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痴龙驱旱魃

出自:清代·张湄《泊澎湖》

拼音:[huàn][qǐ][chī][lóng][qū][hàn][bá]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大担门外渡横洋,群山灭影流汤汤。
天水相交上下碧,中间一叶凌波飏。
少焉红沟映霞赩,倏忽黑蛟翻怒墨。
陆离斑驳异彩腾,绘画乾坤须五色。
针盘远指天南交,苍茫四瞩心悁劳。
直上樯梢索西屿,亚班趫捷如飞猱。
澎湖环岛三十六,历历人烟出渔屋。
未须沧海成桑田,结网临渊食粗足。
我来寄泊妈宫湾,舳舻屹立凝丘山。
三夜惊涛春客枕,梦魂跌宕雷霆间。
海翁望雨忧如渴,极目园畴断馀嶭。
北风可但济行舟,唤起痴龙驱旱魃

查看原文

注释

【唤起】1.号召使奋起:~民众。 2.引起(注意、回忆等):这封信~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痴龙】传说洛中有大穴﹐有人误坠穴中﹐见有大羊﹐取髯下珠而食之。出而问张华。华谓:"羊为痴龙。其初一珠食之﹐与天地等寿;次者延年﹐后者充饥而已。"见《法苑珠林》卷四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后用为典故。
【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为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唤】

喚【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呼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喚。《註》大聲也。

《韓愈·贈同遊詩》喚起窻全曙。《註》黃庭堅云:喚起,禽名,聲如人,絡繹員轉淸亮,偏於春曉鳴,江南謂之春煥。《復齋復錄》予嘗讀唐顧渚山茶記曰:顧渚山中有鳥,如鸜鵒而色蒼,每至正二月作聲,曰春起也,三四月云春去也,採茶人呼爲煥春鳥。《說文》古通作奐。《玉篇》本作嚾。《集韻》亦作讙。

【起】

起【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杞。《說文》能立也。《釋名》起,舉也。平舉體也。《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孟子》雞鳴而起。

《書·益稷》元首起哉。《疏》言無廢事業。

《禮·孔子閒居》無聲之樂,氣志旣起。《註》起,猶行也。

《禮·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註》起居,猶舉事動作也。

《論語》起予者,商也。《疏》起,猶發也。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韻補》叶口舉切。《易林》明德訖終,虎亂滋起。叶上父。

叶去九切。《徐幹·齊都賦》羽族盛興,毛羣盡起。上蔽雲穹,下被臯藪。

,古文。

【痴】

痴【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丑之切《集韻》抽知切,音螭。痴疵,病也。一曰不廉。《正字通》俗癡字。

《集韻》超之切,音遲。痴㾻,不達之貌。(癡)《唐韻》丑之切《集韻》《韻會》《正韻》超之切,音鴟。《說文》不慧也。《徐曰》癡者,神思不足。亦病也。《前漢·韋賢傳》今子獨壞容貌,蒙恥辱,爲狂癡,光曜晻而不宣。《後漢·高士傳》侯霸遣使徵嚴光,光曰:侯君房素癡,今小瘥耳。《晉書·王湛傳》湛有隱德,人皆以爲癡。

古人借書一瓻,還書一瓻,以盛酒酬之也。亦有作癡者。《藝苑雌黃》李濟翁云:借書一癡,惜書二癡,索書三癡,還書四癡。

《顏氏家訓》人無才思,自謂淸華,江南號爲詅癡符。

【龙】

龍【亥集下】【龍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竜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

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

《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

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

《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句龍。《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馬名。《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禮·月令》駕蒼龍。

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草名。《詩·鄭風》隰有游龍。《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神名。《山海經》有神名燭龍。《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姓。漢有龍且。

複姓。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漢御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人名。奢龍,黃帝臣。《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

舜臣名。《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廣雅》龍,君也。

《廣韻》通也。

《玉篇》寵也。《詩·商頌》何天之龍。我龍受之。《毛傳》讀如字。《朱傳》寵也。

《玉篇》和也,萌也。

《正韻》與寵同。《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按朱傳作叶音。

《正韻》音曨。《孟子》有私龍斷焉。

《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集韻》黑白雜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叶蒲光切,音龐。《易·坤卦》故稱龍焉。叶上嫌於無陽。《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說文》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驱】

驅【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敺《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正韻》丘于切,音區。《玉篇》逐遣也。《禮·月令》驅獸毋害五穀。

《說文》走馬謂之馳,策馬謂之驅。《玉篇》驟也,奔馳也。《易·比卦》王用三驅失前禽。

軍前鋒曰先驅,次前曰中驅。

《集韻》《韻會》祛尤切,音丘。義同。《詩·鄘風》載馳載驅,歸唁衞侯。《陸雲賦》昶愁心以自邁,肅旁人以曾驅。詔河馮以淸川,命湘娥而安流。

《廣韻》《集韻》《韻會》區遇切,音姁。義同。《班固·東都賦》舉㷭伐鼓,申令三驅。輕車霆激,驍騎電騖。《陶侃相風賦》華蓋警乗,奉引先驅。豹飾在後,葳蕤先路。

通作歐。《史記·趙世家》歐,代地。《前漢·食貨志》歐民而歸之農。

叶直谷切,音逐。《詩·秦風》游環脅驅。叶下續轂。俗作駈䮃,非。

【旱】

旱【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乎旰切《集韻》《韻會》侯旰切,音翰。《說文》不雨也。《書·說命》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詩·大雅》旱旣太甚。

山名。《詩·大雅》瞻彼旱麓。《傳》旱,山名也。

《廣韻》胡笴切《集韻》下罕切,音悍。義同。

《韻補》叶形甸切。《蘇轍·沂山祈雨詩》宿雪雖盈尺,不救春夏旱。吁嗟遍野天不聞,歌舞通宵龍一戰。

【魃】

魃【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薄撥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撥切,音跋。《說文》旱鬼也。《周禮》有赤魃氏,除牆屋之物也。○按《周禮·秋官》作赤犮。註:赤犮,猶言捇拔也。《詩·大雅》旱魃爲虐。《傳》旱神也。《禮·異經》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