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蔓一绳牢绾定

出自:清代·俞樾《浪淘沙 萍》

拼音:[líng][màn,wàn][yī][shéng][láo][wǎn][dìng]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碧合小桥东。
渔棹仍通。
前身柳絮太无踪。
自是今生稍可可,不逐飞蓬。
天上美人虹。
生日偏同。
莫将漂泊怨天公。
菱蔓一绳牢绾定,枯死西风。

查看原文

注释

【一绳】1.一根绳索。 2.犹一行。 3.清代计算田亩的一种单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菱】

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唐韻》同蔆。

【蔓】

蔓【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販切,音萬。《說文》葛屬。《詩·鄭風》野有蔓草。《傳》蔓,延也。《前漢·禮樂志》蔓蔓曰茂。《註》蔓蔓言其長久。

《廣韻》瓜蔓。

姓。《左傳》蔓成然。《通志·氏族略》楚有鬬成然,食采于蔓,曰蔓成然,其後以邑爲氏。

《集韻》謨官切,音謾。蔓靑,菜也。

《類篇》莫半切。枝長也。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绳】

繩【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音乗。《說文》索也。《急就篇註》繩謂紨兩股以上。總而合之者也。一曰麻絲曰繩,草謂之索。《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書·說命》惟木從繩則正。《禮·經解》繩墨之於曲直。《前漢·律歷志》規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

《書·囧命》繩愆糾謬。《疏》木不正者,以繩正之。繩謂彈正。

《詩·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傳》繩繩,戒愼也。《朱傳》不絕貌。

《大雅》繩其祖武。《傳》繩,戒也。《朱傳》繩,繼也。

《禮·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註》繩,猶度也。《史記·樂書註》王肅曰:繩,法也。

《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註》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

《左傳·莊十四年》蔡侯繩息嬀,以語楚子。《註》繩,譽也。《小爾雅》繩之,譽之也。

《集韻》以證切,音孕。《周禮·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註》含實曰繩。

《集韻》弭盡切,音泯。繩繩,無涯際貌。一曰運動不絕意。

《集韻》石證切,音乗。也。

《韻補》叶乗融切。《琳武庫賦》陵九城而上躋,起齊軌兮玉繩。車軒轔於雷室,騎浮厲乎雲宮。《廣韻》俗作繩。

【牢】

牢【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勞。《說文》閑養牛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玉篇》牲備也。《詩·大雅》執豕于牢。《周禮·地官》充人掌繫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則繫於牢。《註》牢,閑也。必有閑者,防禽獸觸齧。《管子·輕重戊篇》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馬。

牛曰太牢,羊曰少牢。《禮·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周禮·天官·小宰》牢禮之灋。《註》三牲牛羊豕,具爲一牢。《齊語》環山於有牢。《註》牢,牛羊豕也。言雖山險,皆有牢牧。

《玉篇》廩食也。《史記·平準書》願募民自給費,因官器作煑鹽,官與牢盆。《註》如淳曰:牢,廩食也。古人名廩爲牢也。盆者,煑鹽盆蘇。林云:牢,價直也。今世人言雇手牢盆。樂彥云:牢乃盆名。《後漢·西羌傳》諸將多盜牢稟。《註》牢,價直也。《應劭傳》多其牢賞。

《唐韻》堅也,固也。《史記·外戚世家》欲連固根本牢甚。

《前漢·揚雄傳》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註》李奇曰:畔,離也。牢,聊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

《馬融·廣成頌》臯牢陵山。《註》臯牢,猶牢籠也。孫卿子曰:臯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也。諸本有作牢柵者,非也。

《晉書·姚萇載紀》陛下將牢太過耳。《註》將牢,猶俗言把穩。

《韻會》狴犴曰牢。《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爲之空。

地名。《左傳·莊二十一年》自虎牢以東。《註》虎牢,河南成臯縣。

《成五年》同盟于蟲牢。《後漢·郡國志》陳留郡封丘有桐牢亭。或曰古蟲牢。

《史記·秦本紀》伐趙皮牢,拔之。

山名。《後漢·南蠻哀牢夷傳》其先有婦人,名沙臺,居於牢山。

姓。《廣韻》孔子弟子,琴牢之後。《後漢·佞幸傳》僕射牢梁。

《廣韻》蒲牢,海獸名。

《廣韻》同窂。詳穴部窂字註。

《廣韻》《類篇》纁,裏長尺二寸,廣五寸,牢中旁寸。《註》牢,讀爲樓。樓爲削約,握之中央,以安手也。《疏》讀從樓者,義取縷斂狹少之意。云削約者,謂削之使約少也。

《易林》失志懷憂,如坐狴牢。

音潦。《後漢·董卓傳》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註》言牢周者,皆搜索取之也。一曰牢漉也。二字皆從去聲。今俗有此言。

《淮南子·本經訓》牢籠天地。《註》牢讀屋霤之霤。楚人謂牢曰霤。

【绾】

綰【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版切,音捾。《說文》惡也,絳也,又絹也。《玉篇》貫也,羂也。《廣韻》繫也。《史記·貨殖傳》東綰穢貉,朝鮮,眞番之利。《註》綰者,統其要津。

《廣韻》烏患切,音畹。鉤繫也。亦作綄。

【定】

定【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庭去聲。《說文》安也。《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易·說卦》天地定位。《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貢》震澤底定。

《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註》謂各署其所長也。

止也。《書·洛誥》公定,予往已。《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

《儀禮·鄕飮酒禮》羹定。《註》定猶熟也。《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

《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

州名。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

丘名。《爾雅·釋丘》左澤曰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訂。營室星也。《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註》定星昏而正中,於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孫炎曰:定,正也。一曰定謂之耨。

《詩·周南》麟之定。《註》定,額也。

《禮·禮器》羹定詔於堂。《註》羹,肉湆。定,熟肉。

《爾雅·釋器》斪斸謂之定。《郭註》鋤屬也。

叶唐丁切,音庭。《詩·小雅》亂靡有定。叶下寧成。

《韻會》古通正。亦作奠。引周禮瞽矇世奠繫,奠讀爲定,謂帝繫,諸侯世本之屬。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