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侬漂泊

出自:清代·蒋敦复《祝英台近三首 其一》

拼音:[qī][nóng][piāo,piǎo,piào][bó,pō]

平仄:平平平平

隐华灯,窥绣闼,生小水云活。
根化红心,若意肯趋热。
草间也有微光,照他青史,浑不借、天边圆月。
翠帘揭。
昨宵银汉中间,星影半明灭。
西北楼高,飞梦画堂阔。
轻罗小扇无情,欺侬漂泊,待秋冷、有人抛撇。

查看原文

注释

【漂泊】1.随流水漂荡、停泊:渔船在江面上漂泊。 2.比喻为生活所迫到处奔走,居无定所:漂泊异乡|漂泊无依|漂泊西南天地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欺】

欺【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去其切《集韻》《韻會》丘其切,音僛。《說文》詐欺也。《新書·道術篇》仁義修立謂之任,反任爲欺。《論語》吾誰欺。《史記·循吏傳》子產治鄭,民不能欺。子賤治單父,民不忍欺。西門豹治鄴,民不敢欺。

自昧其心曰欺。《大學》毋自欺也。《蘇洵曰》書有以加乎其言,言有以加乎其心,聖人以爲自欺。《呂祖謙論鄭莊公殺叔段曰》將欲欺人,必先欺心。

欺,㨆也。《揚子·方言》晉、魏、河內之北謂㨆曰殘,楚謂之貪,南楚江、湘之閒謂之欺。《郭註》言欺㨆難厭也。今關西人呼打爲㨆,音廩,或洛感反。

詆欺,漢法名。漢有誹謗詆欺法,至哀帝始除之。

謾也,陵也。《李翊·俗呼小錄》見陵於人爲欺負。

欺與瞲同。《集韻》或作倛。

【侬】

儂【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奴冬切《正韻》奴宗切,音農。俗謂我爲儂。《韓愈詩》鱷魚大于船,牙眼怖殺儂。

渠儂,他也。《古樂府》有懊儂歌。《六書故》吳人謂人儂,卽人聲之轉。甌人呼若能。

姓。宋儂智高。

儂人,今雲南苗類,卽僰人,沙人種。

【漂】

漂【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匹消切《集韻》《韻會》《正韻》紕招切,音飄。《說文》漂,浮也。《書·武成》血流漂杵。

動也。《前漢·中山靖王傳》衆煦漂山。

與飄同。《詩·鄭風》風其漂女。《傳》漂猶吹也。

漂漂,高飛貌。《賈誼·弔屈原賦》鳳漂漂其高逝。

寒也。《馬融·長笛賦》正瀏漂以風洌。《註》瀏漂,淸涼貌。

《杜篤·論都賦》漂槩朱崖。《註》漂槩,謂摩近之也。

《集韻》遙切,音猋。與瘭同。疽病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水名。《山海經》隗山南有山,漂水出焉。《註》漂,音票。

漂撇,餘響少騰相擊之貌。《王褒·洞簫賦》吟氣遺響,聯緜漂撇。

《集韻》匹沼切,音縹。義同。

浮也。《說文》本作。

【泊】

泊【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傍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音薄。止也。舟附岸曰泊。《杜甫詩》漾舟千山內,日入泊枉渚。

水貌。《前漢·郊祀歌》泊如四海之池。

澹泊,恬靜無爲貌。《老子·道德經》泊乎其未兆。

紛泊,飛走衆多之貌。《張衡·西京賦》霍繹紛泊。

漂泊,流寓也。《庾信·哀江南賦》下亭漂泊,高橋羈旅。

與薄同。《王充·論衡·率性篇》氣有厚泊,故性有善惡。

《集韻》匹陌切,音拍。猭。

小波也。《木華·海賦》㴸泊柏以迆颺。《註》泊,匹帛切。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