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精翊凤轸

出自:南北朝·王筠《代牵牛答织女诗》

拼音:[bēn,bèn][jīng][yì][fèng][zhěn]

平仄:平平仄仄仄

新知与生别,由来傥相值。
如何寸心中,一宵怀两事。
欢娱未缱绻,倏忽成离异。
终日遥相望,秪益生愁思。
犹想今春悲,尚有故年泪。
忽遇长河转,独喜凉飙至。
奔精翊凤轸,纤阿警龙辔。

查看原文

注释

【奔精】指流星。
【凤轸】1.华美的车乘。上有凤凰雕饰,因称。 2.琴柱的美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奔】

奔【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犇《唐韻》博昆切《集韻》《韻會》《正韻》逋昆切,本平聲。《說文》走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一曰趨事恐後曰奔。《詩·周頌》駿奔走在廟。

嫁娶而禮不備亦曰奔。《周禮·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會男女,奔者不禁,謂不必六禮備,非淫奔也。

凡物皆言奔。《詩·鄘風》鶉之奔奔。《小雅》鹿斯之奔。《石鼓文》霝雨奔樹。《韓愈·秋懷詩》鳴聲若有意,顚倒相追奔。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按奔言俱十三元韻,《正字通》沿《字彙》之誤,奔叶音邊,豈以言在一先韻耶。

姓。石晉將奔洪進。

《集韻》《韻會》方問切,音憤。覆敗也。《李陵·與蘇武書》斬將搴旗,追奔逐北。

《廣韻》甫悶切《集韻》《韻會》補悶切《正韻》逋悶切,本去聲。急赴也。《釋名》變也。有急變奔赴之也。《增韻》奔走,湊集也。

叶於夷切,音依。《崔亭伯七依》乃命長秋使驅獸,夷羿作虞人。騰句喙以追飛,騁韓盧以逐奔。《說文》从夭,賁省聲,入夭部。俗省作奔。,奔本字。

【精】

精【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音晶。《說文》擇也。《廣韻》熟也,細也,專一也。《書·大禹謨》惟精惟一。《易·繫辭》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密也。《公羊傳·莊十年》觕者曰侵,精者曰伐。《註》精,猶精密也。侵,責之不服,推兵入竟,伐,擊之益深,用意稍精密。

靈也,眞氣也。《易·繫辭》精氣爲物。《疏》隂陽精靈之氣,氤氳積聚而爲萬物也。《左傳·昭七年》子產曰:用物精多,則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莊二十五年·日有食之疏》日者陽精,月者隂精。

《襄二十八年·春無水疏》五星者五行之精:木精曰歲星,火精曰熒惑,土精曰鎭星,金精曰太白,水精曰辰星。《老子·道德經》其中有精,其精甚眞。《莊子·德充符》勞乎子之精。

《廣韻》正也,善也,好也。《禮·經解》潔靜精微易敎也。

明也。《前漢·京房傳》隂霧不精。《註》精,謂日光淸明也。

鑿也。《論語》食不厭精。《屈原·離騷》精瓊爢以爲粻。《註》精,鑿也。

《韻會小補》巧也。

《增韻》凡物之純至者皆曰精。

古者以玉爲精。《楚語》一純二精。

地精,黃精,草名。《博雅》地精,人葠也。黃精,一名仙人餘糧。

精衞,鳥名。《山海經》發鳩之山有鳥,名精衞。

米曰精。

精絕,國名。《水經注》南河又東經精絕國。《前漢·西域傳》精絕國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餘里。

精廬,精舍。《前漢·儒林傳論》精廬暫建。《註》精廬,講讀之舍。《後漢·李充傳》充立精舍講授。

《廣東新語》猺之渠帥,號曰精夫。

《韻會》同睛。

鳥名。與鶄通。《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註》交精,似鳧而脚高,有毛冠,辟火災。

與菁同。《爾雅·釋草·茢薽註》一名天蔓精。

叶咨良切,音將。《左思·吳都賦》婺女寄其曜,翼軫寓其精。《註》精,咨良切,叶上疆。

《廣韻》子姓切《集韻》子正切,音婧。强也。

【翊】

翊【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音弋。《說文》飛貌。

《前漢·禮樂志》共翊翊合所思。《註》師古曰:翊翊,敬也。

《類篇》馮翊,郡名。《前漢·地理志》左馮翊。

《類篇》輔也。

《韻會》弋入切,音熠。義同。

【凤】

鳳【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馮貢切,音奉。《說文》神鳥也。《爾雅·釋鳥》鶠鳳,其雌凰。《郭註》瑞應鳥,高六尺許。《山海經》丹穴山,鳥狀如鶴,五采而文,名曰鳳。《孔演圖》鳳爲火精,生丹穴,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飮,身備五色,鳴中五音,有道則見,飛則羣鳥從之。《廣雅》鳳凰,雞頭燕頷,蛇頸鴻身,魚尾骿翼。五色: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義,腹文信,膺文仁。雄鳴曰卽卽,雌鳴曰足足,昬鳴曰固常,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保長,舉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書·益稷》鳳凰來儀。《禮·禮運》鳳以爲畜,故鳥不獝。《大戴禮》羽蟲三百六十,鳳凰爲之長。

幺鳳,小鳥名。出蜀中。《蘇軾·梅花詞》倒掛綠毛幺鳳。

鳥鳳。《范成大·虞衡志》鳥鳳出桂海,其形略似鳳,音聲淸越如笙蕭,能度小曲合宮商,又能爲百鳥音。

郡名。《唐書·地理志》扶風郡至德年更曰鳳翔。

神名。《山海經》北極天樻有神,名曰九鳳。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鳳鳥氏,歷正也。

姓。《神仙傳》鳳綱。

【轸】

軫【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胗。《說文》車後橫木也。

《廣韻》轉也,動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

車衆盛也。《淮南子·兵略訓》士卒殷軫。《註》殷軫,乗輿多盛貌。

紆軫,隱曲也。《楚辭·九章》心鬱結而紆軫。

地形盤曲貌。《後漢·馮衍傳》路紆軫而多艱。

軫懷,痛念也。《楚辭·九章》出國門而軫懷。

《韻會》宿名。《史記·律書》軫者,言萬物益大而軫軫然也。

《天官書》軫爲車,主風。《註》軫與巽同位,車動行疾有似于風,故主風。

琴下轉絃者謂之軫。《李白詩》拂霜弄瑤琴。

國名。《左傳·桓十一年》楚屈瑕將盟貳、軫。《註》貳、軫皆國名。

姓。○按《考工記》加軫與轐焉。鄭註云:軫,輿也。《輪人》軫圍註:軫,輿後橫者也。《輈人》軫之方也,以象地也。疏云:象地以輿方而言,不言輿言軫者,軫,輿之本也。戴侗據輿方之說以駁鄭氏,謂軫爲輿四面木。《博雅》軫謂之枕,《釋名》軫,枕也。軫橫在前如臥牀之有橫枕也。枕有橫無直,則四面之說非也。《韻會》軫註引《秦風·小戎》俴收註云:收,軫也。疏云:大車前軫至後軫其深八尺,兵車之軫四尺四寸,比之爲淺,故曰俴收。收者,車前後兩端橫木所以收斂所載也。合鄭註與《詩》疏觀之,則是四面方者爲輿,前後橫者爲軫,皆加于伏兔之上以載人物者也。鄭註屢變其辭,非自相矛盾,各就本文所重言之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