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试验自然成

出自:近现代·林散之《浣溪纱二首 其二 答子退》

拼音:[nài][xīn][shì][yàn][zì][rán][chéng]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君知用墨如调羹,调色尤宜猛火烹,耐心试验自然成
紫绿丹黄浓夹淡。
酸咸苦辣熟兼生,个中滋味易牙精。

查看原文

注释

【耐心】1.不急躁﹐不厌烦。 2.指不急躁﹑不厌烦的性格。
【试验】1.为达到某种效果先做探测行动:这种方法好不好,要先试验。 2.旧时指考试;测验: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
【自然】1.即“自然界”。广义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狭义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 2.天然而非人工的:自然铜|自然力|自然风光|自然资源。 3.自然而然;按事物内部规律发展变化:自然免疫|顺其自然|自然消亡|他自然能想出办法来。 4.自若,不拘束,不呆板:动作自然|表情自然|他表演得很自然。 5.副词。当然:你是他父亲,他自然听你的|你去请他,他自然会来。 ⑥连词。表示转折: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条件,自然,也不能不讲条件|写文章要注意表达形式,自然,更重要的还是内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耐】

耐【未集中】【而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與耏同。《說文》耏,或从寸。《前漢·高帝紀》令郞中有罪耐以上請之。《註》應劭曰:輕罪不至于髠,完其耏,故曰耏,古耐字,从彡,髮膚之首也。蘇林以爲法度字皆从寸,後改如是,音若能。如淳曰:耐,猶任也。任其事也。師古曰:依應氏之說。耐當音而,如氏之解,則音乃代反,其義亦兩通。耐謂頰旁毛也。功臣侯表,宣曲侯通,耏爲鬼薪,則應氏之說斯爲長矣。

《廣韻》耐,忍也。《荀子·仲尼篇》能耐任之。《註》忍也。

《集韻》《正韻》奴登切,音能。能或作耐。《禮·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爲一家。《註》耐,古能字。

《類篇》熊屬。◎按宋祁漢書高帝紀註云:古者能字皆作耐字,後世以三足之能爲能,故今人書能無有作耐字者。

【心】

心【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叶思眞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叶先容切,音松。《詩·大雅》吉甫作頌,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叶思征切,音騂。《揚子·太經》勤于心否貞。

叶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试】

試【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不試而民咸服。《莊子·齊物論》嘗試言之。

《正韻》式至切,音翅。義同。

姓,見《姓苑》。

《集韻》設職切,音識。義同。通作式。

叶詩止切,音始。《詩·小雅》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干之試。試叶止。

叶申之切,音詩。《詩·小雅》私人之子,百僚是試。叶上裘,裘音渠之反。

【验】

驗【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魚窆切,黏去聲。《玉篇》馬名也。

證也,效也。《史記·晉世家》獻公曰:何以爲驗。荀息對曰:使死者復生,生者不慙,爲之驗。

考視也。《前漢·楊惲傳》惲下廷尉,于定國考問,左驗明白。《註》左,證左也。言當時在其左右見此事者也。

《前漢·平帝詔》其當驗者,卽驗問。《註》就其所居而問。俗作騐驗,非。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成】

成【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城。《說文》就也。《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

平也。《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質厥成。

《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

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燕禮》笙入三成。《註》三成謂三終也。

善也。《禮·檀弓》竹不成用。《註》成,猶善也。

《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註》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決事比也。《釋文》凡言成者,皆舊有成事品式。

必也。《吳語》勝未可成。《註》猶必也。

倂也。《儀禮·旣夕》俎二以成。《註》成,猶倂也。

《禮·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于天子。《註》計要也。《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司馬法》通十爲成。《周禮·冬官考工記》方十里爲成。《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重也。《爾雅·釋地》丘一成爲敦丘。《註》成,猶重也。周禮曰:爲壇三成。《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釋名》成,盛也。

《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州名。古西戎白馬氏國,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後。

盆成,陽成,皆複姓。

《集韻》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

《韻補》叶羊切,音常。《范蠡曰》得時不成,反受其殃。

《史記·龜筴傳》螟螽歲生,五穀不成。叶上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