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银漠迢迢水

出自:近现代·郭风惠《不寐夜起》

拼音:[yíng][yíng][yín][mò][tiáo][tiáo][shuǐ]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彩翼灵犀付渺漫,裹将红豆托青鸾。
依人倚觉三餐易,抱影常教一睡难。
溅泪花枝合月悄,关心玉臂倚宵寒。
盈盈银漠迢迢水,待看双星意未阑。

查看原文

注释

【盈盈】1.仪态美好的样子:步履盈盈|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2.水清澈的样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充满滞积的样子:腹中盈盈。 4.神情快乐的样子:笑盈盈|喜盈盈。
【迢迢】1.高貌。 2.深貌。 3.道路遥远貌;水流绵长貌。 4.时间久长貌。 5.舞动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盈】

盈【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以成切《集韻》《韻會》怡成切《正韻》餘輕切,音嬴。《說文》滿器也。《博雅》滿也,充也。《易·豐彖》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詩·齊風》雞旣鳴矣,朝旣盈矣。《左傳·莊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禮·禮運》月生三五而盈,三五而闕。

《祭義》樂主其盈。《註》猶溢也。

《揚子·方言》魏盈,怒也。燕之外郊,朝鮮冽水之閒,凡言呵叱者,謂之魏盈。

國名。《山海經》大荒南有盈民之國。

州名。《唐書·地理志》諸蠻有盈州。

姓。晉欒盈之後。

古通作嬴。《正韻》盈縮,過曰盈,不及曰縮。《史記·蔡澤傳》進退盈縮。《天官書》作嬴縮。《古詩》盈盈樓上女。《註》盈同嬴,容也。

叶與章切,音陽。《張籍·祭韓愈詩》新亭成未登,閉在莊西廂。書札與詩文,重疊我笥盈。《說文徐註》夃,古乎切,益多之義也。古者以買物多得爲夃,故从夃。買物多得當爲字。

【银】

銀【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語巾切《集韻》《韻會》《正韻》魚巾切,音誾。《說文》白金也。《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直千。《註》朱提,縣名,出善銀。

黃銀。《山海經·臯塗之山註》黃銀出蜀中,與金無異,但上石則色白。

《唐書·房齡黃銀帶。

《寶藏論》銀有十七種,天生牙出銀坑內石縫中,狀如亂絲,色紅者上,入火紫白,如草根者次之。銜黑石者最奇,生樂平鄱陽產鉛之山,一名龍牙,一名龍鬚。生銀出石精好。

水銀。《前漢·劉向傳》水銀爲江海。《桂海虞衡志》邕州丹砂盛處,椎鑿有水銀自然流出。

烏銀。《本草綱目》藏器曰:今人用硫黃熏銀,再宿瀉之,則色黑。工人用爲器,養生家以器煑藥,可辟惡。

姓。《正字通》漢銀木。明正德雞澤知縣銀鏡。

地名。《公羊傳·昭十一年》會于屈銀。《左傳》《穀梁》作厥憖。

《集韻》州名。陝西白狄地,北周立銀州。

《字彙》上聲。《黃香·九宮賦》眄旭歷而銳銀。《註》猶鑽硏。

《同文鐸》與垠同。《荀子·成相篇》守其銀。

《字彙補》廉鍔也。《大戴禮》銀手如斷,是卜商之行也。

《韻補》叶音沿。《楊方·合歡詩》修途曲且險,秋艸生兩邊。黃華如沓金,白華如散銀。

【漠】

漠【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說文》北方流沙也。與幕通。《文選·嘯賦》註沙土曰幕。幕漫之。《程大昌·北邊備對》幕者,漠也。言沙磧廣莫,望之漠漠然也。

《爾雅·釋言》漠,淸也。

《廣韻》施也,茂也。

淡漠,恬靜貌。《文子·上仁篇》非淡漠無以明德。

與寞通。《楚辭·遠遊》野寂寞其無人。

與莫通。《爾雅·釋詁》漠,謀也。《詩·小雅》聖人莫之。莫漠音義同。

漠漠,布列貌。《陸機詩》街巷紛漠漠。

漠陽,江名。《廣輿記》在肇慶府陽江縣。

《集韻》莫白切,音陌。與同。或从水,亦作㵹。

《韻補》叶蒙晡切,音模。《李陵詩》徑萬里兮度沙漠,爲君將兮奪匈奴。

叶莫卜切,音木。《嵆康·阮籍碑銘》怡神大素,邁世局。隱處虛室,反眞歸漠。

【迢】

迢【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條。《說文》迢遰也。《正字通》遠不相通也。

《集韻》迢迢,高貌。

【水】

水【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六飮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見《前漢·地理志》。

黑水,國名,卽韐。

露爲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姓。

《韻補》叶式類切,音墜。《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叶呼委切,音毀。《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