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向琐窗瑶瑟

出自:清代·周岸登《昼锦堂 题冶春图》

拼音:[dàn,tán][xiàng][suǒ][chuāng][yáo][sè]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柳眼颦轻,花须粉重,百六时序侵寻。
饾饤踏青天气,半杂晴阴。
鸾捎游丝飞絮软,燕扶婪尾湿红深。
愁临镜,才画远山,无端又上眉心。
香沁。
兰径悄,莲印浅,丛头淹渍泥金。
可惜鸳鸯裙衩,绣样谁临。
牡丹羞落争相比,海棠娇亸不胜簪。
慵归去,弹向琐窗瑶瑟,怨也难任。

查看原文

注释

【琐窗】1.亦作"琐窗"。 2.镂刻有连琐图案的窗棂。
【瑶瑟】用玉装饰的琴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弹】

彈【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憚。《玉篇》行丸也。《吳越春秋》彈生於古之孝子。孝子不忍見父母爲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李尤·彈銘》昔之造彈,起意弦木。以彈爲矢,合竹爲樸。

彈丸,喻小也。《史記·虞卿傳》此彈丸之地。

鬼彈。《水經注》永昌郡北山水傍,瘴氣特惡,氣中有物,不見其形,其作有聲,中木則折,中人則害,名曰鬼彈。

《廣韻》徒干切《集韻》《韻會》唐干切《正韻》唐闌切,音檀。《廣韻》射也。《集韻》彈丸射也。《左傳·宣二年》晉靈公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

擊也。《史記·孟嘗君傳》馮驩彈其劒而歌。

《韻會》鼓爪曰彈。《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史記·五帝紀》舜彈五絃之琴。

《廣韻》糾也。《增韻》劾也。《周禮·地官·里宰註》街彈之室。《疏》漢時在街置室,檢彈一里之民。《後漢·史弼傳》州司不敢彈糾。

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句兵欲無彈。《註》句兵,戈戟屬。彈謂掉也。

彈棊。《西京雜記》成帝好蹴踘,羣臣以爲勞。帝曰:可擇似而不勞者奏之。家君作彈棊以獻。

叶徒沿切,音田。《陸機·文賦》抱景者咸叩,懷響者必彈。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以討源。

字。

【向】

向【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正韻》亦作鄕。《禮·明堂位》刮楹達鄕。◎按明堂位註,鄕謂夾戸窻也。每室八窻,爲四達,則凡牖皆名鄕,不獨北出牖矣。

《廣韻》對也。《戰國策》西向事秦。《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嘆。

或作嚮。《易·說卦》嚮明而治。亦作鄕。《禮·明堂位》南鄕而立。

《集韻》趣也。

《韻會》救也。

昔也。《莊子·寓言篇》若向也俯,而今也仰。亦通作鄕。《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亮切,音餉。《廣韻》姓也。《左傳·成五年》諸侯謀復會宋公,使向爲人辭以子靈之難。《釋文》向,舒亮反。

《玉篇》地名。《詩·小雅》皇父孔聖,作都于向。《註》向在東都畿內,今孟州河陽縣。《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向。《註》軹縣西有地,名向上。《襄十一年》諸侯會于北林師于向。《註》在川郡有向鄕。

《集韻》國名。《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註》向,小國也,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史記·褚少孫補三皇紀》怡向申莒,皆姜姓之後,漢爲縣。《前漢·地理志》沛郡向縣。《註》向,故國,姜姓,炎帝後。

《集韻》《正韻》法志》作叔嚮,顏師古:音許兩反。

《正韻》古文嚮字。註詳十六畫。

【琐】

瑣【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蘇果切《集韻》《韻會》損果切,。《說文》玉聲。

《正韻》玉屑。

《韻會》細也,小也。《荀子·非十二子篇註》爲奸細之行曰瑣。《前漢·司馬相如傳》豈特委瑣握,拘文牽俗。《仲長統·述志詩》古來繚繞,委曲如瑣。

《詩·衞風》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傳》瑣尾,少好之貌。

《韻會》瑣瑣,繁碎猥屑貌。《爾雅·釋言》瑣瑣,小也。《註》才器細陋。《易·旅卦》旅瑣瑣。《疏》瑣瑣,細小賤之貌。《詩·小雅》瑣瑣姻婭,則無膴仕。《傳》瑣瑣,小貌。

《博雅》瑣,連也。

地名。《左傳·襄十一年》諸侯之師次于瑣。《註》縣西有瑣侯亭。

《韻會》靑瑣,門名。漢制給事黃門之職,日暮入,對靑瑣門拜,名曰夕郎。《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註》瑣,門鏤也。文如連瑣,楚王之省閣也。一云靈神之所在也。瑣門有靑瑣也。《前漢·元后傳》僭上赤墀靑瑣。《註》以靑畫戸邊鏤中,天子制也。如淳曰:門楣格再重,如人衣領,再重裹者靑,名曰靑瑣,天子門制也。師古曰:靑瑣者,刻爲連鎖文,而以靑塗之也。

《韻會》凡物刻鏤罥結交加爲連瑣文者,皆曰瑣。非特門鏤也。《左思·吳都賦》畢䍐瑣結。

邊瑣。《前漢·丙吉傳》案邊長吏,瑣科條其人。《註》瑣,錄也。《蘇軾詩》論兵臨老付邊瑣。

地名。《春秋·成十二年》公會晉侯衞侯于瑣澤。

姓。《正字通》宋政和進士瑣政。

人名。《禮·檀弓》縣子瑣曰。《註》瑣,縣子名。

《韻會》或作璅。《晉書·習鑿齒傳》璅璅當流離。

【窗】

窗【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與牕同。《說文》本作囪。在牆曰牖,在戸曰囪。或作窗。《釋名》窗,聰也。於外窺內爲聰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四旁雨夾窗。《註》助戸爲明。亦作牕。

《集韻》《韻會》麤叢切,音怱。通孔也,竈突也。《韻會》案集韻,麤叢切,類篇韻補俱同。或作䆫牕。《鮑昭·玩月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銷䆫。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陶潛詩》有酒有酒,閒飮東牕。願言懷人,舟車靡從。則䆫字合又於東韻收入。

【瑶】

瑤【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余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說文》玉之美者。《書·禹貢》瑤琨篠簜。《傳》瑤琨皆美玉。《疏》王肅云:瑤琨,美石次玉者。《詩·衞風》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前漢·禮樂志》徧觀此眺瑤堂。《註》瑤,石而似玉者也。

《詩·大雅》惟玉及瑤。《箋》玉瑤,容刀之佩。

山名。《山海經》有瑤碧之山。

池名。《列子·周穆王篇》遂賔于西王母,觴于瑤池之上。

星名。《楚辭·九歎》騰羣鶴于瑤光。《註》瑤光,北斗杓星也。

人名。《左傳·哀二十三年》晉荀瑤伐齊。《註》荀瑤,荀躒之孫。《晉語》知宣子將以瑤爲後。《註》瑤,知伯也。

【瑟】

瑟【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㻎音璱。《說文》庖犧氏所作弦樂也。《徐曰》黃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珡,黃帝悲,乃分之爲二十五絃。今文作瑟。《樂書》朱襄氏使士達制五絃之瑟,後瞽瞍判五絃瑟爲十五絃,復增以八爲二十三。

《禮圖》雅瑟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三絃,其常用者十九絃,頌瑟七尺二寸,廣同,二十五絃盡用。《爾雅·釋樂》大瑟謂之灑。《註》長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七絃。《書·益稷》搏拊琴瑟。《詩·周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集韻》衆多貌。《詩·大雅》瑟彼作棫。《傳》瑟,衆貌。

《集韻》矜莊貌。《詩·衞風》瑟兮僩兮。《傳》瑟,矜莊貌。《朱註》瑟,嚴密之貌。

《詩·大雅》瑟彼玉瓚。《箋》瑟,潔鮮貌。《朱註》瑟,縝密之貌。

《正字通》瑟瑟,珠類。元仁宗時,啟金州獻瑟瑟洞,請采之,不從。通雅曰:或以爲寶石,緯略以爲珠。程泰之則曰:世所傳瑟,瑟皆燒石爲之。然瑟瑟有三種,寶石如珠,眞者透碧。番燒者員而明,中國之水料燒珠,亦借名瑟瑟。

瑟瑟,風聲。《古樂府·陌上桑》風瑟瑟,木,思念公子徒以憂。

蕭瑟,隂令促急風疾暴也。《楚辭·九辯》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人名。《戰國策》公叔之攻楚也,以幾瑟之存焉。《註》幾瑟,韓愛子。《釋文》几瑟,史記作蟣虱。

與索通。《梁武帝詩》瑟居超七淨。

《集韻》疏吏切,音駛。樂器。

《韻補》叶式吏切,音試。《禰衡鸚鵡賦》少昊司晨,蓐收整轡。嚴霜初降,涼風蕭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