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痛心若抽

出自:清代·戴梓《辛丑三月望后一日闻亨儿成进士五百字》

拼音:[jí][tòng][xīn][ruò,rě][chōu]

平仄:平仄平仄平

携儿投辽东,嘤咿甫三月。
汝母泪不乾,哭久变成血。
相逢尽路人,有苦向谁说。
囊无金错刀,饭啜糠秕屑。
腹内长苦饥,乳脉久乾竭。
俯视怀中儿,不如弃沟辙。
患难身莫保,安能育尔活。
断绝骨肉恩,免使遭磨折。
捧看几周回,骨相诚英物。
头颅圆中规,额比成人阔。
啼声侔钟鸣,双目剪秋月。
尔我遭坎坷,抚弄亦怡悦。
况昨初生时,梦兆卜休吉。
天属系人心,欲舍终难割。
迨至四五龄,居然若老成。
嬉戏不侮虐,不作孩童行。
欣闻邻家子,早暮有书声。
索母为教读,母教无多经。
数教数能诵,喜跃矜其能。
我为饔飧累,日夕勤笔耕。
不能自训迪,诬以他人凭。
横暴遭恶族,惨掠如仇雠。
冀欲陨其命,遂彼阴毒谋。
尔母闻奔救,急痛心若抽
母子相持抱,涕泣不能收。
性命虽脱免,郁怒瞢双眸。
十载不见物,悔恨无时休。
计年已十五,视物始能睹。
黾勉为延师,劼毖历寒暑。
操觚试为文,颇能驱陈腐。
十七入黉宫,文名声楚楚。
精进正斯时,家贫缺修脯。
勤惰任尔为,避喧栖梵宇。
裹粮既无多,枵腹勇难贾。
几日复归来,饥瘦面尘土。
抚诘心内伤,双泪落如雨。
救死真不赡,岂复望延祜。
已分覆巢馀,黄口无振羽。
尔能体我心,愤无激艰阻。
死灰冀复燃,瘁极不言苦。
穷老望儿兴,酸心难备数。
今幸捷南宫,惝恍浑疑梦。
喜极反生悲,往事撄心胸。
忆尔在母腹,惊怖遭陈凶。
堕地随远配,屡困卒能通。
机兆应不绝,无乃尔是钟。
自待勿菲薄,负荷在尔躬。
我老复奚望,甘心此地终。
故乡岂不思,此事关苍穹。
努力建名业,昌我北地宗。

查看原文

注释

【急痛】剧烈悲痛。
【痛心】1.痛苦伤心:眼看着孩子受苦,岂有不痛心的。 2.悲愤;痛恨:最为痛心的是自己是非不分,助纣为虐。 3.舍不得;心疼:眼看心爱的书籍都给老鼠咬坏了,真是痛心得很。
【心若】犹心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急】

急【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音伋。《釋名》急,及也,言操切之使相逮及也。

《說文》褊也。《後漢·范丹傳》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于朝。

《廣韻》疾也。《增韻》迫也。

窘也。《禮·王制》國無六年之畜曰急。《史記·周本紀》囊王告急于晉。

請急,古休假名。晉令急假者,一月五急。本作㤂。《說文》从心及聲。隸作急,刍卽及字。《歐陽氏曰》俗作,非。

【痛】

痛【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說文》病也。《內經》有舉痛論。

《增韻》楚也。疼也。《易·說卦》坎為耳痛。《後漢·鄧皇后紀》后曰:非不痛也,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

《玉篇》傷也。《左傳·成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前漢·楚元王傳》言多痛切,發於至誠。《史記·秦本紀》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

《字彙補》甚也。《前漢·食貨志》以稽市物痛騰躍。

凡事盡力為之者,皆曰痛。《世說新語》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姓。《姓譜》本盛國後,實姬姓也。周穆王嬖寵盛姬早卒,穆王哀痛不已,遂改其族,謂之痛氏。

【心】

心【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叶思眞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叶先容切,音松。《詩·大雅》吉甫作頌,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叶思征切,音騂。《揚子·太經》勤于心否貞。

叶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若】

若【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弱。《說文》若,擇菜也。

《玉篇》杜若,香草。《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

順也。《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詩·小雅》曾孫是若。

汝也。《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如也。《書·盤庚》若網在綱。

乃也。《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

語辭。《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疏》若者,不定之辭也。

《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以上,爲復子若孫。《註》若者,豫及之辭也。

若若,垂貌。《前漢·石顯傳》印何纍纍綬若若耶。

《莊子·秋水篇》向若而歎。《註》若,海神。

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

若木。《淮南子·地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楚辭·天問》若華何光。《註》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華乎。

水名。《水經注》若水東南流,鮮水注之。

姓。《正字通》漢下邳相若章。

《廣韻》人者切,音惹。乾草也。

般若,梵語謂智慧也。《晉書·曇霍傳》霍持一錫杖,令人跪,曰:此是波若眼。

《韻會》浮屠所居,西域謂之蘭若。《柳宗元文》蘭若眞公。《註》官賜額者爲寺,私造者爲招提、蘭若。

人賒切,音婼。蜀地名。《前漢·地理志》若屬南郡,春秋傳作鄀。《唐韻古音》讀汝三略,尊相若,强弱相虜。古人讀若字爲汝,故傳記之文,多有以若爲汝者。《史記·項羽本紀》云:吾翁卽若翁,《漢書》云吾翁卽汝翁,此可據也。

【抽】

抽【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敕鳩切《集韻》《韻會》《正韻》丑鳩切,音瘳。㩅字重文。《說文》㩅或从由。引也。《莊子·天地篇》挈水若抽,其名爲橰。《陸機·文賦》思軋軋其若抽。

拔也,除也。《詩·鄭風》左旋右抽。《傳》抽矢以射。《小雅》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揚子·方言》讀也。《詩·鄘風》中冓之言,不可讀也。《傳》讀抽也。《箋》抽,猶出也。

收也。《揚子·太經》羣倫抽緒。《註》各收其業,以成歲事也。

《廣韻》通作紬。亦引也。

《集韻》留切,音儔。義同。

相关诗句
昌我北地宗 努力建名业 此事关苍穹 故乡岂不思 甘心此地终 我老复奚望 负荷在尔躬 自待勿菲薄 无乃尔是钟 机兆应不绝 屡困卒能通 堕地随远配 惊怖遭陈凶 忆尔在母腹 往事撄心胸 喜极反生悲 惝恍浑疑梦 今幸捷南宫 酸心难备数 穷老望儿兴 瘁极不言苦 死灰冀复燃 愤无激艰阻 尔能体我心 黄口无振羽 已分覆巢馀 岂复望延祜 救死真不赡 双泪落如雨 抚诘心内伤 饥瘦面尘土 几日复归来 枵腹勇难贾 裹粮既无多 避喧栖梵宇 勤惰任尔为 家贫缺修脯 精进正斯时 文名声楚楚 十七入黉宫 颇能驱陈腐 操觚试为文 劼毖历寒暑 黾勉为延师 视物始能睹 计年已十五 悔恨无时休 十载不见物 郁怒瞢双眸 性命虽脱免 涕泣不能收 母子相持抱 急痛心若抽 尔母闻奔救 遂彼阴毒谋 冀欲陨其命 惨掠如仇雠 横暴遭恶族 诬以他人凭 不能自训迪 日夕勤笔耕 我为饔飧累 喜跃矜其能 数教数能诵 母教无多经 索母为教读 早暮有书声 欣闻邻家子 不作孩童行 嬉戏不侮虐 居然若老成 迨至四五龄 欲舍终难割 天属系人心 梦兆卜休吉 况昨初生时 抚弄亦怡悦 尔我遭坎坷 双目剪秋月 啼声侔钟鸣 额比成人阔 头颅圆中规 骨相诚英物 捧看几周回 免使遭磨折 断绝骨肉恩 安能育尔活 患难身莫保 不如弃沟辙 俯视怀中儿 乳脉久乾竭 腹内长苦饥 饭啜糠秕屑 囊无金错刀 有苦向谁说 相逢尽路人 哭久变成血 汝母泪不乾 嘤咿甫三月 携儿投辽东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