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荣襁褓

出自:清代·慕昌溎《左太冲咏史》

拼音:[zhū,shú][zǐ][róng][qiǎng][bǎo]

平仄:平仄平仄仄

赫赫金、张势,朱紫荣襁褓
峨峨许、史庐,高台连曲沼。
扬雄独不达,著书摅怀抱。
伟哉身后名,文章传八表。
倚桐始生时,见困于蒿草。
及其凌云霓,倾枝巢凤鸟。
奇材有迍邅,天命苦不早。
鲲鹏异鸴鸠,知年有大小。

查看原文

注释

【朱紫】1.红色与紫色。 2.《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后因以"朱紫"喻正与邪﹑是与非﹑善与恶。 3.比喻辞采。 4.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谓朱衣紫绶,即红色官服,紫色绶带。指供职高位。 5.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谓红色﹑紫色官服。
【襁褓】1.亦作"襁緥"。亦作"襁葆"。 2.葆,通"褓"。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 3.葆,通"褓"。借指婴幼儿。 4.葆,通"褓"。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朱】

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韻會》鐘輸切《正韻》專於切,音珠。《說文》赤心木,松柏之屬。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記其心。徐曰:木之爲物,含陽於內,南方之火所自藏也。

《山海·西荒經》蓋山之國有樹,赤皮,名朱木。

朱赤,深纁也。《詩·豳風》我朱孔陽。《註》謂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

朱儒,短小之稱。《左傳·襄四年》臧武仲敗於邾。國人誦之曰: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或作侏儒。

姓。《統譜》顓頊之後封邾,後爲楚滅,子孫去邑爲朱。

望出吳郡。

《集韻》慵朱切,音殊。朱提,縣名。《前漢·地理志》屬犍爲郡。

【紫】

紫【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將此切《集韻》蔣氏切,音呰。《說文》帛靑赤色。《釋名》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郉昺疏》紫,北方閒色。《又》惡紫之奪朱也。《何晏註》紫,閒色之好者。

水名。《史記·司馬相如傳》紫淵在其北。《註》文穎曰:西河穀羅縣有紫澤,其水紫色。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同孳。《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註》紫,與孳同。柔弱之貌。

【荣】

榮【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永兵切《集韻》《正韻》于平切《韻會》於營切,音營。《說文》桐木也。見桐字註。

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禮·喪大記》升自東榮,降自西北榮。《註》榮屋翼也。

榮華。《爾雅·釋草》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

《淮南子·時則訓》秋行夏令爲華,行春令爲榮。

榮者,辱之反。《老子·道德經》知其榮,守其辱。

人以血爲榮,以氣爲衞。《內經》榮衞不行,五臟不通。

《諡法》寵祿光大曰榮。

州名。《前漢·地理志》屬犍爲郡,唐置榮州。

杜榮,草也。《爾雅》莣,杜榮。註似茅,皮可以爲繩索履屩。

姓。《史記·聖門弟子傳》榮旂。《莊子》榮啓期。

《集韻》維傾切,音營。義同。

叶以中切,音融。《越絕書》種留封侯,不知令終。二賢比德,種獨不榮。《楊愼云》東韻宜收榮字。

叶爲命切,音詠。《揚雄·太經》宗其高年,鬼待敬也。牽羊于叢,不足榮也。鼎血之蕕,信王命也。

【襁】

襁【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居兩切《集韻》舉兩切,音鏹。《玉篇》襁褓,負兒衣也。《論語》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何晏註》負者以器曰襁。《疏》《博物志》云:襁織縷爲之,廣八寸,長丈二,以約小兒於背。《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繫郡邸獄。《李奇註》襁,絡也,以繒布爲之,絡負小兒。《師古註》卽今小兒繃也。《六書正譌》通作繦,非。襁字从強作。

【褓】

褓【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音保。《玉篇》小兒衣也。《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繫郡邸獄。《李奇註》褓,小兒大藉也。《孟康註》小兒被也。

通葆。《史記·魯世家》成王少在襁葆之中。《索隱》襁褓,古字少,假借用之。

通保。《封禪書》業隆于襁保。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