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雰湿雾

出自:清代·高士奇《满江红五首 其二》

拼音:[nóng][fēn][shī][wù]

平仄:平平平仄

雪酿馀寒,故限勒、帝城春色。
尽日里,浓雰湿雾,殢人愁绝。
禁苑啼莺声尚香,御沟流水凘还结。
盼东郊,暖律扇蘼芜,何曾得。
独骑马,冲泥陌,共执手,怀今昔。
叹梁园,宾从一时南北。
燕市酣歌人未老,长杨献赋恩难必。
只如今,转眼看晴光,来双阙。

查看原文

字义

【浓】

濃【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女容切《集韻》《韻會》尼容切,音醲。厚也。《增韻》濃淡之對。通作醲。

《說文》露多也。《詩·小雅》零露濃濃。

《集韻》《韻會》奴冬切。《正韻》奴宗切,。

【雰】

雰【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玉篇》霧氣也。

《韻會》雰雰,雪貌。《詩·小雅》雨雪雰雰。

《釋名》潤氣,著草木,遇寒凍色白曰雰。

《唐韻》《集韻》。

【湿】

濕【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沓。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水經注》濕水,出累頭山。一曰治水。

《廣韻》《集韻》《韻會》失入切《正韻》實執切,與溼同。《說文》幽溼也。或作濕。

《集韻》叱入切,音蟄。濕濕,牛呞動耳貌。《詩·小雅》其耳濕濕。

鄂合切,音。濕隂,漢侯國名。

席入切,音習。與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濕。《通雅》濕溼漯顯字原从糸作,不从亚。

【雾】

霧【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韻會》亡遇切,音務。《爾雅·釋天》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謂之晦。《註》言晦冥。《釋名》霧,冒也,氣蒙亂覆冒物也。《廣韻》元命包曰:隂陽亂爲霧。《禮·月令》氛霧冥冥。《玉篇》本作霿。《廣韻》同霚。《集韻》同雺。

《集韻》謨蓬切,音蒙。

蒙弄切,音幪。

莫鳳切,音夢。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