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此捍禦功

出自:清代·缪徵甲《暨阳怀古二十三首 其十九 九里山》

拼音:[bì][cǐ][hàn][yù][gōng]

平仄:仄仄仄仄平

江阴障各郡,江海之要冲。
胜国遇倭乱,忆在嘉靖中。
豺狼逞荼毒,居民惧汹汹。
我邑仁父母,鹤洲钱令公。
登陴集义勇,斩获屡奏功。
贼自无锡至,桀石来相攻。
三箭贼大却,公亦中贼锋。
杨吴二团长,蔽公股血红。
吴死公亲祭,哭声振苍穹。
翼日战华墅,蹙贼贼势穷。
复合常熟寇,三千围门东。
兵备王崇古,坐视孤城凶。
公以死自誓,印衣表孤忠。
狼兵先遁走,陷公所乘骢。
易马裹创战,杀气流白虹。
同时死难者,陈金邢郭从。
时天大雷雨,昼晦吹腥风。
崇古奏不实,蔽此捍禦功
赠恤需后命,天道非梦梦。
嗣有梦公者,执戟抨长弓。
贼来旋却走,胆落神听聪。
睢阳终杀贼,毅魄为鬼雄。
至今九里山,云气常濛濛。

查看原文

字义

【蔽】

蔽【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集韻》《韻會》必袂切,音閉。《說文》小草也。

《廣韻》掩也。《禮·月令》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

微也。《爾雅·釋詁疏》蔽者,覆障使微也。

《論語》《詩》三百,一言以蔽之。《何晏註》猶當也。

《小爾雅》斷也。

《楚辭·招魂》菎蔽象碁。《註》蔽,博箸。

地名。《鄭語》鄢、蔽、補、丹、依、㽥、歷、莘。《註》八邑也。

《集韻》毗祭切,音弊。義同。

分勿切,音弗。《周禮·春官·巾車》有蒲蔽、棼蔽、藻蔽、藩蔽。《註》蔽車禦風塵者。

必列切,音龞。《類篇》薆也。《江淹詩》乳竇旣滴瀝,丹井復寥泬。嵒崿轉奇秀,崟岑還相蔽。

匹蔑切,音撇。別也。一曰擊也,拂也。《史記·荆軻傳》跪而蔽席。

璧吉切,音必。《詩·召南》蔽芾甘棠,沈重讀必。或作。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捍】

捍【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侯幹切,同扞。《禮·祭法》能捍大患則祀之。

《禮·內則》右佩玦捍。《註》捍謂拾也,言可以捍弦也。

《史記·貨殖傳》燕與趙代俗相類,而民雕捍少慮。《註》言如雕性之捷捍也。

《唐韻》《集韻》下赧切,音僩。捍摌,搖動也。

止也。

《集韻》戸版切,患上聲。義同。

【禦】

禦【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註》爲之扞禦,則物咸附之。《左傳·隱九年》北戎侵鄭,鄭伯禦之。

止也。《易·繫辭》以言乎遠,則不禦。《疏》謂無所止息也。《左傳·昭十六年》孔張後至,立於客閒,執政禦之。《註》禦,止也。

《廣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音語。義同。

《說文》祀也。

古通御。《詩·邶風》亦以御冬。《毛傳》御,禦也。亦通語。《史記·東越傳》禦兒侯。《正義》禦,今作語。

《韻會》禦亦作圄,守之也。亦作圉。《前漢·王莽傳》不畏强圉。

《莊子·繕性篇》其來不可圉。○按《說文》圄,守也。圉,令圉也。禦,祀也。今文圄爲囹圄字,圉爲牧圉字,禦爲守禦字,相承久矣,而禦祀義不復見。

【功】

功【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公。《說文》以勞定國曰功。从力,工聲。《廣韻》功績也。《書·禹謨》九功惟敘。

自以爲功曰功之。《史記·信陵君傳》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爲公子不取也。

功,毛詩作公。《詩·小雅》以奏膚公。《註》功也。

《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

《廣韻》漢複姓。《何氏姓苑》漢營陵令成功恢。禹治水告成功後爲氏。

《韻補》叶姑黃切,音光。《東方朔·七諫》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僞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叶居銀切,音巾。《司馬相如·子虛賦》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