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晦安能测

出自:清代·戴梓《赠顾大宗伯》

拼音:[xiǎn][huì][ān][néng,nài][cè]

平仄:仄仄平平仄

岱宗何巍巍,攀云尚可即。
沧海何茫茫,乘波尚可适。
卓哉鸿儒姿,高深莫可识。
畴昔瞻其光,春风净云日。
剑履玉阶晨,天香曳瑶碧。
众星拱北辰,三台副烜赫。
九垓播休徵,一代大宗伯。
溯忆搴旗时,晴光乱矛戟。
叱咤风雷兴,运用鬼神役。
甘露靖蛮烟,真为万人敌。
功成报至尊,捲甲归故宅。
大哉不言武,收雄握巨笔。
入理赜易明,阐义该且实。
百氏穷冥搜,两间殚组织。
立言尽奇变,亦如破城邑。
筹深坚必摧,意到疑自克。
铸字十万言,言言虎贲屹。
盲左与腐迁,鼻孔同呼吸。
圣道千年堕,融汇透精一。
熙皞今唐虞,股肱自稷契。
永永宜万年,调和建伟绩。
藐余愧蠡窥,显晦安能测
鸡鸣掩翠屏,鹤舞抚瑶瑟。
心随白日驰,发听清霜逼。
花陨瓮头分,苔深屐齿湿。
干将锈蜗涎,雨黑龙吟壁。
回瞩后来人,阴森罗玉立。
经为家渊源,材为国储积。
睥睨凌千秋,啸歌畅一室。
未肯老投安,篝灯著周易。
羌彼群竖儒,鳞集裈中虱。
吁嗟辽海氓,沙昏□伏枥。
听风时一鸣,瘦振嶙峋骨。
仰秣鸾凤光,高天胡可接。
乌饥白杨枯,鬼老荒城僻。
麒麟乖我怜,拊膺长太息。
鹑头暖鹔鹴,脱粟甘玉粒。
雪窦望晴空,袂掩商飙泣。
长谣托归鸿,目断关云白。

查看原文

注释

【显晦】1.明与暗。 2.比喻仕宦与隐逸。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显】

顯【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㬎《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典切,音憲。《爾雅·釋詁》光也。

見也。《玉篇》明也,覿也,著也。《書·泰誓》天有顯道,厥類惟彰。《傳》言天有明道,其義類惟明。

達也。《左傳·僖二十五年》是求顯也。《孟子》而未嘗有顯者來。《疏》言未嘗有富貴顯達者來家中。

姓。《風俗通》周卿顯甫。

《正韻》曉見切,音韅。覿也。

人名。《禮·檀弓》子顯致命于穆公。《釋文》顯,呼遍切。

叶馨煙切,音羶。《郭璞·朝鮮贊》箕子避商,自,非。

【晦】

晦【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荒內切《集韻》《韻會》呼內切《正韻》呼對切,音誨。《說文》月盡也。《釋名》晦,灰也。火死爲灰,月光盡似之也。《左傳·成十六年》陳不違晦。《註》晦,月終。

《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註》晦,晏也。

《詩·陳風》風雨如晦。《傳》晦,昏也。

《詩·周頌》遵養時晦。《傳》晦,昧也。

《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註》晦亦微,謂約言以紀事,事敘而名微。

《左傳·昭元年》六氣,曰隂、陽、風、雨,晦、明也。《註》晦,夜也。

《公羊傳·僖十五年》晦者何,冥也。

《爾雅·釋天》霧謂之晦。

《班固·幽通賦》鮮生民之晦在。《註》晦,亡幾也。

【安】

安【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

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姓。《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安期,安平,俱複姓。

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叶烏前切,音煙。《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叶於眞切,音因。《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能】

能【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

《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

《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测】

測【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初側切《集韻》《韻會》察色切《正韻》初力切,音惻。《說文》深所至也。《玉篇》度深曰測。

凡測度之稱。《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

淸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漆欲測。

測測,刃利意。《詩·周頌·畟畟良耜傳》畟畟,猶測測。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