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榇迢迢滞古陉

出自:近现代·萧梦霞《劫后还家》

拼音:[lǚ][chèn][tiáo][tiáo][zhì][gǔ][xíng]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报道雄师复县城,一时悲喜两交并。
望中景物都非旧,劫后归来等再生。
四壁荒凉空吊影,万家鸡犬不闻声。
我生更抱终天憾,旅榇迢迢滞古陉

查看原文

注释

【旅榇】1.客死者的灵柩。 2.谓暂寄灵柩。
【迢迢】1.高貌。 2.深貌。 3.道路遥远貌;水流绵长貌。 4.时间久长貌。 5.舞动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旅】

旅【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呂。《說文》軍之五百人爲旅。《書·大禹謨》班師振旅。《傳》師入曰振旅,言整衆。《詩·小雅》我師我旅。《箋》五百人爲旅。《周禮·地官·小司徒》五卒爲旅。《註》旅,五百人。

《博雅》旅。客也。《易·復卦》商旅不行。

《旅卦疏》旅者,客寄之名,羈旅之稱,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謂之爲旅。《詩·大雅》于時廬旅。《箋》廬舍其賓旅。《左傳·莊二十二年》羈旅之臣。《註》旅,客也。

《書·禹貢》蔡蒙旅平。《傳》祭山曰旅。《周禮·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註》大旅上帝祭於圜丘。國有故而祭,亦曰旅。

《書·牧誓》亞旅。《傳》亞,次也。旅,衆也。衆大夫其位次卿。《左傳·文十五年》請承命於亞旅。《註》亞旅,上大夫也。

《書·旅獒》西旅底貢厥獒。《傳》西戎之長。

《詩·小雅》旅力方剛。《傳》旅,衆也。《儀禮·士冠禮》旅占卒。《註》旅,衆也。

《詩·小雅》殽核惟旅。《傳》旅,也。

《詩·周頌》侯亞侯旅。《傳》旅,子弟也。

《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府之徵令,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數。《註》旅辟下士也。

《周禮·地官·司徒》旅師。《註》旅,猶處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權其上旅,與其下旅。《註》上旅謂要以上,下旅謂要以下。《疏》謂札葉爲旅者,以札衆多,故言旅。

《儀禮·鄕飮酒禮》司正升相旅,曰:某子受酬。《註》旅,序也。

《禮·郊特牲》臺門而旅樹。《註》旅,道也。

《禮·樂記》進旅退旅。《註》旅,猶俱也。

《後漢·光武紀》至是野穀旅生。《註》不因播種而生,故曰旅。今字作穭,音呂。古字通。

姓。《前漢·功臣表》昌平侯旅卿。

《集韻》凌如切,音臚。也。

【榇】

櫬【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集韻》《韻會》初覲切,音襯。《說文》棺也。《左傳·襄二年》穆姜爲櫬。《疏》櫬,親身棺也。以親近其身,故以櫬爲名。

《爾雅》釋櫬者三:一,櫬,木槿。《註》今王蒸。一,櫬,梧。《註》今梧桐。一,櫬,采薪。《疏》樵薪一名櫬,一名采薪。

七刃切,親去聲。木槿也。

雌人切,音親。義同。

《類篇》古玩切,音貫。汲器。

《正韻》寸遴切,音襯。義同。

【迢】

迢【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條。《說文》迢遰也。《正字通》遠不相通也。

《集韻》迢迢,高貌。

【滞】

滯【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例切,音彘。《說文》凝也。《周語》震雷出滯。

積也。《魯語》敢告滯積,以紓執事。

漏也。《詩·小雅》此有滯穗。

《周禮·地官·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斂而入于膳府。《疏》謂沈滯不售者。

《左傳·成十八年》晉悼公命百官振廢滯。

《集韻》尺制切,音摯。音敗不和也。或作懘。亦作慸。

丑例切,音跇。水灑散貌。

《韻補》叶直帶切,音與近。《楚辭·九章》乗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以凝滯。

【古】

古【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

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

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漢有古初,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古暮切,音顧。亦作故,義同。《劉向·九歎》興離騷之微文兮,兾靈修之壹悟。還余車于南郢兮,復姓軌于初古。

《字彙補》溪姑切,音枯。古成氏,複姓。漢廣漢太守古成雲。後秦古成詵,以文章參樞密。

【陉】

陘【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音形。《說文》山絕坎也。《玉篇》限也。《爾雅·釋山》山絕陘。《疏》謂山形連延中忽斷絕者,名陘。

《廣韻》陘,阪也。

地名。《春秋·僖四年》遂伐楚,次于陘。《註》楚地名,潁川召陵縣南有陘亭。

《左傳·隱十一年》與鄭人陘。

《春秋·僖二十二年》及邾人戰于升陘。《註》魯地。

《左傳·成二年》晉師從齊師,入自丘輿,擊馬陘。《註》齊邑。《戰國策》秦攻韓,圍陘。《註》在絳州曲沃縣西北,汾水之旁。

山名。《戰國策》楚魏戰於陘山。《註》括地志,在鄭州縣西南。《史記·秦始皇紀》王翦將上地下井陘。《註》山名,在常山,今爲縣。《前漢·地理志》常山郡井陘。《註》井陘山在南。

《禮·月令·其祀竈註》東面設主於竈陘。《疏》竈陘,謂竈邊承器之物,以土爲之。

姓。《字彙》晉大夫,以邑爲氏。

《集韻》吉定切,音徑。《左傳·襄十六年》孟孺子速遂塞海陘而還。《註》海陘,魯隘道也。《釋文》陘,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