韊五帝

出自:南北朝·沈约《梁鼓吹曲 木纪谢》

拼音:[lán][wǔ][dì]

平仄:平仄仄

木纪谢。
火运昌。
炳南陆。
耀炎光。
民去癸。
鼎归梁。
鲛鱼出。
庆云翔。
韊五帝
轶三王。
德无外。
化溥将。
仁荡荡。
义汤汤。
浸金石。
达昊苍。
横四海。
被八荒。
舞干戚。
垂衣裳。
对天眷。
坐岩廊。
胤有锡。
祚无疆。
风教远。
礼容盛。
感人神。
宣舞咏。
降繁祉。
延嘉庆。

查看原文

注释

【五帝】传说中的上古五位帝王。有四种说法:(1)指黄帝、fdb1顼、帝喾、唐尧、虞舜。见《史记·五帝本纪》。(2)指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昊(挚)、fdb1顼。见《礼记·月令》。(3)指少昊、fdb1顼、高辛、唐尧、虞舜。见《书序》。(4)指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见《易·系辞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韊】

韊【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30画部外筆画:21画

《玉篇》力丹切,音闌。藏弩矢服也。亦作闌。《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負韊矢,爲公子先引。《廣韻》《集韻》書作䪍。

【五】

五【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午。《增韻》中數也。《易·繫辭》天數五,地數五。《書·武成》列爵惟五。《詩·鄘風》良馬五之。

格五。《後漢·梁冀傳》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註》行棊相塞謂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至五卽格不得行。

《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十五夜曰三五。《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崔曙詩》秒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姓。漢五京。

第五,五鹿,皆複姓。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帝】

帝【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諦。《說文》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爾雅·釋詁》君也。《白虎通》德合天者稱帝。《書·堯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疏》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諦也。言天蕩然無心,忘于物我,公平通遠,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五帝道同于此,亦能審諦,故取其名。《呂氏春秋》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管子·兵法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史記·高帝紀》乃卽皇帝位汜水之南。《註》蔡邕曰:上古天子稱皇,其次稱帝。

諡法。《史記·正義》德象天地曰帝。

上帝,天也。《易·鼎卦》聖人亨,以享上帝。《書·舜典》肆類于上帝。

五帝,神名。《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註》蒼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家語》季康子問五帝之名。孔子曰: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

星名。《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乙常居也。《註》文耀鉤云: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春秋合誠圖云:紫微大帝室,太乙之精也。正義曰:太乙,天帝之別名也。《又》大角者,天王帝廷。《註》索隱曰:援神契云:大角爲坐候。宋均云:坐,帝坐也。《又》太微三光之廷,其內五星,五帝座。

地名。《左傳·僖三十一年》衞遷于帝丘。《註》帝丘,今東郡濮陽縣,故帝顓頊之墟,故曰帝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