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桦烛

出自:清代·梁清标《贺新郎 其三 九日》

拼音:[jiǎn][huà][zhú]

平仄:仄仄平

风雨开茅屋。
报昨夜、东篱才放,一枝黄菊。
再度重阳柴桑里,过酒邻墙非俗。
好受享、灯青樽绿。
身健喜逢佳客至,把茱萸、仔细看何足。
贪漏永,剪桦烛
高楼已纵登临目。
最关情、遥峰叠翠,澄溪拖玉。
老去悲秋萧萧发,魂梦偏宜乡曲。
况几阵、霜鸿南逐。
天上故人频劝驾,奈山中、猿鹤怜幽独。
谁更解,清闲福。

查看原文

注释

【桦烛】用桦木皮卷成的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剪】

剪【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卽淺切《韻會》子淺切《正韻》子踐切,箋上聲。《玉篇》俗翦字。

【桦】

樺【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胡化切《正韻》胡挂切,音崋。《廣韻》木名。《玉篇》木皮可以爲燭。或作檴,通作華。《莊子·讓王篇》原憲華冠縱履。《註》以華皮爲冠。《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楓枰櫨。《師古註》華,卽今樺皮貼弓者。詳檴字註。

《集韻》戸花切,音驊。義同。

《集韻》訖黠切,音戛。鼓也。

【烛】

烛【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持中切,音蟲。旱灼也。本作爞。或省。通作蟲。《字彙》俗作燭字。非。(燭)《唐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囑。《說文》庭燎火燭也。《廣韻》燈燭。《禮·曲禮》燭至起。《周禮·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

《玉篇》照也。《前漢·武帝紀》日月所燭,莫不率。

《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註》道光照也。《梁書·文帝紀》太平玉燭,爾乃議之。

《楚辭·天問》日出不到燭龍何燿。

星名。《史記·天官書》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漢元鳳四年,燭星見奎婁閒。

南天燭,藥名。赤者名文燭。木而似草。故又名南燭草。

石燭,一名水肥,一名石脂,一名石液。

姓。《左傳·僖二十八年》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去聲。《前漢·武帝紀》見光集於雲壇,一夜三燭。《註》服虔曰:燭,音炷。師古讀如字。

《唐韻正》音朱。《張衡·東京賦》德寓天覆,輝烈光燭,狹三王之趢趗,軼五帝之長驅。

《唐韻正》後魏渴燭渾民,亦作可足渾民,又作可朱渾民。(燭)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