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影转觚棱

出自:宋代·刘摰《六月六日避暑山寺次蹈韵》

拼音:[sōng][yǐng][zhuǎn,zhuàn,zhuǎi][gū][léng,lēng,lí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楚国元卑湿,炎天更郁蒸。
风吟同倦虎,霄望剧愁鹰。
渴肺尘将岔,流肤汗不胜。
噆肌纷暗蟆,绕鬓闹飞蝇。
六月常难雨,三湘不识冰。
炉烘一天地,火药万川陵。
气候金初伏,襟怀水未澄。
高明寻偶得,林麓远同登。
此地聊幽遁,危亭更上层。
泉声悬嵽嵲,松影转觚棱
汲井沈圆李,缘池摘翠菱。
凉清生洞壑,秀绿动沟塍。
佳气西频望,乡栏北屡凭。
有期群野鹿,无法问山僧。
云石逢如旧,巾裾见若憎。
聊堪优卒岁,不愧俯扪膺。

查看原文

注释

【松影】松树的树阴。
【觚棱】见"觚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松】

松【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㮤梥庺《唐韻》詳容切《集韻》思恭切《正韻》息中切,音淞。木也。《字說》松,百木之長,猶公,故字从公。《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史記·龜筴傳》千歲之松,上有兔絲,下有茯苓。《摭遺》吳鄧夫人傷臉,以琥珀屑滅痕。《註》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

甘松,香草名。《廣志》細葉,蔓生,可合諸香。

長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風。

州名。《韻會》本河關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

江名。松江,《禹貢》三江之一。或作淞。

【影】

影【寅集下】【彡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正韻》於丙切《韻會》於景切,是也。至晉世《葛洪·字苑》始加彡爲影,音於景反。而世閒輒治《尚書》《周禮》《莊》《孟》从葛洪字,甚爲失矣。《六書正譌》影者,光景之類合。通用景,非。毛髮藻飾之事不當从彡,今槩从影。

漏影,刀名。《古今注》漢文帝有百鍊靑犢漏影三刀。

躡影,馬名。《博物志》躡影,秦良馬。

木名。《花木志》瀛州有木,日中視之,一葉百影。

仄影,扇名。《事物紀原》周昭王時,脩塗國獻丹鶴,以翅爲扇。一曰條融。一曰仄影。

叶倚兩切,音養。《道藏歌》解散七。

【转】

轉【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陟兗切《正韻》止兗切,專上聲。《說文》轉運也。《前漢·韓安國傳》轉粟輓輸以爲之備。

《廣韻》動也,旋也。《詩·周南》輾轉反側。《註》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

《韻會》軫轉,無窮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

《廣韻》知戀切《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凡物自轉則上聲,以力轉物則去聲。

車上衣裝曰轉。《左傳·襄二十四年》踞轉而鼓琴。

【觚】

觚【酉集上】【角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說文》鄕飮酒之爵也。一曰觴受三升者謂之觚。《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飮器,觚三升。《註》觚,當爲觶。《疏》禮器制度云:觚大二升,觶大三升。故鄭从二升觚,三升觶也。《韓詩外傳》二升曰觚。觚,寡也。飮當寡少。《論語》觚不觚。《疏》觚者,禮器,盛酒二升。

方也。《周禮·天官·小宰疏》兵書有譎觚之人,謂譎詐桀出,觚角非常也。《史記·酷吏傳》漢興,破觚爲圜。《莊子·大宗師》與乎其觚而不堅也。《註》所守方而不固執也。

法也。《揚子·太經》占之以其觚。《註》占之以法,謂經緯之休咎也。

角也。《前漢·律歷志》其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蘇林曰》六觚,六角也。

《郊祀志》八觚宣通,象八方。《師古曰》觚,角也。《服虔曰》八觚,如今社壇也。

竈額也。《困學紀聞》仲尼讀春秋,老耼據竈觚而聽。

劒拊也。《新論·思愼篇》令提劒鋒而掉劒觚,必刎其指,而不能以陷腐木。

官名。《魏志·東夷倭人傳》伊都國官曰爾支,副曰泄謨觚、柄渠觚。

奴國官曰兕馬觚。

人名。《北史·魏獻明皇后傳》后少子秦王觚。

觚竹城,在遼西。《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註》觚竹在北。

鶉觚,縣名。見《晉書·地理志》唐更名靈臺,屬涇州。《前漢書》作鶉孤。

通作柧。《班固·西都賦》上觚棱而棲金爵。《註》觚,八觚有隅者也。一曰堂殿上最高轉角處。《後漢書》作柧棱。

通作䉉。《陸機·文賦》或操觚以率爾。《註》觚,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書,猶今之也。與䉉通。

通作菰。《前漢·司馬相如·子虛賦》蓮藕觚盧。《張晏曰》觚盧,扈魯也。《史記》作菰蘆。《說文》本作苽。

【棱】

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魯登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登切,冷平聲。或作楞,俗作稜。《說文》柧也。《廣韻》四方木也。

殿堂上最高處曰柧棱。見柧字註。

神靈之威曰棱。《前漢·李廣傳》威棱憺乎列國。

剛棱。《後漢·王允傳》剛棱疾惡。

模棱,持兩端。《唐書·蘇味道傳》常謂人曰:決事不欲明白,誤則有悔,模稜持兩端可也。世號模棱手。

《集韻》閭承切,音陵。義同。

《集韻》丑升切,音僜。吳人謂酢柚爲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