕樂毅。複姓。《孟子》樂正裘。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喜樂也。《通論》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易·繫辭》樂天知命。《孟子》與民同樂。

《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召切,音療。《詩·陳風》可以樂飢。毛音洛,鄭音療。

《集韻》《韻會》《正韻》魚敎切。《論語》仁者樂山。

益者三樂。

《韻補》盧谷切,音祿。《太公·下略》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班固·東都賦》食舉雍徹,太師奏樂,陳金石,布絲竹。

《唐韻》魯刀切,音勞。《廣韻》伯樂相馬。一作博勞。

【弦】

弦【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正韻》戸田切《集韻》《韻會》戸千切,音賢。《說文》弓弦也。从弓,象絲軫之形也。《儀禮·鄕射禮》有司左執弣,右執弦而授弓。

半月曰弦。《釋名》弦,半月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前漢·律歷志》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歷,晦朔弦望皆最密。

國名。《春秋·僖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黃。《註》弦國在弋陽軑縣東南。

姓。《廣韻》風俗通云:弦子後。《左傳·僖二十三年》鄭商人弦高。《哀四年》齊乞弦施救范氏。《哀十一年》使問弦多以琴。

脈數曰弦。《史記·倉公傳》脈長而弦。

弦蒲,弦中,皆地名。《前漢·地理志》正西曰雍州,藪曰弦蒲。《註》在汧縣,又雍州山北有蒲谷鄕弦中谷。

與絃通。《禮·文王世子》春誦夏弦。《樂記》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

【歌】

歌【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可哥《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柯。《說文》詠也。《徐曰》長引其聲以詠也。《釋名》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草木有柯葉也。《揚子·方言》兗冀言歌,聲如柯。《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正義曰》直言不足以申意,故令歌詠其詩之義以長其言。《禮·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又》歌之爲言也,長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

曲合樂也。《詩·魏風》我歌且謠。《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疏》正義曰:謠旣徒歌,則歌不徒矣,故曰曲合樂曰歌。歌謠對文如此,散則歌爲總名,未必合樂也。

《韓詩·章句》有章曲曰歌,無曰謠。

《古樂府註》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楚歌曰豔。奏樂曰登歌,曰升歌。

鐘名。《左傳·襄十一年》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

山名。《廣輿記》歌山,在廣西平樂府富川縣。

朝歌,地名,紂所都也。漢爲縣,屬河內郡。見《前漢·地理志》。

叶古賀切,音過。《左貴·晉元后誄》內敷隂敎,外毗陽化。綢繆庶政,密勿夙夜。恩從風翔,澤隨雨播。中外禔福,遐邇詠歌。說見《顏氏·刊謬正俗》。

叶居之切,音姬。《屈原·遠遊》張樂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叶斤於切,音居。《柳宗元·饒娥。

【宴】

宴【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音燕。《說文》安也。从宀妟聲。《爾雅·釋訓》宴宴,居息也。《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詩·衞風》總角之宴,言笑晏晏。《註》言總角之時,與爾宴樂言笑也。

宴饗。古者饗爲盛禮,或饗而不宴,或宴而不饗。《左傳·宣十六年》王饗有體薦,宴有折俎。《註》饗則半解其體而薦之,宴則體解節折,升之於俎,使皆可食,所以示慈惠也。

《集韻》通作燕。《詩·小雅》以燕樂嘉賔之心。《註》燕安也。

叶於旰切,音案。《班固·西都賦》殊形詭制,每各異觀。乗茵步輦,惟此息宴。觀去聲。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