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篥鸣荒戍

出自:清代·俞士彪《念奴娇 其三 九日同钱右玉陈调士吴瑹符陆冠周吴长龄端公徐紫凝兄璈伯登南高峰感赋》

拼音:[bì][lì][míng][huāng][shù]

平仄:仄仄平平仄

繁华无定,问西湖、今日阿谁为主。
閒约酒徒寻胜迹,直上南峰高处。
城郭依稀,江山冷落,系马閒凝伫。
振衣长啸,划然声动林树。
回忆南宋遗宫,寒鸦飞尽,筚篥鸣荒戍
黄菊紫萸长似旧,笑杀英雄尘土。
落日当杯,西风吹帽,醉把青萍舞。
天生我辈,烟霞未许归去。

查看原文

注释

【筚篥】同‘觱篥’(bìlì)。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筚】

篳【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音畢。《說文》籓落也。《禮·儒行》篳門圭窬。《註》篳門,荆竹織門也。

柴車。《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篳路,柴車。

《集韻》必至切,音畀。義同。《集韻》通作蓽。

【篥】

篥【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質切,音栗。《集韻》竹名。《吳錄》日南有篥竹,勁利,削爲矛。

觱篥。《篇海》以竹爲管,以蘆爲首,狀類胡笳而九竅。所法者角音而已,其聲悲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亦作栗。

【鸣】

鳴【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明。《說文》鳥聲也。《玉篇》聲相命也,嘷也。《詩·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獸亦曰鳴。《易·說卦傳》其於馬也爲善鳴。

《增韻》凡出聲皆曰鳴。《禮·學記》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莊子·德充符》子以堅白鳴。

鳥名。《山海經》弇州山有五彩之鳥,仰天鳴,名曰鳴鳥。《書·召誥》我則鳴鳥不聞。《音義》馬云:鳴鳥,謂鳳凰也。

姓。出《姓苑》。

《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音命。鳥相呼也。《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羣,野雉朝雊。求偶鳴子,悲號長嘯。《註》鳴,命也。《曹植詩》鳴儔嘯匹侶。

叶謨郞切,音芒。《前漢·郊祀歌》寒暑不忒況皇章,展詩應律鋗玉鳴。函宮吐角激徵淸,發梁揚羽申以商。《張華·俠曲》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信陵西反魏,秦人其彊。

【荒】

荒【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呼光切,音肓。《說文》蕪也。一曰草掩地也。《周語》田疇荒蕪。《韓詩外傳》四穀不升謂之荒。《爾雅·釋天》果不熟爲荒。

廢也。《書·蔡仲之命》無荒棄朕命。《傳》無廢棄我命。

大也。《詩·周頌》天作高山,大王荒之。《書·益稷》惟荒度土功。《傳》大治度水土之功。

《書·禹貢》五百里荒服。《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掩也。《詩·周南》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空也。《吳語》荒成不盟。

蒙也。《禮·喪大記註》在旁曰帷,在上曰荒。

《集韻》同慌。《楚辭·哀郢》荒忽其焉極。

通肓。《史記·扁鵲列傳》搦髓腦揲荒。《註》荒,膏荒也。

地名。《水經注》荒谷東岸有冶父城。《梁元帝·覽賦》夕瞻荒谷之寺。

歲名。《爾雅·釋天》大歲在己曰大荒落。

姓,見《通志·氏族略》。

【戍】

戍【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傷遇切《集韻》《韻會》春遇切,輸去聲。《說文》守邊也。《爾雅·釋言》遏也。《註》戍守,所以止寇賊。《廣韻》舍也。《詩·小雅》我戍未定。

《正韻》殊遇切,音樹。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