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斗照痌瘝

出自:近现代·郭风惠《柬王式儒教授城固兼寄孙药痴李涵础》

拼音:[nán,nā][dǒu,dòu][zhào][tōng,tóng][guān]

平仄:平仄仄平平

忆昔屯河洛,前驱金鼓阗。
旗看燕蓟指,弓向渭漳弯。
幕府权留守,邮亭不戒严。
君缄来泰华,我迹阻崤函。
天意长城坏,将军匹马还。
有情辞戍垒,无恙挂征帆。
万事言难罄,一书报岂悭。
孤征淹百粤,九译话诸蛮。
大海碧围岛,夕阳红隔山。
朔方痛榛莽,南斗照痌瘝
故主恩犹重,无官禄尚颁。
息机凭梦堕,念远遣鸿探。
蔼蔼李都护,勤勤孙秘监。
知君羁剑外,始末履兵间。
故国三千里,风尘百二关。
流亡诗踔厉,讲诵道雍娴。
与子心同赤,怜余鬓就盘。
忧时惭鲁女,避地亦殷顽。
似此飘湖海,其如懦跻攀。
鸡苏茗桅酽,琥珀酒杯殷。
花对冬如夏,月看缺复圜。
不如天下定,揽辔唱刀环。

查看原文

注释

【南斗】1.星名。即斗宿,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 2.借指南方,南部地区。
【痌瘝】1.病痛;疾苦。 2.谓关怀人民病痛﹑疾苦。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斗】

斗【卯集下】【斗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當口切,音陡。《說文》大升也。《羣經音辨》升十之也。《史記·李斯傳》平斗斛度量。《前漢·律歷志》斗者,聚升之量也。

宿名。《春秋·運斗樞》第一至第四爲魁,第五至第七爲杓,合爲斗。居隂播陽,故稱北斗。《易·豐卦》日中見斗。《疏》日中盛明之時,而斗星顯見。《詩·小雅》維北有斗。《疏》維此天上,其北則有斗星。《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也。《又》衡殷南斗。《註》南斗六星爲天廟,丞相大宰之位。

酒器。《詩·大雅》酌以大斗。《疏》大斗長三尺,謂其柄也。蓋從大器挹之於樽,用此勺耳。《史記·滑稽傳》目眙不禁,飮可七八斗。

吳中市魚亦以斗計。《松陵倡和詩》一斗霜鱗換濁醪。

《前漢·王莽傳》作威斗,長二尺五寸。

《周禮·地官·序官掌染革註》染革藍蒨象斗之屬。《疏》象斗,染黑。

《尚書序》皆科斗文字。《疏》科斗,蟲名。蝦蟆子也。書形似之。

《史記·封禪書》成山斗入海。《註》謂斗絕曲入海也。

《韓愈·答張十一詩》斗覺霜毛一半加。

《集韻》《正韻》腫庾切,音主。枓,或省作斗。勺也。《周禮·春官·鬯人》大喪之大渳設斗。《註》所以沃尸也。《釋文》斗依注,音主。

【照】

照【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痌】

痌【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他紅切《集韻》他東切,音通。痛也。

《集韻》徒東切,音同。瘡潰也。

【瘝】

瘝【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字彙》本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