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回首知何处

出自:明代·张子翼《依太司成忠铭韵哭伯丈孝铭暨孺子莫氏》

拼音:[jiā,jia,jie][xiāng][huí][shǒu][zhī,zhì][hé,hē,hè][chǔ,chù]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海上忽惊双旅讣,亲故闻耗泣如注。
经筵退食写哀词,九歌壹似悬河诉。
孔怀千里情未舒,临飧不觉发长吁。
浮云世事原多幻,郁结衷肠转似痴。
身世茫茫识不蚤,今古要离三尺草。
东海岂能遏逝波,西崦谁复挥馀杲。
枕上黄粱梦寐间,修文地下何漫漫。
蒿里云深埋玉树,薤露歌残裂肺肝。
吁嗟孝铭遽止此,天道无知谅谁语。
蛉长蟪短竟何禆,燕壁秦关良自苦。
邸佩难招月下魂,空遗穗帏向黄昏。
春生池草聊成梦,鹤唳霜天不可闻。
黄尘碧水真难测,兼葭倚玉情何极。
我亦衔环未报君,慇勤更向楚些悉。
忆曾结媾为儿曹,独惭齐大恐媒劳。
群议于公最相协,缔缘奚阻鸠嗷嗷。
奕世蓝田多远籍,从此定祥冯月下。
鲁水遥怜赠别时,建江追记欣娱夜。
薛家彩凤最联翩,天衢继序相周旋。
羯末封胡祢世系,以古方今何间然。
平生耿耿负奇气,宇宙翻为分内事。
然藜文史惜三馀,倚马才华高七步。
兰台思欲绍鸿休,关山千里雁横秋。
辞家敢恤风尘苦,仗剑兼为竹帛谋。
嗣徽夫人偕氏莫,尖岭之阳曰望族。
克相可以媲藻蘋,清操不啻如冰玉。
尔来旅次效辛勤,鸡鸣遬遬告温温。
悬知尺绳初系日,亦仗夫人有里言。
田家荆树念同育,济济雍雍又肃肃。
实有姜被共寒暄,岂如汉家舂斗粟。
曼倩金马岂隐沦,兵厨伯氏最相亲。
鹓行雁序无燕粤,弟劝兄酬似主宾。
二仲延伫意更款,星河忽逐流光转。
屈指风帆计驿程,楼前祇拟斟常满。
讵意泉台成永别,昂霄梓杞俄中折。
夫人先逝公已随,前缘更向酆都结。
太史离怀三载馀,遥睇天南祇剑书。
一生世业成乌有,半世功名赋子虚。
尝胆悬萤何所用,劫灰尽付南柯梦。
乡评最惜宠元龙,卜居犹殊石骀仲。
间关惟有仲兄来,长衿戢戢向书斋。
连床不觉更筹永,望柩何曾笑眼开。
华堂何处追欣晏,苏韶无地重相见。
驹影真从隙里过,鹡飞徒向原中羡。
过客从来不易邀,风飘雨骤不终朝。
三十年馀何仅仅,八千里外更寥寥。
人生谁不遘阳九,丘首祇争先与后。
孤儿未育名未成,物论于公曾厌否。
属纩幸有伯在傍,万里骨肉相扶将。
家乡回首知何处,行路闻之亦慨慷。
京邸忧危曾遣仆,悲伤不觉公愈蹙。
力疾犹能强致书,书中后事惓惓嘱。
太史捧之不忍忘,临风祇自增悲伤。
江州司马拟长恨,海天寄我一哀章。
公于尘世浑如寄,精英犹在佛光寺。
从容召赋上玉楼,西天苦海何须避。
公于昆季尽堪凭,岂论螽羽暨螟蛉。
死若复生生不愧,泉路知公目已暝。
世德可传还可继,奕奕书香岂坠地。
樵游牧唱且随缘,春雨秋霜永弗替。
青青陇上有圭田,千年烟火自绵绵。
纵于气数曾乖舛,却多人事肯周全。
区区株守如匏系,世上彭殇祇一致。
谁能白日生羽翰,想当乘此终归去。
滕城郁郁雨潇潇,琼海归魂万里遥。
故乡恒干应栖止,帝遣巫阳不用招。
嗟公此生长已矣,须悟庄生齐物理。
古往今来逆旅间,水碧山青秋色里。

查看原文

注释

【家乡】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
【回首】1.把头转向后方:屡屡~,不忍离去。 2.〈书〉回忆:~往事 。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家】

家【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

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

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

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

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家。

《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家人,易卦名。

姓。漢劇令家羨,宋家鉉翁。

《集韻》古胡切,音姑。《詩·豳風》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

《小雅》復我邦家。叶上居樗。

與姑同。大家,女之尊稱。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卽超妹。

叶古俄切,音歌。《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

《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安逸無心,如禽獸何。

叶古暮切,音固。《焦氏·易林》三足孤鳥,靈明爲御。司過罰惡,自殘其家。《說文》从宀,豭省聲。周伯溫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後人借爲室家之家。○按《六書故》作①,人所合也。从㐺,三人聚宀下,①之義也。乑古族字,乑譌爲豕,《說文》謂从豭省,無義。①字从宀从㐺,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與㐺形近。

【乡】

鄕【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香。《釋名》鄕,向也,衆所向也。《廣韻》萬二千五百家爲鄕。《前漢·食貨志》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四里爲族,五族爲黨,五黨爲州,五州爲鄕,是萬二千五百戸也。

上聲。《韻會》《正韻》許兩切,與響同。《前漢·董仲舒傳》如影鄕之應形聲。

《字彙補》與饗通。《前漢·文帝紀》尃鄕獨美其福。

去聲。《集韻》《正韻》許亮切。與嚮同。《禮·曲禮》則必鄕長者所視。《又》請席何鄕。

《爾雅·釋宮》兩階閒謂之鄕。《註》人君南鄕當階閒。

窻牖名。《禮·明堂位》刮楹達鄕。《疏》每室四戸八窻,窻戸皆相對。

《儀禮·士虞禮》祝從啓牖鄕如初。《註》鄕,牖一名也。《疏》北牖名鄕,鄕亦是牖,故云一名也。

《正字通》昔也,曩也。往者在前,來者從後,故往者謂之鄕者,往日謂之鄕日。《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姓。《集韻》通作向。

【回】

回【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

《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

《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

《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

《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

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

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寬衣也,取其裵回之狀。《張衡·思賦》馬倚輈而徘回。《註》言踟躊不進也。

低回,紆衍貌。《史記·孔子世家贊》適魯,觀仲尼車服禮器,余低回留之,不能去。《前漢·揚雄傳》大道低回。

姓。《韻會》古賢者方回之後。《正字通》明宣德中御史回續。

地名。《後漢·郡國志》右扶風有回城,名曰回中。

通作迴。《荀子·儒效篇》圖迴天下於掌上。

通作廻。《史記·鄒陽傳》墨子廻車。

《正字通》回回,國名。西域大食國種也。明丘濬曰:國在玉門關外萬里,隋閒入中國。金元以後,蔓延滋甚,所至輒相親守,其所謂敎門者尤篤,今在在有之。

《集韻》《韻會》戸賄切,音悔。繞也。《左傳·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讀上聲。

《集韻》《韻會》胡對切,音繢。《前漢·趙充國傳》回遠千里。《註》回謂路迂回也,音胡悔反。

畏避也。《前漢·王溫舒傳》卽有避回。《註》謂不盡意,捕擊盜賊。

《蓋寬饒傳》刺舉無所回避。《註》回讀若諱。俗作囬。

【首】

首【戌集下】【首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一曰䭫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註》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

元首,君也。《書·益稷》元首起哉。

《廣韻》始也。《公羊傳·隱六年》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註》首,始也。時,四時也。過,歷也。春以正月爲始,夏以四月爲始,秋以七月爲始,冬以十月爲始。

《揚子·方言》人之初生謂之首。

魁帥也。《禮·檀弓》毋爲戎首,不亦善乎。《註》爲兵主來攻伐曰戎首。

標表也。《禮·閒傳》苴惡貌也。所以首其內,而見諸外也。《集說》首者,標表之義,蓋顯示其內心之哀痛于外也。

要領也。《書·秦誓》予誓告汝羣言之首。《傳》衆言之本要。

《左傳·僖十五年》秦獲晉侯以歸,大夫反首拔舍從之。《註》反首,謂頭髮下垂。

《左傳·成十六年》塞井於軍中,而疏行首。《註》疏行首者,當陣前決開營壘爲戰道。

《禮·曲禮》進劒者左首。《疏》首,劒拊環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五分其晉圍,去一以爲首圍。《註》首,殳上鐏也。

貍首,樂章名。《周禮·春官·樂師》凡射,諸侯以貍首爲節。

《禮·檀弓》貍首之斑然。《註》木文之華。

官名。《史記·犀首傳》犀首者,魏之隂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註》司馬彪曰:若今虎牙將軍。

山名。《書·禹貢》壺口雷首。《疏》在河東蒲坂縣南,一名首山。左傳宣二年,宣子田於首山,卽此。

邑名。《春秋·僖五年》會王世子於首止。《註》衞地,留襄邑縣,東南有首鄕。《公羊傳》作首戴。

《左傳·昭二十八年》韓固爲馬首大夫。《註》今壽陽縣。

牛首,鄭邑,見《左傳·桓十四年》。

刳首,晉地,見《左傳·文七年》。

國名。《山海經》有三首國。

咳首,八蠻之一,見《風俗通》。

馬名。《爾雅·釋獸》馬四蹢皆白,首。《註》蹢,蹄也。四蹄白者名首。俗呼爲踏雪馬。

《禮·月令》首種不入。《註》首種謂稷。《疏》百穀稷先種,故云。

豕首,茢甄別名。見《爾雅·釋草》。

姓。《正字通》明弘治汀州推官首德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及告人罪,曰首。《前漢·文三王傳》驕嫚不首。《註》不首,謂不伏其罪也。首,失救反。

服也。《後漢·西域傳》雖有降首,曾莫懲革。《註》首,猶服也,音式救反。

頭向也。《禮·玉藻》君子之居恆當戸,寢恆東首。《註》首,生氣也。《釋文》首,手又反。

《戰國策》以秦之疆首之者。《註》言以兵向之。

叶詩紙切,音始。《揚子·太經》凍登赤天,隂作首也。虛羸踦踦,擅無已也。

叶賞語切,音黍。《班固·述高帝贊》神母告符,朱旗廼舉。粵蹈秦郊,嬰來稽首。

叶舂御切,音恕。《晉書·樂志鼓吹曲》征遼東,敵失據。威靈邁日域,公孫旣授首。

【知】

知【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

《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处】

處【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

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廣韻》留也,息也,定也。

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

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

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

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

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

《廣韻》讀去聲,昌據切。所也。《詩·邶風》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魯語》五三次。《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

《集韻》居御切。通據。人名,齊有梁丘處。

通杵。《公羊傳·僖十二年》侯處臼卒。《註》《左傳》作杵臼。《說文》作処。《廣韻》俗作䖏。

相关诗句
水碧山青秋色里 古往今来逆旅间 须悟庄生齐物理 嗟公此生长已矣 帝遣巫阳不用招 故乡恒干应栖止 琼海归魂万里遥 滕城郁郁雨潇潇 想当乘此终归去 谁能白日生羽翰 世上彭殇祇一致 区区株守如匏系 却多人事肯周全 纵于气数曾乖舛 千年烟火自绵绵 青青陇上有圭田 春雨秋霜永弗替 樵游牧唱且随缘 奕奕书香岂坠地 世德可传还可继 泉路知公目已暝 死若复生生不愧 岂论螽羽暨螟蛉 公于昆季尽堪凭 西天苦海何须避 从容召赋上玉楼 精英犹在佛光寺 公于尘世浑如寄 海天寄我一哀章 江州司马拟长恨 临风祇自增悲伤 太史捧之不忍忘 书中后事惓惓嘱 力疾犹能强致书 悲伤不觉公愈蹙 京邸忧危曾遣仆 行路闻之亦慨慷 家乡回首知何处 万里骨肉相扶将 属纩幸有伯在傍 物论于公曾厌否 孤儿未育名未成 丘首祇争先与后 人生谁不遘阳九 八千里外更寥寥 三十年馀何仅仅 风飘雨骤不终朝 过客从来不易邀 鹡飞徒向原中羡 驹影真从隙里过 苏韶无地重相见 华堂何处追欣晏 望柩何曾笑眼开 连床不觉更筹永 长衿戢戢向书斋 间关惟有仲兄来 卜居犹殊石骀仲 乡评最惜宠元龙 劫灰尽付南柯梦 尝胆悬萤何所用 半世功名赋子虚 一生世业成乌有 遥睇天南祇剑书 太史离怀三载馀 前缘更向酆都结 夫人先逝公已随 昂霄梓杞俄中折 讵意泉台成永别 楼前祇拟斟常满 屈指风帆计驿程 星河忽逐流光转 二仲延伫意更款 弟劝兄酬似主宾 鹓行雁序无燕粤 兵厨伯氏最相亲 曼倩金马岂隐沦 岂如汉家舂斗粟 实有姜被共寒暄 济济雍雍又肃肃 田家荆树念同育 亦仗夫人有里言 悬知尺绳初系日 鸡鸣遬遬告温温 尔来旅次效辛勤 清操不啻如冰玉 克相可以媲藻蘋 尖岭之阳曰望族 嗣徽夫人偕氏莫 仗剑兼为竹帛谋 辞家敢恤风尘苦 关山千里雁横秋 兰台思欲绍鸿休 倚马才华高七步 然藜文史惜三馀 宇宙翻为分内事 平生耿耿负奇气 以古方今何间然 羯末封胡祢世系 天衢继序相周旋 薛家彩凤最联翩 建江追记欣娱夜 鲁水遥怜赠别时 从此定祥冯月下 奕世蓝田多远籍 缔缘奚阻鸠嗷嗷 群议于公最相协 独惭齐大恐媒劳 忆曾结媾为儿曹 慇勤更向楚些悉 我亦衔环未报君 兼葭倚玉情何极 黄尘碧水真难测 鹤唳霜天不可闻 春生池草聊成梦 空遗穗帏向黄昏 邸佩难招月下魂 燕壁秦关良自苦 蛉长蟪短竟何禆 天道无知谅谁语 吁嗟孝铭遽止此 薤露歌残裂肺肝 蒿里云深埋玉树 修文地下何漫漫 枕上黄粱梦寐间 西崦谁复挥馀杲 东海岂能遏逝波 今古要离三尺草 身世茫茫识不蚤 郁结衷肠转似痴 浮云世事原多幻 临飧不觉发长吁 孔怀千里情未舒 九歌壹似悬河诉 经筵退食写哀词 亲故闻耗泣如注 海上忽惊双旅讣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