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隃麋黛浅

出自:清代·陈方恪《洞仙歌 题秭园《梅花香里两诗人》画卷》

拼音:[nèn,nín][yú,yáo,shù][mí][dài][qiǎn,jiān]

平仄:平平平仄平

画看初罢,共商量奇字。
梅样风姿澹春倚。
恁隃麋黛浅,宝鸭香温,帘下了,占尽寒闺清致。
鹃啼催早,小住江南,璧月琼枝吊佳丽。
带甲满关河,断梦征尘,莫更溯、兰成愁思。
转海印、祥云护华鬘,总福慧、双修比肩人瑞。

查看原文

注释

【隃麋】1.古县名。汉置﹐因隃麋泽而得名。故地在今陕西千阳东。东汉为侯国﹐晋并入汧县。参阅《汉书.地理志上》。 2.亦作"隃糜"。隃麋以产墨着称﹐后世因借指墨或墨迹。 3.引申指文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恁】

恁【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如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甚切,下也,俗言如此也。

思也,念也。《班固·典引》勤恁旅力。

《集韻》如鴆切,音任。義同。

《廣韻》《集韻》《類篇》如林切,音壬。《博雅》思也。

《集韻》尼心切,音紝。義同。

弱也,信也。

【隃】

隃【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傷遇切《集韻》《韻會》舂遇切,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廣韻》式朱切《集韻》《韻會》舂朱切,音輸。義同。

《廣韻》相兪切《集韻》詢趨切,音須。義同。

《集韻》一曰越也。

《廣韻》羊朱切《集韻》容朱切《正韻》雲俱切,音兪。《廣韻》隃麋,縣名。《前漢·地理志》右扶風隃麋縣。

人名。《史記·周本紀》子毀隃立。《註》隃,音踰。

《呂氏春秋》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聽鳳凰之鳴,以別十二律。

《正韻》與逾同。《左傳·襄二十年》隃隱而待之。《司馬相如·上林賦》隃絕梁。《前漢·嚴助傳》輿轎而隃嶺。

《集韻》餘招切,音姚。遠也,行也。與遙同。《前漢·英布傳》隃謂布何苦而反。

《趙充國傳》兵難隃度。

【麋】

麋【亥集下】【鹿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正韻》忙皮切,麋。《註》麋,似水牛。《爾雅·釋獸》麋牡麔,牝麎,其子䴠,其跡纏,絕有力狄。《疏》此釋麋之種類也。《周禮·天官·獸人》冬獻狼,夏獻麋。《註》狼膏聚,麋膏散,聚則温,散則涼。

犫麋,醜人也。《左思·魏都賦》犫麋之與子都。

水草之交曰麋。《詩·小雅》居河之麋。《左傳·僖二十八年》楚子玉自爲瓊弁玉纓未之服也。先戰,夢河神謂巳曰:畀余,余賜汝孟諸之麋。《註》麋,湄也。

姓。蜀將東海麋竺。見《蜀志》。

與眉同。《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面無鬚麋。

與蘪通。《楚辭·九歌》秋蘭兮麋蕪。《註》麋蕪,芎藭名。

【黛】

黛【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說文》畫眉也。《釋名》黛,代也。滅眉毛去之,以此畫代其處也。《楚辭·大招》粉白黛黑。《註》黛畫眉鬒,黑而光淨。

靑黛,似空靑而色深。

【浅】

淺【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七衍切《集韻》《韻會》此演切,千上聲。《說文》水不深也。《詩·邶風》就其淺矣。

《荀子·修身篇》少聞曰淺。

虎皮也。《詩·大雅》鞹鞃淺幭。《傳》淺,虎皮淺毛也。

凡獸之淺毛者,皆曰淺。《周禮·春官》巾車鹿淺。《註》以夏鹿皮爲覆笭。《疏》夏時鹿毛新生爲淺毛,故云。

《廣韻》則前切《集韻》將先切,音箋。與濺同。淺淺,水疾流貌。《楚辭·九歌》石瀨兮淺淺。

《集韻》在演切,音踐。《古文尚書堯典》寅淺納日。馬融讀。今作餞。

則旰切,音贊。與灒同。汙灑也。

子賤切,音箭。與濺同。水激也。《儀禮·士虞禮註》槃以盛棄水,爲淺汙人也。

與翦通。《儀禮·士喪禮》用疏布緇翦。《註》翦,淺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