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翁来

出自:元代·张羽《赠倭翁》

拼音:[wō,wēi][wēng][lái]

平仄:平平平

东夷来,语嗢咿。
圣人当天九有服,小臣蝼蚁将安归。
万夫伐竹扶桑涘,夜捣水苔成侧理。
制为鹊尾扇参差,再拜献入金门里。
君王垂衣坐法宫,天飙□□清秋同。
尚方受献应无用,分颁遍与群臣共。
朝下从容冰井台,人人襟袖南熏动。
倭翁来,东夷平,扬皇风四海清。

查看原文

字义

【倭】

倭【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玉篇》《唐韻》於爲切,音煨。《說文》順貌。

倭遲,回遠貌。《詩·小雅》周道倭遲。與逶迤,通。

人名。魯宣公名倭。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禾切,音渦。《前漢·地理志》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爲百餘國。《師古註》魏略云:倭在帶方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爲國。度海千里,復有國,皆倭種。

《廣韻》烏果切《集韻》鄔果切,音婐。倭墮。

【翁】

翁【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正韻》烏紅切《集韻》《韻會》烏公切,音螉。《說文》頸毛也。《玉篇》鳥頸下毛。《前漢·禮樂志》赤鴈集六紛員,殊翁雜五采文。《註》孟康曰:翁,鴈頸。

《玉篇》飛貌。

《廣雅》翁,父也。《史記·項羽紀》吾翁卽若翁。

《玉篇》老稱。《史記·灌將軍傳》與長孺共一老禿翁。《註》年老頭禿也。

姓。《前漢·貨殖傳》翁伯以脂而傾縣邑。

《集韻》《正韻》。《周禮·天官·酒正註》盎,猶翁也。成而翁翁然,蔥白色,如今酇白矣。《釋文》翁,音嗚動反。一音於勇反。

《韻補》葉烏光切。《道藏歌》霄駢縱橫舞。紫蓋託朱方。風塵有憂哀,隕我白鬢翁。

《玉篇》或作。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